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奧旨》卷十二
【處方】青黛2錢,桔梗2錢,白芷8分,百部1錢,茯苓3錢,木通1錢,黃芩2錢,天冬3錢,玄參2錢,甘草1錢,辛夷5分。【功能主治】鼻疳。鼻內生瘡,癢時難忍,言語糊塗,聲音閉塞。
【用法用量】水煎,服4劑。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二
中藥方劑之化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化散湯用於鼻疳。鼻內生瘡,癢時難忍,言語糊塗,聲音閉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救苦化堅湯用於瘰癧,馬刀挾癭。
別名 處方 製法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草豆蔻散對於治療脾胃氣虛,臟腑積冷,嘔吐宿食,四肢少力,面色無華具有很好的效果。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化針散用於垂簾障症。從風輪上邊生出白膜一塊,下侵瞳神,大小眥略赤,不酸疼流淚,只覺昏澀羞明。
方劑一 方劑二訶黎勒散有澀腸止瀉的功效。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柴胡12克,白芍30克,枳實9克,生甘草12克,小茴香9克,肉桂8克(軋細吞服),當歸15克,川芎15克,赤芍9克,生蒲黃15克(包煎),五靈脂15克,...
材料: 做法:制湯常稱作煮湯或熬湯,乃是將制湯原料隨清水下入鍋中煮製,通過較長時間加熱使湯料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和鮮味物質充分析出,溶於湯中,促使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
制湯溯源 中餐制湯 西餐制湯 制湯要點 中西對比《醫略六書》:妊娠性躁多怒,觸動肝氣而熱壅脾胃,故大腹膨滿,不思飲食焉。 (《濟陰綱目》卷九。 《濟陰綱目》卷九。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金箔散主要由金箔50片(細研),銀箔50片(細研),鐵粉2兩(細研),人參1兩(去蘆頭),龍齒1兩半,琥珀1兩(細研),犀角屑1兩,茯神1兩半,酸棗仁1...
簡介 鎮心 安神 祛風解表 處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