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組成
茵陳 蒼朮 木通 梔子茯苓 豬苓 澤瀉 薏苡仁用法
水煎服。功用
清熱利濕。主治
濕熱黃疸。加減
停滯,加神曲、麥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女勞,加當歸、紅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紅花、紅曲、蒲黃、桃仁、五靈脂、延胡索。中藥方劑之化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化疸湯用於清熱利濕。治濕熱黃疸。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化疸復肝湯,清利濕熱,活血退黃。適用於小兒黃疸型肝炎。
藥物介紹 資料來源治法:清利濕熱退黃 治法:溫陽健脾,化濕退黃 治法:健脾養血,利濕退黃
釋義 診斷依據 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指新生兒出現的黃疸。又名胎黃。《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六:“小兒在胎,其母氣有熱,熏蒸於胎至生下小兒,體皆黃,謂之胎疸也。”症見面目通身皆黃如金色,壯熱便秘...
歸屬 描述濕疸,病證名。黃疸二十八候之一。
簡介 相關連結起傴湯主要由薏仁3兩,白朮2兩,黃耆1兩,防風3分,附子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辨證錄》卷二。方劑主治大病之後,濕氣入於腎宮,誤服補腎之藥,腰痛...
祛濕止痛 燥濕利水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主治女勞疸,血瘀不行,積於膀胱少腹,膀胱急,小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大便黑而時溏。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茵陳蒿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之功效。主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無汗或但頭汗出,口渴欲飲,噁心嘔吐,腹微滿,小便...
用量 用法 主治 方義 配伍特點絲瓜切成小塊或小片,加入黃芪,西洋參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鐘左右。
配方 功效 用法 黃芪 西洋參湯2.肺癰驗方3.小兒肺癰方4.宣肺解毒湯5.加減葦根湯6.清肺化癰湯...3.化瘀通痹湯4.補腎祛風湯5.通絡熄風湯6.熱痹鎮痛湯7.寄生慢痹湯8....泄濁化瘀湯肩凝症(肩周炎)1.肩凝湯2.溫經通絡湯坐骨神經痛(痹症)1...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