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生薺苨3兩,生甘草3錢。
用法用量
水煎1碗,頓服之。
摘錄
《洞天奧旨》卷八
中藥方劑之化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化疔湯用於疔瘡。
生薺苨3兩,生甘草3錢。
水煎1碗,頓服之。
《洞天奧旨》卷八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化疔漏蘆湯出自醫學典籍《外科醫鏡》,用於鼻內生疔。
方劑疔瘡疾患之一。以疔生於舌上,故名。是由心經鬱火成毒所致。
概念 病理鼻疔是指發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部位的療瘡癤腫,即鼻癤腫。火熱邪毒,襲滯鼻竅型【證見】 初起鼻尖或鼻前庭局部紅腫、疼痛;而後疼痛加劇,有跳痛,或麻或癢;...
診斷要點 檢查 診斷 辨證治療 外治法化疔救唇湯,中藥方劑之一。主治:反唇疔毒。
處方 用法用量 摘錄爛疔是一種發於皮肉之間,易於腐爛,病勢兇險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備急千金要方》云:“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瘢,瘡中潰有膿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諸病源候...
病因病機 診斷 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 其他療法發熱口渴者,加竹葉12克、生石膏15—30克。 2.中成藥六神丸,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 熱毒熾盛者,加廣犀角15克、鮮生地黃60克,以涼血解毒。
疾病概述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辨證論治 外治法治疔膏的用法用量如遇初起疔毒,將小瓷杯隔湯燖化,以新青布照疔瘡一般大小,用竹箸攤膏藥約1文錢厚,貼之。痛即止,少頃毒水漸漸流盡,疔根如燈心一條拔出,仍用...
方名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 加減十全大補湯,潰後與八味地黃湯、補中益氣湯等以滋化源,切不可過用攻伐之劑,致傷脾胃,使元氣愈虛,多致不救。 足底生疔,初起如小瘡或小泡,根腳堅硬...辨湧泉疽足底疔論湧泉疽(腎經穴位,在足心),生於足心,又名井泉疽,俗名...
6.清肺化癰湯氣喘(支氣管擴張及肺氣腫)1.溫腎納氣方2....化瘀通痹湯4.補腎祛風湯5.通絡熄風湯6.熱痹鎮痛湯7....泄濁化瘀湯肩凝症(肩周炎)1.肩凝湯2.溫經通絡湯...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