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熟地二兩(60g),山茱萸一兩(30g),甘草二錢(6g),澤瀉、車前子各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用
滋腎補陰,利尿通淋。
主治
腎火煎熬而成砂石淋。
方義
本方所治為腎陰虧虛,腎火偏亢而致。方中熟地甘溫味厚,能生精血以滋腎水,故重用為君。山茱萸補益肝腎以助熟地滋腎育陰為臣。君臣相合,“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澤瀉、車前清熱利水通淋為佐。甘草瀉火緩急,且能調和藥性為使。五藥合用,可使腎陰得補,腎火得除,沙石得下,小便復常。
運用
診斷要點:小便赤澀淋瀝,或夾有砂石,腰膝酸軟,口渴咽乾夜甚,舌質紅而瘦小,脈細數。
附方
名稱:化沙湯
組成:白豆蔻、砂仁、胡椒、川椒
用法:上共末入小布袋內,以好燒酒熬極滾熱,沖入布袋內,即套上龜頭熏之
主治:砂石淋、一切虛淋及冷閉小便不通
出處:《中醫外治法類編(原名:《理瀹駢文》)》
中藥方劑之化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