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人參(去蘆)1兩,藿香葉(去土)1兩,水銀1兩,枇杷葉(先炙去毛,生薑汁塗,炙令香熟)1兩,白茯苓1兩,甘草(炙)半兩,肉豆蔻(面裹煨熟)半兩,硫黃(研細,入鐵銚同水銀1處拌勻,於火上炒,不住手研如泥,放冷)半兩。製法
上為末,次將硫黃、水銀炒勻入之,再研勻細,煉蜜和膏。功能主治
小兒哭啼,飲乳氣逆噎塞,及胃虛氣不升降,胸膈痞滿,吐逆不時;反胃。用法用量
每1歲兒服梧桐子許,生薑、棗湯化下,量大小加減。若治反胃,服1皂子許。方名
和胃膏組成
禦寒暖胃膏加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神曲、麥芽、黃連、吳萸、香附、良姜、官桂、白芍、當歸。主治
胃腸之症,不思飲食,胸腹脹痛,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黃肌瘦,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腰背冷痛。用法用量
貼胸。製備方法
油丹熬,膠攪。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