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台灣山鷓鴣雄鳥的體長為36厘米,體重311克;雌鳥體長25米,體重212克。體羽與海南山鷓鴣相似,額暗灰色,頭頂橄欖褐色,頭側黑色而雜有白色羽毛。眼周栗褐色,外緣黑色。上體大致為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頦、頰、耳羽等都是白色,連成一條寬頻。喉部鮮紅色。頸部有黑色鱗狀斑組成的寬闊橫帶。胸和兩脅暗灰色,兩脅有白色縱紋。腹部白色。嘴黑色,腿、腳紅色。分布範圍
台灣山鷓鴣是我國的特產鳥類,分布於台灣的宜蘭、台東、花蓮等縣境內的山地。生活習性
台灣山鷓鴣棲息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原始闊葉林中,多在林下灌叢或草叢中活動,有時也出現於林緣灌叢與草叢,甚至出現於裸露的懸崖地帶。善於隱蔽。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平時多呈2一3隻的小群活動。活動多在林間地面上,晚上則棲息於樹枝上。每當清晨和黃昏時刻,常發出一連串清晰而宏亮的叫聲,且愈叫愈高,當叫到最高時,又會突然急降而下,重複鳴叫,鳴聲似“咕嚕,咕嚕……丟鼓—丟鼓一(gurw, gurw)”聲,越升越高至高潮時突然回落。由於鳴聲清脆宏亮,很遠就能聽到,而且多是在清晨和黃昏固定時刻鳴叫,比較準時,所以當地民眾稱它為“時鐘鳥”。主要以植物種子、漿果、嫩芽、嫩枝、嫩葉等為食,也吃蚯蚓、昆蟲等動物性食物。覓食時常用腳在地上刨食。
生育繁殖
繁殖期為4—6月份,營巢在海拔1500—4000米之間的山地森林中的林下地面上,利用地面天然凹坑或由雌鳥在地上刨一個小坑即成。巢周圍多有茂盛的灌叢或林下植物遮掩而不易發現,但有時也在林下植物較稀疏的地方營巢而不甚隱蔽。每窩產卵6—8枚,卵白色而富有光澤,被有暗色雲霧斑。卵的大小為40×30毫米。孵化期24天。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負責警戒。雛鳥孵出後不久即可隨親鳥活動。瀕危因素
作為食物被捕獵:因其易於飼養,且肉質鮮美,遂成野味店願意收購的鳥類,故面臨頗大的狩獵壓力。棲息地破壞:殺蟲劑、木材生產和擴耕而造成的森林破壞。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生效年代: 2003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未定 生效年代: 1996
保護措施
保護措施:建議列為中國國家或地方重點保護動物和建立自然保護區。現狀調查:鑒於近期記錄的缺乏,有必要開展一項範圍廣泛的調查,並特別評估台灣山鷓鴣在保護區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