藥物組成
木香、當歸、川芎、北前胡、柴胡、青皮、北梗、甘草(炙)、半赤色茯苓各等分。
處方來源
《直指小兒》卷四。
方劑主治
小兒冷熱不調,上盛下泄。
製備方法
上銼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加生薑、大棗,水煎,不饑飽服。
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和安散主要治於小兒冷熱不調,上盛下泄。
木香、當歸、川芎、北前胡、柴胡、青皮、北梗、甘草(炙)、半赤色茯苓各等分。
《直指小兒》卷四。
小兒冷熱不調,上盛下泄。
上銼散。
每服1錢,加生薑、大棗,水煎,不饑飽服。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藥方劑,處方來源於《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藥物組成 加減 方劑主治 各家論述 附註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安胃散是傳統中醫藥方劑,在《杏苑生春》、《普濟方》、《杏苑》、《脈因證治》、《直指》、《醫統》等多部醫書中具有記載,配方略有差異。用於治療下痢膿血相雜,...
《杏苑生春》卷四 《普濟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 《杏苑》卷四 《脈因證治》卷下主治小兒感寒吐瀉的藥劑。
《脾胃論》卷下:藿香安胃散 《御藥院方》卷四:藿香安胃散扶危散主要是由防風5錢,牽牛3錢,大黃3錢,斑蝥1錢,麝香3分,雄黃2錢半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醫學入門》卷八。方劑主治瘋犬咬等症狀。製備方法上為...
止痛 解毒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桂心散,中醫藥方,用於傷寒後,腹脹氣急,連腰腳疼痛。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散子,中國最矚目的當代畫家,曾於香港、上海等地方舉辦個展,好評如潮,藏家頗多。其作品多以中國老子道家思想為主題,並結合中西繪畫甚至雕塑的綜合技巧,以及純...
個人簡介 作品簡介 散子隨筆 對話媒體 作品圖錄百花散,中醫湯劑,用於一切癰疽及諸惡瘡。為久治不愈的消化道腸胃疾病、鼓漲病(肝腹水)、風眩(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解除病痛,恢復健康。
簡介 來源 主要成分 產地 消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