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

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脾為後天之本,職司運化,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受水谷之精氣以充養五臟及人體各部,為生化之源。

基本概述

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內經》曾載述脾風、脾熱、脾瘧、脾咳、太陰嘔吐、泄瀉、脾脹、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陰腰痛、脾疝等多種病證,後世臨床文獻又有較多的補充。脾為後天之本,職司運化,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受水谷之精氣以充養五臟及人體各部,為生化之源。

症狀

脾病的常見症狀有:腹滿作脹、脘腹痛、食少便溏、黃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見脫肛、陰挺(子宮脫垂)及內臟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
腹滿作脹或脘腹痛
發生機理:多因寒濕或濕熱困脾,脾氣阻滯;或因脾氣虛,運化無力,宿食停滯;或因脾陽不振,中焦虛寒,失其溫煦,寒凝氣滯等所致。脾健運失職,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氣機郁滯,故發脹滿而痛。 
食少、便溏發生機理:多因寒濕或濕熱困脾,或脾虛胃弱,飲食物消化吸收障礙,脾不升清,胃納受礙,故納呆食少。脾胃納化失調,水濕內停,致使小腸清濁不分,混雜而下,並走大腸,則發作便溏,甚則泄瀉完谷不化。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濕勝則濡泄。” 
黃疸發生機理:為眼白、皮膚黃染。多由於脾運不健,濕濁阻滯,肝膽疏泄受礙,膽熱液泄,膽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於肌膚所致。 
身重乏力、肢冷發生機理:多由脾陽脾氣不足,或脾為濕困,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因而水濕留滯所致。濕性重濁,易阻滯肌肉四肢,故見肢體沉重。脾能轉輸水谷精微,以營養肌肉四肢。若脾陽脾氣虛損,溫煦濡養失職,則可見身疲乏力,肢體不溫。 
脫肛、陰挺及內臟下垂發生機理:多因脾虛,中氣下陷,臟腑升舉維繫無力或不能升舉,則可見脫肛、子宮脫垂,或內臟下垂等症。 
便血、崩漏、紫癜發生機理:多因脾氣虛,失其統攝之權,則血不循經而外逸。如血溢腸內,則血隨糞便而下,謂之“便血”。氣虛下陷,沖任不固,則發為崩漏。血溢於肌腠皮下,則發為紫癜。

治療

脾病治法雖多,但以健脾利濕、補中益氣、溫陽運脾、昇陽攝血較為常用。
中醫治療脾病法則:
 脾居中焦,屬土,與胃相連,並與之相表里,喜濕惡燥,能消化飲食,並運送水谷之精微以養五臟,還能統血主肌肉。其為病也,有寒有熱,有虛有實,也有脾病為主而涉及它髒者。治法各別,方藥亦殊。
貪涼飲冷,或過食生冷瓜果,致寒濕滯脾,其證臨床常見腹脹腹痛,納少便溏,口淡不渴,面色萎黃,舌淡而胖,苔白膩,脈濡緩等。應溫化寒濕。用理中湯(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合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藿香、茯苓、白蔻治之,甚驗。
寒濕滯脾,久而不解,化生濕熱,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酒酪,恣心濕熱,蘊結於脾,即成脾臟濕熱之候。其證常見大便溏而不爽,或下痢赤白,小便短黃,口苦心煩,口渴飲少,甚則身熱起伏,不為汗解,或濕熱熏蒸肝膽,膽汁外溢,身目發黃,苔黃膩,脈滑數等。當清利濕熱。大便溏而不爽者,用平胃散加葛根、黃連;下痢赤白者,用白頭翁湯(白頭翁、秦皮、黃連、黃柏)加木香、枳殼、白芍;身目發黃者,用茵陳蒿湯(茵陳、大黃、梔子)化裁治之,均可收到滿意之效。 脾病,泛指脾臟各種病證。《內經》曾載述脾風、脾熱、脾瘧、脾咳、太陰嘔吐、泄瀉、脾脹、脾疸、脾痹、脾心痛、太陰腰痛、脾疝等多種病證,後世臨床文獻又有較多的補充。脾為後天之本,職司運化,統血,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受水谷之精氣以充養五臟及人體各部,為生化之源。前人有飲食勞倦傷脾或外邪傷脾之說,病機以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或脾陽虛衰,中氣下陷,或脾失統攝等較為常見。臨床上當分虛實寒熱以決定治法。《素問·髒氣法時論》:“脾病者,身重,善飢,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難經·十六難》:“假令得脾脈,其外證面黃,善噫、善思、善味;其內證當齊(即“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其病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太平聖惠方·脾臟論》:“夫脾者,……若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心腹脹滿,水谷不消,喜噫吞酸,食則嘔吐,氣逆,霍亂,腹痛腸鳴,時自泄利,四肢沉重,常多思慮,不欲聞人聲,多見飲食不足,診其脈沉細軟弱者,是脾虛之候也。”又云:“夫脾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心胸煩悶,唇焦口乾,身熱頰疼,體重不能轉側,語聲沉而心急,咽喉痛而不利,舌本腫強,口內生瘡,腹脅脹滿,不得安臥,夢多見歌樂,四肢怠惰,診其脈緊實者,是脾實之候也。”
李時珍將脾病分為本病和標病。他說:“脾藏智屬土,為萬物之母。……本病,諸濕腫脹,痞滿,噫氣,大小便閉,黃疸,痰飲,吐瀉,霍亂,心腹痛,飲食不化;標病,身體胕腫重困,嗜臥,四肢不舉舌本強痛,足大趾不用,九竅不通,諸痙項強。”(《本草綱目·臟腑虛實標本用藥》)沈金鰲提示脾病治法,“務使三焦之氣流轉和通,則土潤而升,不憂其燥。而火氣不得病之,土健而運,不憂其濕,而水氣亦不得病之矣”(見《雜病源流犀燭·脾病源流》)。故脾病治法雖多,但以健脾利濕、補中益氣、溫陽運脾、昇陽攝血較為常用。
選方如四君子湯、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大建中湯、楊氏還少丸、五苓散、胃苓湯、實脾飲等。參見脾病各條。
脾失健運,水谷不化,反而成濕,濕聚成痰犯肺,則成痰濕阻肺。痰濕阻肺,其證常見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易於咳出,胸悶,或氣喘痰鳴,苔白膩,脈弦滑或濡緩等。應燥濕化痰。筆者治此病,常用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合三子養親湯(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加白朮、厚朴、杏仁作為基礎方,再隨症加減,每獲良效。
勞倦太過,或吐下後,傷及脾氣,即成脾氣虛弱之證。此證在臨床上,每見飲食減少,食後腹脹,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緩無力等。宜補益脾氣。用六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陳皮、半夏、炙甘草)化裁治之,數劑即效。上證若失治、誤治,就會導致病情加重而出現脘腹重墜,便意頻頻,或久瀉、脫肛,或子宮脫垂等中氣下陷之證。其治當補中益氣,升舉陽氣。用補中益氣丸常服之可效。
脾氣虛弱,統攝無權,血液不能循經而行,溢於脈管之外,即可發生各種出血現象,如皮下出血、大便下血、月經過多、崩漏等。此乃脾氣虛弱之重證,應益氣攝血。宜隨證選用歸脾湯(黃芪、黨參、白朮、當歸、酸棗仁、茯神、遠志、木香、桂圓肉、大棗、炙甘草)或參芪湯(人參、黃芪)加減以治。
無論何種原因損傷脾氣,致脾氣不能輸精於肺,即可造成脾虛及肺證。此證臨床常見少氣乏力,納少便溏,咳嗽多痰,甚至出現面足浮腫,苔白脈濡弱等。此乃脾肺氣虛之候。當補脾肺之氣。治此病,筆用常用五味異功散(黨參、白朮、茯苓、陳皮、炙甘草)加黃芪、山藥、五味子、桔梗,或更加薏苡仁、車前子治之,其效頗佳。
飲食不調,或憂思太過,就會損傷脾氣。脾氣不足,化生血液減少,則心血必虧,並成心脾氣血虧損證。此證臨床常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舌淡苔白,脈細弱等。應補益心脾,宜歸脾湯化裁。
脾陽虛弱多由脾氣虛弱發展而來,也可因過食生冷或誤用攻下所致。臨床表現除脾氣虛弱,運化無權,納減腹脹,大便稀溏外,由於陽虛則生內寒,故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溫,脘腹冷痛,喜按喜暖,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沉弱等。當溫補脾陽。用理中湯(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加木香、砂仁治之,收效甚捷。
上證久而不解,進而可傷及腎陽,並形成脾腎陽虛之證。此病之特點是除見上述脾陽虛弱之證外,尚有腰膝冷痛,或五更泄瀉,或浮腫而小便不利等腎陽虛弱之候。應溫補脾腎。泄瀉為主者,用附子理中湯;水腫為主者,治以真武湯化裁,均驗。
熱在氣分已解而證見口乾咽燥,不飢不食,或大便微結,舌紅苔少,脈虛細者,為脾之津液虧損。應甘寒生津,用益胃湯(沙參、冰糖、麥冬、生地、玉竹)加元參、石斛治之,於證甚切。
患者素體陰虛,並已累及脾,脾陰虧損,脾陽亢進,就會出現大便乾結,腹無所苦,唇燥口乾,脈緩弱等。脾陰虛弱引起的大便乾結,最好不要使用下法,應補益脾陰。筆者治此病,常用增液湯,以補藥之體,作瀉藥之用,緩緩圖之,屢用屢效。
產後大便艱難,多由脾之血津虧損,不能濡潤腸道使然。其證除大便乾結難解外,往往伴有唇舌淡白,頭暈目花,脈細弱等。當養血潤腸。筆者治此病,喜用四物湯(生地、當歸、白芍、川芎)加火麻仁、柏子仁、首烏、枸杞,並堅持守方治之,多收效。
瘧疾引起的脾腫大,中醫稱為“瘧母”,並認為此病乃由瘧邪假血依痰結為症瘕範疇。其治均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用鱉甲煎丸治之,有較好療效。
總之,脾病多,治脾病之治法與方藥亦多。關鍵是認病識證要準,不然,治法與方藥亦無用。

引起脾腫大的原因

正常的脾臟一般不能摸到,如在左肋緣下捫及者,均表示脾腫大。 引起脾腫大的原因很多,如血吸蟲病慢性肝炎、肝硬化、黑熱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蟲——黑熱病原蟲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傳染病)。過去流行於長江以北地區。傳染源是病人和病犬(癩皮狗),通過白蛉傳播。每年5—8月為白蛉活動季節,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時,原蟲便進入白蛉體內,發育繁殖成鞭毛體,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體時,將鞭毛體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蟲主要生活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結中。 黑熱病、傷寒、瘧疾門靜脈高壓症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脾腫大以且,可引起脾功能亢進,使血液中的血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