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麥冬5錢,人參5分,甘草5分,柏子仁3錢,滑石(敲碎)1錢,黃連1錢,白芍5錢,桂枝3分,天花粉1錢5分。出處:
《辨證錄》卷五。功效:調其營衛。主治:
五志厥陽之火太盛,不能營於陰,遏抑於心胞之內,心液外亡,自焚於中,以致關格,吐逆不得飲食,又不得大小便,頭上有汗者。用法用量:
水煎服。1劑而上吐止,再劑而下團通矣。各家論述:
此方解散中焦之火,更能舒肝以平木。木氣既平,而火熱自滅。內中最妙者,用黃連與桂枝也,一安心以交於腎,一和腎而交於心,心腎兩交,則營衛陰陽之氣,無不各相和好,陰陽既和,而上下二焦安能堅閉乎!此和解之善於開關也。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