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柴胡1錢,乾葛1錢,山楂1錢,澤瀉1錢,陳皮8分,甘草3分,生薑、大棗。加減
如頭痛者,加川芎8分;嘔惡者,加半夏5分;兼寒滯不散者,加桂枝、防風;胸腹有微滯者,加厚朴8分。處方來源
《不居集》上集卷十。方劑主治
外感之症,手足厥冷,惡寒淅瀝,肢節痠疼,有似陽微者;口渴欲飲,舌上微苔,有似陰弱者。各家論述
此外邪不解,里郁內熱之方也。若體虛之人,過於清涼,邪愈不解。只用柴胡提清,葛根托里,此二味者,一則味甘性寒,一則氣清味辛,清辛而不肅殺,甘寒而不壅遏,能使表氣浹洽;陳皮辛以利氣,山楂酸以導滯,澤瀉滲以分消,此三味者辛而不烈,滲而不燥,導而不峻,虛弱者宜之;更有甘草以調錶里之和,姜、棗平營衛之逆也。附註
方中生薑、大棗用量原缺。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