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潮汕的元宵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隆重節日。舊俗的游神賽會都集中在元宵前後進行,活動時間長、項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為濃烈。潮汕的元宵節以正月十一日上燈起,正月十五為中心,到正月十八日落燈止。在這段時間裡,城鄉各地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活動。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在潮汕地區,元宵屬大節日。3月1日上午,潮汕民俗專家鄞鎮凱在汕頭市圖書館主講《多彩的元宵》,用潮汕話講述元宵傳統習俗,現場汕頭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鷺遙和鄞鎮凱與觀眾互動,拆解謎語,旨在讓年輕一代潮汕人記住潮汕文化。現場鄞鎮凱除了講述常見的吊花燈、游花燈、猜燈謎等元宵習俗,還講述“添燈”、“拜鬥神”、“姿娘坐大菜”、“盪鞦韆”、“行頭橋”等汕頭潮陽、澄海各地傳統習俗,充滿濃濃鄉村氣息。
習俗活動
賞燈潮汕俗語曰:“一年一度元宵明。”這一天,明月皎潔,高懸碧空,而人間萬家燈火、金碧輝煌,真可謂天上人間,俱成燈火世界了。元宵節在潮汕人眼裡,地位只稍亞於春節。故此,從十三日起,便已經開始準備過節了。例如,海豐人在十三日便開始“搭燈棚”了。這天,街頭賣燈籠的,將各式各樣的燈籠高高懸掛,供人觀賞選購,而且神廟和宗祠里都掛著很多花燈。小孩子更顯得興奮異常,在那裡敲鑼打鼓,叫做“開燈”。普通人家要備很多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即使沒人邀請,但只要你有雅興,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在農村,如果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農曆十一日起,就陸續到鄉中宗族祠堂掛燈。有錢人家掛四至五層,普通人家一至兩層。花燈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則用鉛線絲紙做軀殼,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樣的服裝,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紙脫胎,外面塗粉,再用國畫顏色塗繪。人物可大可小,周圍再配景。每座燈屏下貼著的紅紙寫明該戶姓名,以讓人觀賞比較。從十一日掛燈這一天起,稱為“起燈”。“起燈”實際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議式,暗含祝前程光明遠大的意思。這是重男輕女的舊俗,封建落後思想的一種表現。起燈人家,自起燈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點燈,直到十八日收燈為止。
賞燈一俗,傳說自漢代便有了。漢惠帝劉盈死後,周勃、陳平掃除諸呂,擁劉恆為帝。平定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當這個晚上,劉恆出宮遊玩,與民同樂,這是元宵的開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燈之俗始於隋唐。《隋書.音樂志》載:“每當正月,萬國來朝,......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外,綿亘八里......以昏達旦。”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百枝燈樹》載:“韓夫人置百枝燈樹,高八十尺,堅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月色也。”此俗代代相傳。
擲彌勒佛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較空曠的地方,搭起一個個以竹竿做骨架,上面插滿榕樹枝葉,張燈結彩的彩棚。棚子裡麵塑有一尊大彌勒佛,肥頭胖腦,長耳垂肩,裸著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臥,笑容可掬。在彌勒佛身上放著一些潮州浮洋出產的泥塑彩娃。棚主放過了喜炮之後,擲彌勒佛活動就開始了。人們在距離彌勒佛一丈多遠的竹欄外,用銅錢瞄準那些彩娃,使勁擲去。如果彩娃被擊中,即為中彩,棚主將被擊中的彩娃拿起用紅紙包了贈送給中彩者作為紀念。有時擊者的勁太大了,擊碎了彩娃,棚主會重新拿一個補上。在一些較難擊中的部位,如頭頂、耳朵、鼻尖等,則是中一贈三。這彩娃俗稱為“喜童”。人們認為:擊中了,來年定能早得貴子早發財。故此,那些剛當新郎的小伙、剛娶兒媳婦的公公,由於抱子孫心切,即使投幾百次也在所不措。一經擊中,棚主和圍觀者即喝彩道賀。
唱採茶歌元宵夜的娛樂活動,過去尚有採茶歌一俗。元宵前後,各村各鄉除了游燈之外,還有扮唱秧歌,其中最為美妙清麗的是採茶歌。在鄉里挑選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採茶女,每一隊8人或12人,手裡提著花籃,扮成採茶樣子,載歌載舞,十分動人。隊首有兩個人手裡提著彩燈,“採茶女”的進退步伐,都以隊首彩燈為指揮。《嶺南雜記》中錄有潮州採茶歌二首:“二月採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採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論多少早還家。”“三月採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繡手巾。兩頭繡出茶花來,中央繡出採茶人。”
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較為偏僻的鄉村,過去有一種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習俗,即是村里當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觀燈。新娘事先必須打扮一番,上穿大紅褂子,下著長裙。富貴人家的媳婦要頭戴鳳冠,珠簾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婦則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絨紮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長、中間一團大花的紅綢,縛戴在“文明帽”上,然後讓紅綢從兩鬢下垂到地面。這樣的打扮,真是“婀娜隨風轉,窈窕世無雙”,仿佛是仙女下凡來。打扮完畢後由同伴,或者親戚相陪到祠堂觀燈。宗祠裡面,人群攘攘,有人為了觀燈,有人卻純粹為了看新娘。新娘們到了祠堂後,先焚香禱祝,祈求明年得子。拜畢,繞堂一周,逐屏觀看。嗣後走出祠堂看“神前戲”,同時,也讓他人觀看,然後方可回家。這一習俗,就稱為“新娘落祠堂”,現已少見。
未婚的姑娘,在這一夜,會拉上同伴,靜悄悄地跨進人家的菜園子,然後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渭“坐大菜,明日選個好夫婿”,這是婦女們至關重要的一個機會。這種民俗,現在也很難見到了。
猜謎語
潮汕的燈謎產生於宋末。明代,有許多民間傳說記載了文人作謎的軼聞軼事,其中最為大眾熟悉的就是楓溪鄉秀才吳殿邦作謎諷刺不安分守己的和尚一事。清代,《芸香詩社》、《古松社》等謎壇謎社如雨後春筍,競相出現。20世紀30年代,許多謎人還出版了不少謎刊、專著,如《影語月刊》、《懷蝶室謎話》等。
昔時,潮汕猜謎都在元宵夜。花燈上貼上書寫的謎面,任猜射人圍猜。清鹹豐、順治年間到潮州為官的陳坤曾在其《嶺南雜事詩抄》中有詩云:“上元燈火六街紅,人影衣香處處同。一笑相逢無別訊,誰家燈虎(猜謎有稱“射虎”)制來工。”詠的就是當日燈謎盛況。隨著猜謎活動的日趨普及,除了元宵節外也漸漸增至每個節日,不過仍以元宵最為隆重、熱鬧。原懸掛謎燈,也改為張貼謎箋。
做燈桌
在潮汕鄉村,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還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時有兩種席式,一種叫“龍船席”,即用好多隻方桌連結起來。客人圍在兩旁吃飯,形同劃龍船;另一種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厚疏,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後一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慷慨的人家才會這么做。
求喜物
元宵此日,鄉村中多有設壇拜神活動。神壇前所擺設的雞、鵝、鴨、糖果、米果品、花燭、大吉(潮州柑)等祀品被視為神物。參拜的男女紛紛卜取祭品,取回家中,這就叫做“求喜物”。人們認為用了這些神物後,就可以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卜取神物回家的人家,明年要照還或多還所拿的神物。
擲喜童
元宵此日,鄉村大都有人在詞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一個彩棚,裡面用泥土塑成一尊巨型的彌勒佛,袒胸露乳、笑容可鞠。彌勒佛光禿禿的頭、肩、肚臍、大腿等部位都擺設有男女“泥喜童”。人們站在一丈多遠的竹欄桿外,用銅錢瞄準彌勒佛身上的泥喜童。中者喜即歸其所有,而在一些較難命中的部位,如頭項、耳朵等,命中者則—贈二三不等;不中者銅錢即歸擺彌勒佛的棚主所有,這是一項老少都喜歡的活動。
度過橋
元宵節,潮汕大都有度橋的習俗,這在舊方誌中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湖州府志》和乾隆《揭陽縣誌》載:“(上元)婦女度橋投塊,謂之‘度厄’”。在揭陽,元宵此日,男女老幼爭先度過橋,後生兄祈望日後娶賢妻;姑娘祈嫁個好夫婿,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在普寧洪陽也有“十五夜行頭橋”的習俗。“頭橋”即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太平橋,其兩側欄桿兩端都有兩頭石獅。每逢元宵夜,男女老幼共同走過太平橋。過橋時不可回頭,否則“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子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喜摸石獅鼻,謂“模獅鼻,寫雅字”;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妻”;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兒子”。
插榕
每年的元宵節,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要插上榕樹葉、竹筅、“筆車”、“杜必”之類的植物,以保平安,說是“插榕健過龍”、“插竹筅養肥雞”、“插筆車飼大豬”、“插杜必穀倉相疊”。有些婦女還特意把兩片榕葉插在頭上,孩子們則取一片夾在耳朵邊。所有這些均表示人們嚮往吉祥之意。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里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十五、祭門、祭戶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很簡單,把楊樹支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斗畲歌
斗畲歌也是潮汕元宵節一種特有的傳統娛樂活動。畲歌原是畲族的歌謠,後被潮州民眾吸收而流行於潮州民間的歌謠。潮人斗畲歌歷史悠久。出土的明嘉靖本《荔鏡記》第七出《燈下搭歌》就載有元宵節潮州人斗畲歌的風俗,由此推知,至遲在明代便有斗畲歌活動。
做丁酒
在揭陽市東山區新河村,凡在上年生過男孩的人家,元宵夜都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酒”。宴客的席式叫“走馬席”,即無論親朋疏厚,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主人再重新擺上菜色,招待另一批客人的來臨,接連不斷。這種席式一般是較有錢且較慨慷的人家才會這么做。在舊社會,人們的攀比心強,死愛面子,凡生了男孩的人家都十分注重辦“丁酒”,並以辦得體面為榮。即使貧困人家,為了不失面子,也四處借錢,造成負債累累,或者是忍痛賣了哥哥,將所得之錢銀用來應付弟弟沉重的辦宴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阿弟賣阿兄”這一俗語的來歷。解放後,由於時代的前進,人們的思想也與此時俱進。該村雖仍有元宵“做丁酒”的習俗,但多改為在自家或酒店進行,且單限於宴請較親的親戚和較好的朋友,豐儉由人,無人計較。
行彩橋
元宵節,揭陽大都有行彩橋的習俗。節前,市區榕城的大小橋樑均被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橋祈福,熱鬧非凡。
節日期間,揭陽市區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位於榕城打銅街的石猴橋是每年最熱鬧的地方,數以千計的人們將此橋圍個水泄不通,大家一邊行橋一邊摸著橋頭的石獅,默念佳句,祈望能夠過個豐收、吉祥、安康的年頭。儘管人潮如涌,但是男女老少仍樂此不疲,到處蕩漾著歡聲笑語。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樣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送香船
送香船,送瘟神的一種儀式。潮汕各地均有此俗。全國也然,“紙船明燭照天燒”,指的就是此事。紙船者即香船也。潮汕有此俗,只是各縣各地表現大同小異罷了。但有些地方稱為鄉船,其實鄉船不確,實乃香船也。。“香船”是用竹扎紙糊而成的,浮任村所制是一條張開巨口,露出利牙,鼓著大肚子的河豚,高堂鄉則直接扎製成一條船形。
走香船時,鄉民都是興高采烈,喜氣洋洋,男女老幼,穿上節日盛裝,請來外鄉親朋,鄭重其事。當香船送出海流去時,人們總是好像卸去重負,異常舒暢,一時歡歌鼓舞。高堂鄉走香船時貼上一對聯子:“時尚一新所見原多快意事;春風滿面相逢儘是舒心人。”就是此時此景的很好寫照。
燒塔
塔砌在廣場曠野地方,一般用磚塊或瓦片臨時砌成,塔的中央置有柴薪,引火點燃時添施食鹽,發出噼噼啪啪響亮的聲音,極為壯觀,引人入勝。傳說“燒塔”的民俗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為反抗元朝的封建統治而興起的。
請“籃姑”
請“籃姑”是一種由婦女中秋玩耍的神話傳說,婦女們選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掛在用竹篾編織的“篾籃”四周,然後在前麵點上三柱香,婦女盤坐在地上,齊聲唱著請籃姑,請籃姑……的歌謠,向來傳說籃姑降神時叩頭啄聲,跪拜占卜,各自審其口頭次數預卜吉祥。
盪鞦韆
盪鞦韆是潮汕人非常喜愛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多在正月特別是元宵前後舉行。正月對於潮人來說,是一個既忙碌又興奮,熱鬧又快樂的月份。饒平縣樟溪鎮龍潭埔村正月盪鞦韆別具一格,每年正月初一下午,村民便在村寨廣場上搭起一個五米高的鞦韆棚,凡去年添丁的人家都要備生熟相摻的幾筐花生,登上鞦韆棚,向棚下早已翹首以待的人們撒花生,直到把所有花生撒完為止。棚下的人們尤其是將為人父的後生兄都爭奪。據說搶多者就能生男孩,故後生兄們樂此不疲。今仍流f傳著“搶花生、熟摻生,年年雙生(雙胞胎)”這樣的歌謠。揭陽市炮台鎮桃山鄉正月幾乎天天男女老小都盪鞦韆,但是元宵節那天,男人不能登上鞦韆棚,整個鞦韆活動只能好站在一旁觀看。潮由女人參與,男人們只州市有些鄉村,元宵夜年輕夫妻要跑到村里老榕樹下盪鞦韆,任村人往身上潑糞,說是被人潑得越多,越能在今年生男孩,真是不可思議。
敬糖獅
所謂敬糖獅,就是指每到元宵節時,潮汕地區的人們會在神前敬上糖獅,祈求著新年吉祥如意,求來好運,大吉大利。傳說獅子是神州大地炎黃子孫的吉祥物之一,能辟邪驅惡,有莊嚴、富貴之象徵,歷來特別深受潮人的敬愛。香港潮籍詩人邱亦山(筆名石頭翁)詠《元宵》詩云:“元宵佳節在龍香,潮俗民風似故鄉;是夕神前求好運,糖獅果品表安祥。”詩文道明了香港潮人流傳著元宵拜糖獅的風俗習慣。
糖獅是一種用白糖加工製成的甜食(用糖漿灌入雕刻模具鑄成),色彩晶瑩鮮艷,造型紋飾優美,千姿百態,集工藝美術、飲食文化和鄉土風情於一體。糖獅成雙成對,大的富有氣勢,小的小巧玲瓏,令人喜愛。元宵之夜,幹家萬戶拜糖獅向神明借來求好運,明年元宵如數奉還,故名為“賭糖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