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起源
節日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亘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在國外,元宵也以 The Lantern Festival而為人所知。
其它傳說
•紀念“平呂”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繫,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明帝敬佛
源於佛教說。這種說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編的 《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一直是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經典中反覆宣傳:‘百千燈明懺悔罪’(《菩薩藏經》),‘為世燈明最福田’(《無量壽經》)。逢遇佛教盛會都要大明燈火。在佛教傳說中,於正月十五張燈有關係的是有關佛祖神變的事跡。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自此以後,元宵燈便蔚然成風。”但是也有學者認為,此種觀點站不住腳,認為佛教只是在這一天利用人們的節慶氣氛來擴大自己的影響。
歷史發展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演變發展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 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 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複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2015年,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裡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是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是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是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是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民間習俗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漢族民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民眾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民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製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回響的人眾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民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乾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舞獅子”始於魏晉,盛於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手裡拿著槳,做划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後來就形成了風俗。
•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於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於記載。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少數民族
和漢族一樣,部分少數民族兄弟也過元宵節,它們分別是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白族、錫伯族、藏族、納西族、瑤族、畲族、布依族、壯族、黎族和仡佬族等。
滿族
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白族
大理白族對元宵節格外重視,正月十五當天往往要耍龍、舞獅,還組織“金花歌舞隊”大鬧元宵;而大理的彌渡縣的花燈唱元宵更是熱鬧非凡,讓人們充分領略雲南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節通常是白族、彝族、漢族一起歡度,不分彼此。”
苗族
流行於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彝族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曆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見於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時此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活動,無固定節日。
在台灣,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節日食俗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製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加便便湯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宋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後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唐朝的元宵節食是面蠶。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都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呂原明的《歲時雜記》就提到:“京人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謂之圓子鹽豉。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又如人日造蠶,皆上元節食也”。到南宋時,就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 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制元宵的高手。他製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生於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詞》云:“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千年來,元宵的製作日見精緻。光就麵皮而言,就有江米麵、粘高梁面、黃米麵和苞榖面。餡料的內容更是甜鹹葷素、應有盡有。甜的有所謂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的有豬油肉餡,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意思。
製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北方的元宵多用籮滾手搖的方法,南方的湯圓則多用手心揉團。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黃豆,煮食的方法有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論有無餡料,都同樣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各地習俗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即將到來,2013年2月23日晚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3年元宵節聯歡晚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同知識界知名人士、首都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農民工等基層幹部民眾代表歡聚一堂、喜迎佳節。
北京市
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一年一度的上元燈會、舞龍舞獅、老北京叫賣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節傳統節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這個節日的一大原因。傳統的老北京元宵節活動主要由花會、燈會、吃元宵3個部分組成。
河北省
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節習俗有井陘的拉花,井陘拉花是一株古老藝術奇葩。贊皇縣元宵節習俗——“拉碌碡”,拉祿碡是一種表現勞動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動在元宵節,它以打擊樂伴奏。有大鼓、大鑼、鐃、水鑔等。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
安徽省
古城鳳陽縣,盪鞦韆、挑燈籠、撂火把等民間習俗,成了元宵佳節的三大習俗。鳳陽民間有“元宵節盪鞦韆,一年腰不疼”的說法。每逢元宵佳節,最讓孩子們動心的還是“挑燈籠”。各種花燈早在幾天前就紛紛“搶早”上市,造型各異的花燈將府城鎮夜晚裝點一新。撂火把是一種青少年集體活動。在鳳陽農村,留心的孩子都會早早有意識地收集、準備著一些廢舊掃帚、刷把,以備元宵節撂火把。
山西省
掛花燈,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每逢元農宵節來臨之時,家家戶戶都掛起各式各樣的燈,從十四至十六,每晚都開形形色色,異彩紛呈。放焰火,為山西人民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
山東省
開展遊藝活動是元宵節的重要內容。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裡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準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
河南省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紅紙紮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元宵節一般的習俗是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舞獅,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見在祖宗墳前點燈的習俗。
陝西省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除大鬧花燈外,還流傳一種“放天燈”的風俗。這種風俗由來已久,據史可查唐時已有此舉。“伴燈饃”流行於陝西銅川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期間,各家各戶在自己房屋裡,設香案點燭焚香,鳴放鞭炮。屋內處處點燈,燈旁放著各式各樣的花饃,稱為“伴燈饃”。
江蘇省
元宵節泰州有5大習俗,吃元宵、鬧元宵、猜燈謎、放煙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鄉鎮特有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天,親戚朋友要給新婚的新娘子送橋樁、送子觀音等,以祝福早生貴子。還有些地方是拉著新娘子走百子橋,同樣是求子。
浙江省
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海寧縣元宵節以精緻的菊花燈為最出名。上虞縣少於元宵節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較量武藝。建德縣人家有新娶媳婦的,於元宵節設酒祭床。
江西省
從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飯後,全村老少就會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廟宇,手持元宵歌本,對著元宵畫唱歌,當地人稱之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贊船、划船等活動外,還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這是當晚的壓軸戲。整個祠堂擺滿桌椅,有村民用年數已久的海壺盛滿自己釀造的米酒,給每位來賓倒上滿滿一碗,每張桌子上還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湖北省
湖北孝感楊店鎮是“龍燈之鄉”。楊店龍燈,孝感稱之為“楊店高龍”,是孝感市第二批及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年從臘月開始著手用竹片扎龍燈、龍身、龍尾、繡龍衣;用彩紙紮龍頭、龍尾,並連線彩龍頭、龍身、龍尾組成一條完整的龍燈,整條龍燈有12節(龍身由十個竹燈連線而成,加上龍頭和龍尾便是12節,),表示一年有12個月份。正月十二晚舉行龍燈開光儀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廟、喝彩,每條龍燈穿行了楊店窄小的老街進行活動,家家門前擺香案,迎接賓龍。正月十四拜燈、每條龍燈分別在各自灣里叩拜民眾,表示新年問候,代表吉祥;正月十五玩游燈、燦燈;圍觀的民眾跟隨龍燈分別游到各自灣里,晚上十二點全灣男女老少齊上陣集中在一起燒毀龍燈,稱之為燦燈、送龍燈升天,伴隨著鑼鼓聲、鞭炮聲。
楊店高龍的組成:多用竹、木、布、彩紙紮成,龍衣一般用黃、青、白、赤、黑五色,傳說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龍燈軀體內燃燭,舞龍者依先後順序,適當縮短各節之間的距離,雙手把住龍腳,從首至尾“龍珠”左右擺動,有如巨龍婉蜒前行,其聲勢浩大,場面壯觀。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有龍出洞、三點頭號、拜四方,還有下鑽洞、上翻身、龍映水等,慢舞時雍容大度、優美抒情;快舞時激越奔放,別具一格,有著濃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樂喜慶動聽,有著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湖南省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新田縣游完龍燈後,將龍燈付之一炬,稱為“送災”。
湖南郴州市蘇仙區正源村的村民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火仙牛”鬧元宵進行最後的彩排。據村民介紹,牛是該村的守護神,“火仙牛”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村民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會用稻草紮成牛的形狀再插上香火與火龍一起鬧元宵,以此為本村保平安。
四川省
四川元宵節有“四偷”的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除了偷青是為了強身外,其餘皆為求子的習俗。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福建省
元宵節給新嫁女送燈,是舊日福建的習俗,各地送的燈品式樣不盡相同,但目的一樣:“添丁。”閩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燈節中的舞龍燈,是福建元宵節中最受歡迎的節目,龍燈長數十尺,有頭有尾。燈節中還有一種燈猜頗受歡迎,燈猜也叫“猜燈謎”或“出燈猜”。
廣東省
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新安縣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慶燈。南雄鬧花燈時,父母取龍燈上之龍鬚線給小兒系帶,據說可保兒童無疾病。又取龍燈內殘存的蠟燭照床下,據說可以產貴子。文昌縣民元宵夜偷青時,偷中的以挨罵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則以不挨罵為吉兆。
貴州省
元宵節來臨,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古鎮舉行“滾龍鬧元宵”活動。“滾龍”是寨英古鎮特有的民俗藝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正月十五日夜,土家族民俗“炸龍”活動在德江中心城區拉開序幕。此次“炸龍”雲集了70餘條龍燈隊伍,並吸引了近20萬民眾駐足觀看,場面震撼令人心跳。德江土家族民眾過元宵節分為白天和黑夜兩段:白天以舞龍、耍獅、花燈表演等為重;元宵夜則炸龍狂歡。該縣在600多年前就有“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和土家舞龍、炸龍的傳統,並延續至今,此項活動已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雲南省
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元宵節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宋人周必大也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
台灣省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社會影響
文化價值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適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眾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在物質生活層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許多不同節日獨特的食品。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
元宵節的文化價值在於它是全民的狂歡節,人人參與,樂在其中。 古代元宵節由於開禁,人流如織,男女相遇,易於產生愛情。千百年來,在元宵節上演的兩情相悅的愛情故事,舉不勝舉。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 元宵節也是求子的佳節良辰。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裡“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徵著生育兒子,偷燈就是祈求子嗣綿延。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於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
節日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春節如此,元宵節也不例外。億萬國人的熱情、奔放、張揚,可與巴西、德國等國的狂歡節比肩。
歷史價值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今天的元宵節正從家庭走向社會。不論元宵、彩燈、煙花如何變化出新,這些元宵節延續的古老傳統風俗依然沒變。這些傳統文化的元素,它始終是人們心中割捨不斷的情愫。
經濟價值
元宵節臨近,花燈、湯圓和花炮等商品生意火爆,山東省日照市“元宵經濟”紅紅火火。 商家吹響元宵經濟“集結號” 。2011年2月17日是元宵節,吃湯圓、品美食、看廟會,每一位市民都在努力的抓住春節的尾巴,享受元宵節中的年味。在元宵節到來時,節日經濟再度被攪熱,酒店訂座爆滿,超市元宵賣得火。近年來一些春節期間沒來得及聚會的同事、親友將元宵節作為一起聚餐的機會,使得元宵節酒店的訂座率大幅增加,元宵節訂餐數量幾乎不亞於除夕年夜飯,部分酒店針對市民過年喜吃大魚、大肉的習慣,特意在元宵節推出“憶苦思甜”菜餚,粗糧、野菜、窩窩頭頗受市民青睞。
節日意義
元宵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節日,事實上其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遠遠勝於其他節日,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範圍局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乾,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
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 而不是有人膚淺臆想的七夕。
遺產名錄
2008年6月14日,北京市懷柔區、密雲區,山西省柳林縣,河北省蔚縣,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泉州市、晉江市、仙遊縣、連城縣,甘肅省永昌縣,青海省樂都縣申報的元宵節(斂巧飯習俗、九曲黃河陣燈俗、柳林盤子會、蔚縣拜燈山習俗、馬尾-馬祖元宵節俗、泉州鬧元宵習俗、閩台東石燈俗、楓亭元宵游燈習俗、 閩西客家元宵節慶、永昌縣卍字燈俗、九曲黃河燈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71)。
2014年12月3日,北京市門頭溝區,河北省灤平縣,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浙江省寧海縣,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陝西省彬縣申報的元宵節(千軍台莊戶幡會、掄花、河上龍燈勝會、前童元宵行會、淄博花燈會、彬縣燈山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社會活動
韓國
不吃元宵吃五穀 韓國沒有元宵節的說法,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和中國不同,他們在這一天並不吃元宵,而吃混合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做成的五穀飯,吃各式各樣的堅果,花生、核桃、松仁、栗子、銀杏等等,據說可以使牙齒更堅固,還能防治疔瘡等皮膚病。此外,還要喝“清耳酒”,祈願新年不患耳疾,而且一年到頭聽到的都是好訊息。韓國農村還保留著一些正月十五的傳統慶祝活動。如“燒月亮屋”,用樹幹或竹子搭成圓錐形的屋架,掛上寫著新年願望的紙條,圓月升起之後,人們用手中的火把點燃“月亮屋”,圍著火堆歡歌起舞。
日本
中華街里賞花燈 日本把公曆1月叫正月,1月15日稱為小正月,小正月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動,而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比較陌生。農曆正月十五這天,日本的中華街非常熱鬧。如橫濱中華街每年都會舉辦元宵節賞花燈的活動,一些當地的華人華僑都會前去湊一湊熱鬧。
朝鮮
正月大十五迎月 在朝鮮,元宵節被稱為“正月大十五”。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做用大米、黃米、小米、豆子和大麥混合而成的“五穀飯”。這種“五穀飯”不僅象徵著“五穀豐登”,也象徵著長壽、富裕、健康、多子、平安“五福齊來”。此外,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還有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那就是用冬天常見的乾蘿蔔葉、乾蕨菜、乾辣椒葉、乾桔梗、紅薯藤乾、葫蘆乾等9種乾菜做成的“九種菜”。最能提起人們興致的是晚上的“迎月”。據說,最先看見“大十五”月亮的人,一年之內將好事不斷,未婚的小伙子看到了,這年將會迎娶一個“圓月般”漂亮的姑娘;已婚的男人看見了,這年會生一個健康的娃娃。
東南亞
舞獅巡遊奏南音 東南亞不少國家的華人比例都很大,因此這些地方的華人都保持了中國南方地區的習俗。在元宵節這個華人的傳統節日,當地華人的過年習俗在保持各自傳統的同時經過和當地文化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過年習俗。新加坡福建會館幾年前就開始在元宵節舉辦熱鬧的“踩街”活動,活動上會表演精彩的武術、舞獅和演奏南音。元宵節是馬來西亞華裔重大的傳統節日之一,其“拋柑接蕉”的習俗熱鬧浪漫、別具一格。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山口洋,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文化活動舉行。元宵節大巡遊是山口洋華人系列春節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高潮的活動。
文學記述
元宵燈聯
元宵張燈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不僅有大量膾炙人口的元宵詠燈詩,而且也留下了無數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燈聯。
元初\南宋末,南宋有個叫賈似道的人鎮守淮陰(今揚州)時,有一年上元燈節張燈,門客中有人摘唐詩詩句作門燈聯“天下三分明月夜,揚州十里小紅樓。”據說,此聯為我國最早的燈聯。此後歷代都有人爭相效仿,在大門或顯眼的柱子鑲掛壁燈聯、門燈聯,不僅為元宵佳節增添了節日情趣,也為賞燈的人們增加了欣賞的內容。
被稱為“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的清代安徽桐城人張英、張廷玉,皆能詩善對。有一年元宵佳節,張府照例張燈掛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聯試子“高燒紅燭映長天,亮,光鋪滿地。”小廷玉思索時聽到門外一聲花炮響,頓時領悟,對曰“低點花炮震大地,響,氣吐沖天。”對仗工整,天衣無縫,堪稱妙對。
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恐怕是北宋王安石妙聯為媒的故事了。王安石20歲時赴京趕考,元宵節路過某地,邊走邊賞燈,見一大戶人家高懸走馬燈,燈下懸一上聯,征對招親。聯曰“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王安石見了,一時對答不出,便默記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隨風飄動的飛虎旗出對“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親聯應對出,被取為進士。歸鄉路過那戶人家,聞知指親聯仍無人對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聯回對,被招為快婿。一副巧合對聯,竟成就了王安石兩大喜事。
傳說明成祖朱棣於某年元宵節微服出遊,遇一秀才,談得頗投機。朱棣出上聯試他才情,聯云:“燈明月明,燈月長明,大明一統。”那秀才立即對出下聯“君樂民樂,君民同樂,永樂萬年。”“永樂”是明成祖年號,朱棣大喜,遂賜他為狀元。
元宵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是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 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么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相關詩詞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歷代文人墨客讚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裡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云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動、精彩別致。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
朝代 | 詩詞名 | 作者 |
隋 |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 隋煬帝 |
唐 | 《正月十五日夜》 | 蘇味道 |
《上元夜》 | 崔液 | |
《十五夜觀燈》 | 盧照鄰 | |
《正月十五夜燈》 | 張祜 | |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 李商隱 | |
《觀燈樂行》 | 李商隱 | |
《正月十五夜》 | 蘇道味 | |
宋 | 《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 | 姜白石 |
《青玉案·元夕》 | 辛棄疾 | |
《生查子·元夕》 | 歐陽修(一說朱淑真) | |
《柳梢青·今年元夕》 | 張孝祥 | |
《踏莎行》 | 侯置 | |
元 | 《京都元夕》 | 元好問 |
《折桂令·元宵》 | 失名 | |
明 | 《汴京元夕》 | 李夢陽 |
《元宵》 | 唐寅 | |
《元夕影永冰燈》 | 唐順之 | |
清 | 《元夜踏燈》 | 董舜民 |
《上元竹枝詞》 | 符曾 | |
《元夕無月》 | 丘逢甲 |
更多詩詞請參考
民間歌謠
閩南歌謠 《元宵月正圓》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經典名人
1.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的人。
2.漢明帝:下令點燈敬佛,百姓掛燈,是賞花燈的創始人。
3.漢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導者。
4.東方朔:成全元宵姑娘,元宵節里最浪漫的人。
5.楊素:破鏡終重圓,成人之美的人。
6.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元宵節里最痴情的人。
7.田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人。
8.朱元璋:狂殺一條街,元宵節里最兇殘的皇帝。
9.賈似道:第一個製作燈聯的人。
10.袁世凱:因為“元宵”與“袁消”諧音,袁世凱就不準說元宵,只能叫湯圓。
節日傳說
點彩燈來歷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就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所以這天叫做元宵節。
袁世凱與元宵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弔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
農曆傳統節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冬至節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祭灶日 農曆二十四:掃塵日 農曆二十五:接玉皇 農曆二十七:宰年雞 農曆二十九:小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二:祭財神 農曆正月初三:小年朝 農曆正月初五:破五 農曆正月初六:送窮 農曆正月初七:人日 農曆正月初八:順星 農曆正月初十:祭石頭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六至二十:侗族蘆笙節 農曆正月二十五:填倉節 農曆正月二十九:送窮日 | 農曆二月初一:瑤族忌鳥節 農曆二月初二:春龍節、畲族會親節 農曆二月初八:僳僳族刀桿節 農曆三月十五:佤族播種節 農曆三月十五至二十五:白族三月街 農曆四月初八:牛王誕 農曆四月十八:錫伯族西遷節 農曆五月十三:阿昌族潑水節 農曆五月二十二:鄂溫克族米闊魯節 農曆五月二十九:瑤族達努節 農曆六月初六:壯族祭田節 、瑤族嘗新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 農曆七月初七:女兒節 農曆七月十三:侗族吃新節 農曆七月十五:盂蘭盆會、普米族轉山會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月初一:祭祖節 農曆十月十六:瑤族盤王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