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集鎮

沙集鎮

沙集鎮位於徐州市睢寧縣東部,歷史悠久,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4℃左右,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無霜期210天。總面積66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264個村民組,1.3萬戶,人口6萬人,勞動力3萬人。鎮區建成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居民1.98萬人。地理位置優越,東臨宿遷,西靠徐州,南接安徽,北望山東。是徐州市“國家級重點中心鎮”,“徐連經濟帶”的中心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地理位置

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西距徐州100公里、觀音機場40公里,東距宿遷市區18公里。寧宿徐高速公路、324省道、徐洪河、徐沙河貫穿境內,蘇北水利樞紐——沙集抽水站和一號、二號船閘分別坐落在鎮區徐洪河、徐沙河上,徐洪河三級航道直通洪澤湖、大運河。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鎮區200米。高速公路、徐州鐵路網、徐洪河航道、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是徐州連線沿海諸市縣的門戶,被稱為徐州的東橋頭堡、徐洪河畔的明珠。

自然條件

沙集鎮地勢低平,北距廢黃河斷裂帶9公里,屬於典型的衝擊平原。組成物質均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蓋層厚度160米左右,地勢由北向南微緩傾斜,地面高程在22~23米之間。

沙集鎮 沙集鎮

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歷史最低氣溫-22℃,最高氣溫40℃,年平均降水量910mm,無霜期230天左右,常年主導風向東南、東北風,平均風速3.3米/秒。土地承載力在8t~15t/m2之間。地質災害:受三大斷裂帶影響,屬於地震高烈度地區,地表烈度為9度區。

行政規劃

沙集鎮下轄村:沙集村,沙圩村,東風村,朱廟村,余圩村,三丁村,仝劉村,楊瓦村 ,丁陳村,大顧村,夏圩村,商湖村,魏集村,和平村,興國村,陸園村,,蔡吳村17個行政村,150個自然村,共有14483戶,2006年總人口57188人。其中農業人口53843人,占總人口94.15%,非農業人口3324人,占總人口5.81%,外來人口21人,占總人口0.04%。鎮區建成面積8平方公里,城區居民1.98萬人。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高景鄉凌城廟寨沙家集。民國時期,東南部屬泗宿縣,西北部屬泗靈縣。1949年區劃調整,沙集區域被劃為和平、陸元、商湖、興國、北屏、白廟、仁關、泓毅8個小鄉,其中北屏、白廟、仁關、泓毅屬凌城區,和平、陸元、商湖、興國屬高作區。1952年7月劃出成立沙集區,轄和平、陸元、商湖、興國、北屏、仁關(部分)、白廟、泓毅(部分)8個小鄉,1956年2月至1957年8月撤銷沙集區,成立沙集鄉,屬凌城,轄白廟、北屏全部、仁關鄉北半部。1957年9月,全縣區級政權機構撤銷,成立沙集鄉,轄15個大隊,沙集區域從此定型。1958年9月改為人民公社,1975年調整為20個大隊。1978年增為21個大隊。1983年7月恢復鄉建制,大隊改為村,劃為28個村(沙集村、王圩村、興國村、陸元村、蔡吳村、魏集村、和平村、農科村、小朱村、王口村、夏圩村、丁陳村、楊瓦村、小灣村、蔡樓村、大顧村、仝圩村、梨園村、三丁村、四丁村、余圩村、夏莊村、沙圩村、朱廟村、白廟村、孫莊村、商湖村、楊莊村)。1996年4月撤鄉建鎮,沙集鄉建制改為沙集鎮,2000年11月村級區劃調整將28個行政村合併為17個行政村,175個自然村。2005年,沙集鎮面積平66平方公里,耕地3646公傾,56600人。

經濟發展

總介紹

2005年GDP實現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5億元。工業用電量2000萬度。2006年,沙集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引進投資3000萬元的樂園農貿市場、投資5000萬元的齊富物流中心,投資5000萬元的天鑫紡織等項目落戶沙集,沙集鎮基礎設施齊備,投資環境優越。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商貿、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是省“文化先進鎮”、“農民體育運動先進鎮”民間舞蹈“雲牌舞”譽滿全國。社會政治穩定,是省“社會治安安沙集鎮”。“移動”、“聯通”、“電信”分別在鎮內建有中轉站,通訊發達便捷。電力充足,供電設施齊全,境內有11萬伏變電所1座。

第一產業

1978年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404公傾,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196公傾,1981年,土地承包到戶,種植結構有所調整,糧食作物面積減少,桑園、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加快。1999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優質地梅、荷蘭豆、三水梨等經濟作物。2001年,建成沙集鎮波爾羊場、光耀養殖場、高特波爾羊場、超大波爾羊場等5個規模養植場,山羊欄量14萬隻,奶牛存欄量200頭。2005年,沙集鎮存欄生豬13445頭,家禽220218羽。

2004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下發了4個一號檔案,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從農民問題到農業、農村以及建設現代農業 ,循序漸進,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不斷地完善糧食穩定發展的政策框架,逐步形成糧食穩定發展的統籌思路。沙集鎮抓住了這個契機,建立無公害優質糧食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小麥4萬畝,優質稻2萬。沙集鎮生產加工“九鏡湖”水晶米進入南京、濟南、鄭州等各大城市超市。2005年沙集鎮被江蘇省農林廳授予發展糧食生產先進鎮。勇敢、勤勞、好客的6萬沙集人民熱忱歡迎中外客商前來洽談發展優質稻麥深加工業務,沙集的前景會更美好。

第二產業

1978年,鄉辦企業主要有農具廠、綜合廠、採石廠、水泥廠、磚瓦廠、絲織廠、經理部、建築站等11個。1980年後建成冬粉廠、農藥廠、飛龍裝飾裝潢有限公司、金彪裝飾裝潢有限公司、金鵬裝飾裝潢限公司、天馬裝飾裝潢有限公司等企業。1996年,鄉辦企業全部改制為個體私營企業。2003年建成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君州窗簾窗飾有限公司。2005年底沙集鎮有工業企業450家,從業人員5000,塑膠回收加工戶410個,個體工商戶500家,從業人員1100人,工業總產值2億元。私營企業主要有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貿源公司,東興重型機械配件廠、農藥廠、君州窗簾窗飾有限公司等,裝飾裝潢隊伍遍布全國各地。

工業民營企業發展迅猛。現有工業、民營企業30多家,個私企業180多個,個私工商戶2900多個,其中有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村有限公司、上海君州窗簾廠、睢寧農藥廠、貿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琪珂瑪冬粉廠、富豐鑄造有限公司、東風塑膠加工有限公司、徐州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建材、板材加工、食品加工、輕工化工等行業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水平。投資億元的龍頭企業“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鋁塑裝飾板暢銷國內外。“卷煎”、“水晶米”、“冬粉”、“水粉皮”、“大酥餅”、“山藥糕”等農副加工產品譽滿省內外,是有名的“冬粉之鄉”、“裝潢之鄉”和“塑膠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

土地狀況

根據睢寧縣土地部門2003年土地變更調查資料統計,全鎮土地面積97705.7畝,其中:農用地75378畝,占土地面積的77.15%(其中耕地60589.3畝,占62.01%、園地1071.2畝,占1.1%、林地2645.2畝,占2.71%、其它農用地11072.3畝,占11.33%);建設用地18148.6畝,占土地總面積18.57%(其中城鎮村居民點用地13618.6畝,占13.94%、獨立工礦用地454.3畝,占0.46%,特殊用地61.4畝,0.06%、交通用地302.7畝,占0.31%;水利設施用地3711.6畝,占3.8%);未利用地4179.1畝,占土地總面積的4.28%(其中未利用土地50.4畝,占0.05%、其它土地4128.7畝,占4.23%)。全鎮已利用土地93526.6畝,土地利用率達95.72%。

交通介紹

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西距徐州100公里、觀音機場40公里,東距宿遷市區18公里。西靠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徐州市,東臨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連雲港市。境內高標準的徐寧(機場)路、104國道、省市縣一級公路縱橫交錯,徐(宿)寧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京滬、霍連高速公路與睢寧擦肩而過。內河航道緊連京杭大運河,徐沙河、徐洪河、徐沙河貫穿境內,蘇北水利樞紐——沙集抽水站和一號、二號船閘分別坐落在鎮區徐洪河、徐沙河上,徐洪河五級航道直通洪澤湖、大運河。國家民航一級幹線機場──徐州觀音機場坐落睢寧境內。高速公路、徐州鐵路網、徐洪河航道、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是徐州連線沿海諸市縣的門戶,被稱為徐州的東橋頭堡、徐洪河畔的明珠。

設施建設

電信郵政工程

鎮區有郵政支局、電信支局各一處,開展郵政和電信等多項服務,已實現光纜傳輸。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萬門,現裝機1萬門,實裝率66.7%,全鎮電話普及率71.3門/百戶。光纖通訊、移動通訊發達,已開通25000門程控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現正擴大利用網際網路,積極推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大力發展數位化網路建設,向寬頻化、綜合化、智慧型化通信網路邁進。

供電工程

連雲港田灣核電站、徐州火力、熱力電廠電力供應充裕。坐落境內的華東電網220ky變電站和縣內4座110kv、8座35kv變電站,構成了強大的電力供應網。未來規劃利用沙集變電所改造擴容,總容量31.5MVA以上。規劃每個村莊設定配電室一座。按人均綜合用電4000度/年左右,遠期全鎮總供電2.5億度以上。10KV接沙集35KV變電所,供電線路採用架空方式,對現有10KV線路進行改造。電力線路的走向:南北向道路在東側,東西向道路在北側

道路工程

1978年,沙集鎮駐地聚落呈丁字形,現在的人民路和東莞路中段為當時的主街道,街道建築均為土木結構,1990年後年硬化駐地街道,小城鎮建設開始起步,農民開始沿路經商建房,1990年建成沙集二中教學樓,1991年建成政府、財政、供電、郵政、電信、信用社等辦公樓,1992年建成沙中教學樓,1999年新政府辦公樓建成。至2005年,鎮政府駐地建築規模達14萬平方米,有常住人口15000人,有人民路、東莞路、常青路、環城東路四條南北主幹道,樂園路,復興路、府前路、徐淮路四條東西主幹道,新建商住兩用樓60棟,樂園路、人民路、府前路、徐淮路形成四個沿街經濟帶。

燃氣工程

現在鎮區部分使用石油液化氣(瓶裝),年供氣量約60噸。鎮區規劃採用管道燃氣。村莊燃氣採用瓶裝液化氣,鼓勵秸稈制氣、沼氣利用和太陽能利用等清潔能源。靠近鎮區的個別村莊採用管道燃氣,距離較遠的村莊設定燃氣調壓站一座。燃氣管沿鎮村道路敷設,一般布置在路南北向路西側、東西向路北側。

廣播電視

鎮區現有一座廣播電視站,職工4人,負責全鎮域廣電工作。全鎮2004年有線電視用戶1350戶(其中鎮區750戶),占55.6%,線路長度225公里,有線終端覆蓋率50%。規劃2020年有線電視用戶達90%以上,達到全面覆蓋。有線電視線路沿主要道路布置,與通信線路同側同桿架設,東西向道路通信線位於南側,南北向道路通信線位於西側。

新農村建設

認真學習借鑑沛縣的經驗和做法。在新村建設上,採取“政府規劃、民眾自建、社會共助”的建設模式,打造一批“民富、村強、貌美”的新農村樣板。沛縣棲山鎮胡樓村的做法很好。該村全面推進“五個統一”:一是統一規劃設計。邀請市、縣專家,對村進行總體規劃,按照“規劃先行、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思路加快新村建設。二是統一資金管理。對所有建設資金,實行扎口管理,統一使用。三是統一建設施工。對每期工程均實行公開招標,統一核算工程造價,每幢聯體樓房由建房戶選擇建築隊,並推選二名建房戶代表負責採購建築材料。五是統一舊村復墾。堅持新村建設、舊村土地復墾同步推進,實行“雙向承諾”制度,在新居建設之前,村委會與建房戶簽訂協定,承諾確保“一戶一宅”,村民承諾遷新房、拆舊房,老宅地建築舊料由村委會折價收購,用於幫助貧困戶建房。在老村改造上,依據現有基礎,實施綜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名土特產

冬粉

冬粉品種繁多,如綠豆冬粉、蠶豆冬粉,更多的是澱粉制的冬粉。如紅薯冬粉,土豆冬粉等。 冬粉按其開聯有粗,細,圓,扁及片狀等多種;按其主要用料又有豆類、薯類、苕類的不同;根據各地的製法差異有不同的叫法,有的叫冬粉,有的叫粉條,其實是大同小異的,製法相差不多。除大豆以外的豆類澱粉均可製作冬粉,但以綠豆澱粉製品為最佳。冬粉的營養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鈣、鎂、鐵、鉀、磷、鈉等礦物質。冬粉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種鮮美湯料的味道,再加上冬粉本身的柔潤嫩滑,更加爽口宜人涼拌更佳。

粉皮

睢寧水粉皮也叫辣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於宋代,由農家百姓創造產生。製作工藝考究,原料主要來自綠豆,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之功。睢寧水粉皮以做成冷盤為主,配上少許菠菜葉,輔以紅辣椒絲、黃瓜絲、蒜泥、食醋、香油等,獨具佳肴特色。冬季熱炒或做湯,美味令人叫絕!

山藥糕

精選的豬肉、山藥,經傳統工藝製作出風味更佳的地產特色名菜,其色香味俱佳,口感爽滑,口齒留香。真空包裝經高溫殺菌後便可使這道地方特色食品香漂全國,歡迎大家品嘗,絕對獨特!

大酥餅

睢寧的大酥餅要數沙集的最好吃。大酥餅外皮主要成分是豬油和麵粉。餡有豆沙的、椒鹽的、棗泥的,等等,口味可根據各家的情況確定。油炸的酥餅吃起來又酥、又脆、又香,卻不能生吃,因為還要用油炸過才能吃。炸大酥餅時最好用溫火溫油炸,這樣可以讓大酥餅慢慢地加熱至兩面黃燦燦的,熟而不糊。

卷煎

色彩金黃悅目,鮮香軟嫩,常作冷拼盤料。原料:豬瘦肉250克,雞蛋3個,濕澱粉100克,精鹽、芝麻油、花生油各適量。 製法:精豬肉剁茸泥加雞清(1個)、精鹽、濕澱粉、芝麻油攪餡。雞蛋兩個攪蛋液;炒勺中火燒三成熱,下蛋液成直徑33厘米左右薄餅。炒勺口朝下,用手勺擋蛋餅,用火噓一噓,取下即成蛋皮;蛋皮包餡卷長卷,放大盤內,上籠旺火蒸一刻鐘取出,紗布包起,晾一下即成。食時切0.3厘米厚片裝盤。現在真空包裝,吃時放微波爐中打3分鐘,切片裝盤食用。

綠豆餅

因狀如金錢,原名金錢餅,是明太祖朱元璋御賜“吉祥餅”的雅稱,並御賜“天下第一”。它的形體最小,直徑僅1公分左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餅了。

以綠豆製成的餅。其製法是篩選綠豆,經浸泡、去殼、拐糊、調配、淋糊、攤烙、蔭晾等多道工序,純手工精製而成。其烹調方法多樣,可炒、可燒、可炸、可入湯;可做配菜佐食,亦可做主菜下飯,更可飯菜相兼。它是素菜葷做,配以大油、大火、大辣,其色金黃,視之誘人;其形玲瓏,望之悅目;其香撲鼻,嗅之開胃;其味獨特,食之快意。

由於綠豆味甘、性平,可清熱解毒,消痞通氣,常食能補元氣、和臟腑、通經脈、健脾胃,尤其消暑解酒,其效更佳。因此,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深受人們歡迎,既是農戶的家常小菜,也是飯店的待客佳肴,更是沙集的傳統地方名菜。外地來了客人,必要嘗嘗這道名菜,綠豆已打入了一些大中城市,成為高檔飯店的特色名菜。

地名故事

據今日夏圩村沙莊沙姓族譜記載:明末清初,沙姓上祖沙疏川,功名為文武進士。受官方派遣來睢寧東部執行剿匪。經幾年治理成績顯著,百姓安居樂業,深受官府和人民好評。沙進士奉命剿匪時所帶眷屬及子女就定居在今日沙莊。沙疏川有三個兒子,其中一子叫沙天祿,領導族人創建沙姓祠堂,所需資金大部分由他贊助。沙家祠堂建成後,定立每年四月八日為廟會集中活動日。以致後來每年都有很多人前來廟會燒香叩頭。人員集聚,必有市場。做小買賣的,打拳賣藝跑江湖的都在廟會日設立攤點,活動十分熱鬧。因此,在此定居的人們逐漸增多。後來,為了擴大市場貿易,方便百姓貸幣交換及生活所需,沙天祿便召集社會名流共同商定集中逢集日。在沙天祿的提議下,一致同意每十天中的三、五、八、十定為做買賣逢集日。至清宣統年間(一九0九年以後)才命名為沙家集寨。後又圍繞祠堂建立一個圩牆,設有北門、西北門、東北門形成一個丁字形集市,以便於鎮壓土匪、流氓、搗亂集市。解放前夕,隨著多種行業增多,原有貿易區域又向西擴展。集市貿易形成了一定規模。原稱沙家集塞又被簡稱為沙家集、沙集。

沙集模式

蘇北小鎮農民扎堆開網店月入過萬

杭州第七屆全球網商大會上,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榮獲“最佳網商沃土獎”,農民也能開網店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熱點。今日,記者專程前往睢寧沙集進行採訪,據了解,當地農民網商達600多戶,他們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多元,並成功打造出“農戶+網路+公司”的“沙集模式”。

在睢寧縣沙集鎮網店經營戶孫女士家中,她正忙著網上接單。依靠網上定做家具,孫女士只要在家裡,每個月就能有四五萬的收入。可在一年多以前,她和家人都還在外地打工。這其中的變化正源於大學生村官孫寒的帶動。

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村支部副書記孫寒告訴記者,2008年,大學畢業不久他放棄了上海的工作回到老家,創業期間請了幾個木匠師傅,按照網上的圖片製作低價實用又時尚的拼裝家具,自己聯繫客源當起了“淘寶掌柜”。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訂單越來越多,孫寒也沒有忘記身邊的鄉親們。“我就想帶領大家一塊做這個行業,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才算真的富。”

在大學生村官的帶動下,沙集鎮有農民網商600多戶。“農戶+網路+公司”的“沙集模式”讓睢寧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新途徑。睢寧縣委組織部長李敬峰說,該縣已經出台了扶植網路銷售以及網店家具生產的相關的政策,包括稅收,從交通運輸、從土地供應等多個方面入手,準備建立一個網路創業家具產業園。同時,睢寧縣委組織部還將沙集的網店經營大戶定為“大學生村官網路創業示範基地”,除了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台在農戶中普及電子商務知識外,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新到任的大學生村官到這裡取經實習。

“沙集模式”(專訪)

記者: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為何如此關注沙集和東風村?

汪向東:沙集走的是一種很典型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農村產業化的模式,在這裡,信息化不是一個輔助手段,而是一個火車頭,它拉動了加工製造、服務、物流等,形成了一個產業群,形成了一種生態。這是從2000年黨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兩化關係之後,這10年來一直在尋求的模式,也是國家一直所期望的。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

記者:如何理解“沙集模式”?

汪向東:“沙集模式”的核心要素是“農戶+網路+公司”,這三大要素,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這裡的農戶,是在家中就可直接對接市場、主動掌握信息,自主經營按需生產的平等的市場主體;這裡的網路,是市場化的公共電子商務交易網,農戶在這上面從事網銷,不用花國家財政一分錢,自身套用成本也低,收效顯著;這裡的公司,更多是土生土長、農戶變身而來的新公司,由此為基礎結合其他市場元素,構成為農戶網商服務的新生態。農戶、網路、公司這三個環節相互作用,滾動發展,像滾雪球一樣,形成了信息網路時代農民的創業致富新路。

記者:東風村被賦予了“網路時代的小崗村”的稱謂,其變革意義何在?

汪向東:東風村能夠堪比30多年前的小崗村,是因為沙集模式具備“三農”、轉型、內生、包容、集群、複製的價值,又能夠切中我們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要害,它對突破長期以來解決“三農”問題的困局,推動農村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很大的戰略價值。它不是一個局部政策的變化,而是一個基本結構層面的創新。

記者:我國正面臨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任務,“沙集模式”有何啟發?

汪向東:沙集模式啟發我們思考: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化如何結合,如何轉變長期以來領導部門形成的用外力推著走的思維,如何尊重農民自己的選擇,如何走出一條更低成本、更高績效的道路,這是對農村信息化整體戰略的啟發。

對城鎮化的啟發,則是如何解決農民“兩張床”的問題。以往的城鎮化是把“農村家裡的床”給消滅,而沙集模式則把“城裡的床”給消滅了讓農民在家裡創業,不用背井離鄉也能致富。

它同時啟發著我們,如何調動農民內生的積極性,如何將新生代農民的能力激發出來為農村發展服務。普通的農民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多長時間的培訓,不需要過分依賴地理優勢、資源稟賦,有新型的創業青年作為,或者“農二代”冒出幾個帶頭羊,有合適的土壤,他們就能夠創造所謂的“奇蹟”,這其中,媒體作用很大,要告訴他們“你也行”!

沙集網商群起彰顯“向善向上”民風

在9月10日開幕的2010年第七屆全球網商大會上,睢寧縣沙集鎮被評為“最佳網商沃土獎”,並成為該獎項的惟一得主。孫寒代表全鎮1200多個網商,接受了這一榮譽。

據了解,網商大會於2004年首辦,由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杭州市政府共同舉辦。2008年,網商評選升級為全球十大網商的角逐,除南極洲以外,六大洲的網商都加入到了網商評選的行列。大會不僅評選出了“2010全球十佳網商”,還產生了“最受網商信任的的十大外包服務商”、“最佳網商商盟”、“最佳網商搖籃”和“最佳網商沃土”等生態獎項。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兩年間出現這么多網商,不能不令人驚訝;而摘取了全球網商的一項桂冠,又不能不令人驚嘆。在不斷地驚訝、驚嘆之中,人們看到了睢寧“守法、守信,向善、向上”好民風的形成。沙集網商的群起,無疑是睢寧民風建設正在由“守法、守信”轉向“向善、向上”新階段的標誌性事件。

一個人的創新:我的產品絕不是“山寨”

孫寒,沙集鎮東風村農民開網店致富的帶頭人,開始創業時手頭僅有幾千塊錢。

2005年,孫寒從縣移動公司辭職後,就在家買了台電腦想做一個類似於阿里巴巴那樣的第三方購物平台,可由於技術等方面的限制,這個想法沒有實現。不過因此孫寒接觸到了淘寶網,開始在網上做生意。

“起初就是賣一些小禮品,從浙江、湖南等地進貨,一個月也能弄個一兩千塊錢”,孫寒說這樣的經營一直持續到2007年。

2007年孫寒結婚後,感覺一個月一兩千塊錢的收入有點少了,於是就放棄了網上賣小禮品的生意,想自己創業。

創業需要門路,為了找經營的項目,孫寒到了上海,“那時手頭僅有幾千塊錢,想做淨水器代理的,可跑了幾家都因為代理費太貴沒有做成。”

不過,在一次閒逛中,孫寒走進了上海宜家家居店,就是這次閒逛,讓孫寒的創業之路有了轉機。

“我看到上海宜家的家具做工非常簡單,而且賣價很高,就想可不可以自己製作簡易家具然後放到網上去賣。”點子有了,孫寒隨即就著手實施了。他在上海宜家買了一套梯形的收納架回來,拿回來照樣化成圖後找木工仿製。

“我也不是純粹的仿製,細節上做了一些改進,樣式上進行了很大的翻新。比如別人的產品在接口處是利用螺絲固定的,我給改成了卡扣連線,這樣就會更實用,更美觀,而且更容易組裝,比較適合拆開來運輸。”

於是,從一開始的純手工敲打,到半個月後的批量生產,再到2007年底進了兩三萬的機器自己生產,孫寒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如今,孫寒已經成丅立了自己的公司,註冊了三個商標,廠內機器投入上百萬,工人近40個,每天銷售額達兩萬元,每年淨利潤超過100萬元。

全村人的創業:一家看一家,家家開網店

孫寒說,網店生意流程其實很簡單,大致分四步:找資料設計——批量生產——拍靚照上網銷售——支付寶第三方付款。成功的榜樣,帶動了村民加入。

孫寒的廠剛開起來不久,村里就有不少人找上門來“取經”了。“一開始是住俺家對門的王朴,他看到快遞公司天天往我這跑,就也想自己開個店”,孫寒說他幫王朴申請了個網店,王朴就自己在網上出售,產品從他的廠里購買。

“王朴才國小畢業,打字都是用兩個指頭戳出來的”,孫寒笑著說就是王朴這樣對電腦網路了解不多的人,一天也能賣出幾十件,現在每天正常的經營額都在萬把塊。

孫寒說在網上經營可以說並沒有任何門檻,從王朴之後,網上賣家具就開始在東風村甚至整個沙集鎮興起了。“王朴教給他弟,他弟再教給自己的朋友,就跟枝幹發叉一樣,呈幾何基數一樣發展。”由於從事簡易家具網上銷售的人很多,東風村成丅立了“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還成丅立了協會的黨支部。

據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黨支部書記劉興利介紹,今年初的一項統計顯示,僅東風村就開有網路店鋪1400多家,而粗略統計已經超過了2000家,這還不算由東風村向周邊輻射的數量。

東風村黨支部副書記王丅君甫介紹說,東風村從事簡易家具生產銷售的家庭在150戶以上,其中投資50萬元以上的有100戶,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有6戶,投資200萬元以上的有4戶,從業人員超過1000人,占到東風村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

多業態的聚焦:不知不覺間形成一條特色產業鏈

簡易家具網上銷售的不斷發展壯大,加速了物流、設計、家具配套、金融服務等多業態的集聚。

東風村村民王蕾,以前也從事簡易家具製作和網上銷售,去年初轉行進行高溫高壓刨花板貼片,向家具生產廠家供應板材。據王蕾介紹,像她這樣的生產廠家現在東風村共有3家,3家每天一千五六百張板材的產量根本就是供不應求,“家具製作廠家始終在催貨”。

除此之外,快遞公司也是網路銷售發展後的受益者。

“2007年的時候,沙集鎮僅有EMS一家快遞公司,那時為了降低銷售成本,我和另外一家也做簡易家具銷售的陳雷一起和EMS簽了一個協定,只要一個月能達到4000元的郵費,單筆郵費就會給與優惠。”孫寒介紹說,到2008年,東風村的規模起來之後,各種快遞公司還有物流公司也都隨之進入了。

於是,在沙集鎮東風村就有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每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村里機動三輪車的馬達聲總是不斷,來來回回地託運著要送往全國各地的郵包。

劉興利介紹說,現在東風村聚集了十來家快遞和兩家物流公司,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因此各家快運公司都針對在網上經營簡易家具的網商實行了一半左右的優惠。儘管如此,劉興利估計說,現在僅東風村每個月的快遞郵費都可以達到300萬元。

成功的秘訣:成信交易+守法經營

在淘寶網上做過交易的人都知道,當交易成功後,買賣雙方均有對該筆交易做出信用評價的權利,“好評”加一分,“中評”零分,“差評”扣一分,根據積分多少淘寶網用戶的信用度按照20個不同的級別顯示。以賣家為例:4~10分,1顆紅心;151~250分,5顆紅心;251~500分,1顆藍鑽;5001~10000分,5顆藍鑽;10000分以上則為藍冠,500000分以上為黃冠。

劉興利介紹說:“網店的信譽越高,別人的關注度也就越高,生意的成交率也會隨之提升。”因此,現在不少網商聚到一起都會聊起自己網店的信譽達到多少了,最近已經有多久沒有遇到客戶退貨了。

孫寒說,這種信用評價是所有網商都要維護的,也是網店生存之本。“正是因為所有在網上開店的人都很努力,甚至非常小心地維護著網店的信譽,廠里的產品也都是有質量保證的。儘管是虛擬的網路交易,但誠信卻是交易之本。”

誠信,貫穿著網上交易的全過程,但如果交易完成後對產品不滿意想退換又有什麼保證呢?

孫寒在電腦前向記者介紹,當交易完成後,客服會向買方提供一個電話,以方便買方諮詢家具的安裝問題。“如果出現退貨,我們在接到郵寄回的貨物後,會及時聯繫買方把貨款還給他們。”

按照孫寒的理解,退換貨環節一定要守法經營,不能因為客戶把貨退了回來就扣留已經付過的貨款,“那樣會遭到淘寶封號的”,“奸商”是沒人願意與之交易的。

說起當前的發展,作為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會長的孫寒並不滿足。近日,西班牙一家企業想在他家定做一批家具,每月6000套的量,合作一年,但因為生產規模達不到,所以沒有談成。

孫寒說目前自己產品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正在審核階段,他還計畫著把協會裡各成員的資本整合起來,改變現在各家單打獨鬥、重複投資的模式,集大家的力量形成規模,建立健全統一的家居生產標準,讓沙集網商長成參天大樹。

沙集網商從“裂變”走向“聚變”

沙集家具網商與其它賣花、賣棗的淘寶用戶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區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沙集網商如此成功?是否存在一種沙集模式?如果有,到底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10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公司組成的調研組來到了睢寧。

中國社科院此次來沙集,不僅要研究沙集網商本身,更重要的是從研究沙集這個標本入手,探索中國農村農民致富之路。因此社科院決定在沙集進行歷時6天的調研。

調研從睢寧各大企業開始,包括天虹紡織、星星家電、新城家電園、天勤彩包等。有人不明白:調研家具網店,直接去沙集看網店就行了,為什麼要看紡織、看服裝、看家電製造?行業發展規律給出的答案是:網商,不能獨生,必須依賴肥沃的土壤,充滿活力的縣域經濟是當地網商發展壯大必不可少的保障。

沙集店主對此體會很深:“我們包貨用的紙箱,很多都是縣裡大企業印刷有誤的包裝紙。”這對剛開始做家具生產的淘寶店主是不小的幫助。但沙集網店發展速度太快,縣裡企業作廢包裝紙已經不夠用,“連宿遷都買不到了,我們只能到新沂買,估計年底紙箱至少會漲到1.5元一斤。”

沙集網銷的商品都匯集到快遞公司 沙集網銷的商品都匯集到快遞公司

賣花賣棗與賣桌子椅子過程無異,為什麼沙集在今年的全球網商大會上就能脫穎而出,而且贏得了首次評選的唯一的“最佳網商沃土獎”?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歸結為市場引導的作用,同時將這個過程稱為“裂變”。“看到他賺錢了,我也做,這樣,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很快,網店就開遍了東風村。”

調研組還認為,沙集網商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分享,這與單打獨鬥的賣花賣棗不一樣。“賣花賣棗,即使地理位置很相近,也是我賣我的花,你賣你的花,往來很少,更不會互通有無。在東風村,經常看到這邊沒貨,就到鄰家去取的場景,這樣,你就有了我的產品,我也有了他的產品,個人的創新就是大家的創新”,“抱團賺”的風氣,在沙集悄悄地吹起來。

這恰恰應了汪向東的“聚變”思路。他說:“一個細胞,不可能無限制地裂變下去,終歸有結束的一環,‘聚變’就是讓大家聯合起來,去研究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滿足他們,如此,沙集家具網商發展才能在市場拼殺中健康發展。”

沙集網商已經做好了“聚變”準備——成立網商協會。沙集鎮的網商代表孫寒說,這是勢在必行的,由於後跟進的網商,許多通過壓價去爭取客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利潤層層降低,其中更有一些素質較差的店主,用材質量差,“滴上兩滴水,一會就起兩個水泡”。差評一多,受損的不僅僅是網店自身,而是所有沙集網商。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認為,壓價競爭是市場發展的正常現象,這也是考驗沙集網商自我約束、自律能力的機會。沙集網商籌備的商盟、協會性質的團體,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之一。梁春曉表示,阿里巴巴將盡力創造機會,讓沙集網銷協會與全國各地商盟進行交流。

如何促進沙集網商的發展,睢寧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以“工業園”、“創業園”等形式為載體,解決網商資金、用地方面的困難,並積極引導網商轉變思維,在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需求上作文章。而這也得到了中國社科院和阿里巴巴調研組專家們的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