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青皮 陳皮 芍藥各6克 牡丹皮 梔子(炒) 澤瀉(血見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 土貝母6~9克
【歌訣】化肝青皮芍丹梔,澤瀉貝母與陳皮
【用法】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溫服。
【主治】怒氣傷肝,氣逆動火,脅痛脹滿,煩熱動血。
【加減】若大便下血,加地榆4.5克;小便尿血,加木通4.5克。
化肝煎的運用體會 摘要
通過臨床運用化肝煎加減治療肝鬱所致多種疾病,探討其病機特點及方藥作用的體會 關鍵字 化肝煎 肝鬱 木郁達之? "化肝煎"為明代醫學家張景岳所創之方,由青皮、陳皮、山梔子、丹皮、澤瀉、芍藥、土貝母七味藥組成,列於《景岳全書.新方八陳.寒陣》之中,治療"怒氣傷肝,因而氣逆動火,致為煩熱,脅痛,脹滿,動血等證"。分別見於《郁證》、《脅痛》、《血證》等篇。本方的最大特點是善解肝氣之郁,平氣逆而散鬱火。肝鬱之病變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而本方作用專一,運用得當,加減得法,療效亦比較明顯。茲以臨床所治病例為主,淺談對其病機特點及方藥作用的體會
中藥方劑之化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