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少數民族
儂人①儂人(Nung)
屬蒙古人種南亞類型。使用儂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有仿照漢字構成的儂字,與漢字一起夾雜使用,多用於記錄山歌。1961年改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保持萬物有靈信仰,崇拜祖先。
從儂人的自稱以及他們的家譜和傳說中,表明其祖先原居中國廣西境內,與中國壯族中的儂人支系同源。另據史書記載,早在唐、宋時代,儂人已在中越邊境居住,爾後逐漸南移,在越南境內形成單一民族。在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上仍與中國壯族儂人支系相近。儂人與越南少數民族岱人族源亦近,並由於長期毗鄰而居,相互影響頗深,在某些雜居區,彼此很難區分,只是因自稱不同而被劃分為不同的民族。儂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和甘薯,有鐵匠、木匠、陶匠,能製造各種工具和器皿,並有紡織、染布和刺繡等家庭手工業。為避免財產外流,曾盛行過兄終弟及的轉房婚。儂人善歌,並有特定歌圩,進行對歌,可連唱兩三晝夜。
壯族
儂人指居住在廣西和雲南文山、紅河的壯族支系。在越南,被稱為儂族。
儂族的先祖把鳥視為“神”,把自己看成是“鳥的後裔”,稱自己是“布儂”。“布”,指“人”,“儂”,指“鳥”,“布儂”,即是“鳥人”,因此,“鳥人”穿“鳥衣”。儂人婦女衣服褲子都是紫褐色,包頭是一塊繡有美麗圖案的長方形布料,經過反覆摺疊而成,略像三角包;上衣鈕窄、腰小、袖短,左右兩邊的衣角呈橢圓狀往上翹,像鳥的翅膀;褲子是細皺筒裙,臀部盤著一大包皺布,像鳥的尾巴;脖子上套著刻有精美圖案的銀項圈。整個裝束,猶如鳥類的外形,儂人稱“師儂”(翻譯成漢語,即“鳥衣”)。
儂人古樂
儂人古樂:(壯語:恆寧曼儂馬灑),古老而悠揚,據考證的牌文為證記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分為24個正調,6個外調(別調),演奏的曲目有《南京官》、《降神腔》、《迎神腔》、《吉祥音》、《滿江紅》、《仙家樂》、《胡月》、《落地錦》、《疊金錢》、《柳葉青》、《金焦葉》、《浪淘沙》、《萬年枝》、《鎖南枝》、《道春蘭》、《朝天子》、《掛金鎖》、《請風》、《增白福》、《小衛靈》、《一窩蘭》、《轉金錢》、《透碧霄》等20多種。樂器有中胡、二胡、京胡、橫笛、大小嗩吶、楊琴、板胡、古箏、大鼓、脆鼓、大小鑔、大小鑼、鈴、簡板、木魚、大小藝鑼、雲樂等。古代主要用於祭祀或宮廷宴樂演奏。馬灑濃人古樂與文昌大洞經有關,始於古越國會稽郡(今浙江紹興)。由於過去信奉佛教、道教、儒學及壯族巫卜,古樂也具有其文化特點。每隔兩年或二月求雨、六月消災等重要活動,都要誦文昌大洞經或觀音大洞經,民國時期又有超忘經,並流傳至今。高天眷先生研究發現,馬關壯族民歌只有四聲音階,馬灑儂人古樂與這密切相關,有以下主要特點:在管、弦、彈撥樂器上都是D調,無需轉調;在演奏個別外調需變調時,只在指法上轉調;弦樂器的指法系四指固音位按音,不必上下跳動位置,升降音時,高低可以互換代替,合奏時每個音都有不同的高、中、低音混響;古樂的演奏法及節拍與其它地方不同,自成獨立體系。為了發掘民族優秀文化,不使馬灑儂人古樂失傳,高天眷、王世堂兩人從1999年開始,利用晚上空閒時間,義務向村里男女老少傳授古樂,有70餘人參加過學習,先後參加組成樂隊的有28人。現馬灑村的儂人古樂隊有隊員22人,其中女7人、男15人,最大年齡79歲、最小年齡19歲。該樂隊除了在本村演奏外,還受邀參加縣城和各鄉鎮組織的演奏活動, 2001年在縣壯學會組織的“三月三歌節”文藝演出比賽中,馬灑儂人古樂隊獲特等獎;2003年參加文山州首屆民族民間器樂展演獲得三等獎。在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重視支持下,馬灑儂人古樂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演藝水平得到提高,已成為馬關民間藝術一個新的亮點。
走進馬關馬灑,靜靜地聆聽古樂,猶如細細的品味一杯清茶,香遠溢清、耐人尋味。靜靜地欣賞古樂,抑揚頓挫的音符,尤如天籟,置身其中,令人仿佛穿越歷史時空,回味悠長。
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