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蘇木0.3克 藁本 益智仁各0.6克 熱地黃 炙甘草各0.9克 當歸身1.2克 柴胡 升麻各1.5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主治】太陰、陽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鮮血,腹中微痛,脅下急縮,脈緩而洪弦,按之空虛者。
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和中益胃湯主要治於太陰、陽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
【來源】《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蘇木0.3克 藁本 益智仁各0.6克 熱地黃 炙甘草各0.9克 當歸身1.2克 柴胡 升麻各1.5克
【用法】上藥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主治】太陰、陽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鮮血,腹中微痛,脅下急縮,脈緩而洪弦,按之空虛者。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和中益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下。具有和血益胃之功效。主治太陰陽明腹痛。症見大便常泄,若不泄即秘而難見,在後傳作濕熱毒,下鮮紅血,腹中微痛,...
和中益胃湯主要治於太陰、陽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
調中益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探驪集》卷三。主治中惡。凡人或入枯井,或入山洞,或入冷室,忽然暈倒,口目緊閉,不省人事。
出自《內外傷辨惑論》。此湯主治治脾胃虛弱、怠惰嗜臥;時值秋燥令行,濕熱方退,體重節痛,口苦舌乾,心不思食,食不知味,大便不調,小便頻數;兼見肺病,洒淅惡...
基本簡介 組成信息 主治 藥方詳解 臨床套用清熱散寒,活 血化瘀,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效,消除胃部炎症,兼以補脾溫腎,補益中氣,驅邪扶正,恢復胃腸功能。
百科簡介 胃炎解析 中醫解析慢性胃炎的病因 產品解析 成分解析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
外形 形態結構 功能 胃液分泌的調節 生理功能參苓益胃湯是一種養生湯,功效是補氣健脾,和胃養陰。
《中華養生湯》是2013年5月1日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祥之 郭維峰。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編輯推薦 目錄昇陽益胃是升發脾陽,以治脾虛氣陷,胃失降納之法。脾升則健,胃降則和。臨床用於勞倦傷脾,胃陽不振,表現為體重肢困、怠惰嗜臥、惡風厥冷、口苦舌燥、飲食無味、...
概念 解讀 中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