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分類與代碼
共設5個門類、58個一級學科、573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
學科分類代碼是基於一定原則對現實科學體系按其內在聯繫加以歸類並以符合邏輯的排列形式表述出來且賦予代碼的一種學科。《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是科學發展、教育、科技統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工作的一個重要依據。鑒於學科分類在科學發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聯合國、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際組織與世界已開發國家都很重視學科分類體系標準化工作,紛紛制定相應的學科分類與代碼標準。
《學科分類與代碼》使用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表 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1.主題內容:
本標準規定了學科的分類與代碼。
2. 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國家巨觀管理和科技統計。
本標準的分類對象是學科,不同於專業和行業,不能代替文獻、情報、圖書分類及學術上的各種觀點。
3. 相關術語:
3.1 學科:
學科是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
3.2 學科群:
學科群是具有某一共同屬性的一組學科。每個學科群包含了若干個分支學科。
4. 分類原則:
4.1 科學性原則:
根據學科研究對象的客觀的、本質的屬性和主要特徵及其之間的相關聯繫,劃分不同的從屬關係和並列次序,組成一個有序的學科分類體系。
4.2 實用性原則:
對學科進行分類和編碼,直接為科技政策和科技發展規劃,以及科研經費、科技人才、科研項目、科技成果統計和管理服務。
4.3 簡明性原則:
對學科層次的劃分和組合,力求簡單明了。
4.4 兼容性原則:
考慮國內傳統分類體系的繼承性和實際使用的延續性,並注意提高國際可比性。
4.5 擴延性原則:
根據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具有高度動態性特徵,應為萌芽中的新興學科留有餘地,以便在分類體系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得到擴充和延續。
4.6 唯一性原則:
在標準體系中,一個學科只能用一個名稱、一個代碼。
5. 分類依據:
本標準依據學科研究對象,研究特徵、研究方法,學科的派生來源,研究目的、目標等五方面進行劃分。
6.編制原則:
6.1 本標準所列學科應具備其理論體系和專門方法的形成;有關科學家群體的出現;有關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以及學術團體的建立並展開有效的活動;有關專著和出版物的問世等條件。
6.2 本標準僅對一、二、三級學科進行分類。共設58個一級學科。門類排列順序是:A自然科學,代碼為110-180;B農業科學,代碼為210-240;C醫藥科學,代碼為310-360;D工程與技術科學,代碼為410-630;E人文與社會科學,代碼為710-910。相應五個門類為科技統計使用,不在標準中出現。
6.3 本標準中學科排列次序和級別與學科重要程度無關。
6.4 本標準納入了成長中的新興學科,萌芽中的新興學科暫不納入,充分反映了發展中的新興學科,並給學科的發展留有餘地,使之成為開放型體系。
6.5 在本分類體系,尤其在工程與技術科學分類體系中,出現的學科與專業、行業、產品名稱相同,但其涵義不同。
6.6 分類體系中的名稱,原則上用學科名稱,考慮實際套用及學科分類層次的需要,有少量“學科群”名稱出現。
6.7 一級學科根據情況,分別選用“××學”、“××科學”、“××科學技術”、“××工程”、“××工程技術科學”五種名稱。
6.8 交叉或具有雙重屬性的學科,可在兩處列類,只在一處給代碼,其相關位置不給代碼,在說明欄注“見×××·××××(代碼)”或“參見×××·××××(代碼)”。
6.9 一級學科下的分支學科,根據確定學科位置的不同特徵進行劃分,原則上取一個特徵,考慮學科特點及使用需要,對有些學科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特徵劃分。
6.10 本分類體系的學科遵循從理論到套用,從一般到個別,從抽象到具體,從通用到專用,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巨觀到微觀的排列順序。
6.11 標準中出現的學科分類層次和數量分布不均衡現象是各學科發展不平衡的客觀實際所決定的。
6.12 本標準對某些橫斷學科、綜合學科及某些特殊學科的處理方法。
6.12.1 分類表中的“信息科學”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技術部分,其性質與數學類似,排列在數學之後,考慮其發展前景,設為一級學科。“信息科學”和“系統科學”都以“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為基礎理論,很難分開,故暫列在一類。
6.12.2 “環境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管理學”三個一級學科屬綜合學科,本學科列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
6.12.3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將“心理學”列入“生物學”下二級學科。“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下二級學科,“人文地理學”入“地球科學”,屬特例。
6.12.4 “印刷、複印技術”入“460·55專用機械工程”下三級學科,屬特例。
6.12.5 “儀器儀表技術”入“機械工程”學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學中的“儀器儀表技術”學科集中列在“儀器儀表技術”下;專用的分別入其有關學科。
7.編碼方法:
7.1 本學科分類劃分為一、二、三級學科三個層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級學科用三位數字表示,二、三級學科分別用兩位數字表示;一、二級學科中間用點隔開。其代碼結構如下:
××× · ×× ××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三級學科
7.2 二、三級學科設“其他學科”,用數字“99”表示。
7.3 標準中所有代碼,僅表示該學科在本分類體系中的級別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
附: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3745-92)
一、一級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GB/T 13745-92)
自然科學類:
110 數學
120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
130 力學
140 物理學
150 化學
160 天文學
170 地球科學
180 生物學
農業科學類:
210 農學
220 林學
230 畜牧、獸醫科學
240 水產學
醫藥科學類:
310 基礎醫學
320 臨床醫學
330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340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350 藥學
360 中醫學與中藥學
工程與技術科學類:
410 工程與技術學科基礎學科
420 測繪科學技術
430 材料科學
440 礦山工程技術
450 冶金工程技術
460 機械工程
470 動力與電氣工程
480 能源科學技術
490 核科學技術
510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
520 計算機科學技術
530 化學工程
540 紡織科學技術
550 食品科學技術
560 土木建築工程
570 水利工程
580 交通運輸工程
590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
610 環境科學技術
620 安全科學技術
630 管理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類:
710 馬克思主義
720 哲學
730 宗教學
740 語言學
750 文學
760 藝術學
770 歷史學
780 考古學
790 經濟學
810 政治學
820 法學
830 軍事學
840 社會學
850 民族學
860 新聞學與傳播學
870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880 教育學
890 體育科學
910 統計學
二、二級學科分類與代碼國家標準:
110 數學
110.11 數學史
110.14 數理邏輯與數學基礎
110.17 數論
110.21 代數學
110.24 代數幾何學
110.27 幾何學
110.31 拓撲學
110.34 數學分析
110.37 非標準分析
110.41 函式論
110.44 常微分方程
110.47 偏微分方程
110.51 動力系統
110.54 積分方程
110.57 泛函分析
110.61 計算數學
110.64 機率論
110.67 數理統計學
110.71 套用統計數學
110.74 運籌學
110.77 組合數學
110.81 離散數學
110.84 模糊數學
110.87 套用數學
110.99 數學其他學科
120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
120.10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基礎學科
120.20 系統學
120.30 控制理論
120.40 系統評估與可行性分析
120.50 系統工程方法論
120.60 系統工程
120.99 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其他學科
130 力學
130.10 基礎力學
130.15 固體力學
130.20 振動與波
130.25 流體力學
130.30 流變學
130.35 爆炸力學
130.40 物理力學
130.45 統計力學
130.50 套用力學
130.99 力學其他學科
140 物理學
140.10 物理學史
140.15 理論物理學
140.20 聲學
140.25 熱學
140.30 光學
140.35 電磁學
140.40 無線電物理
140.45 電子物理學
140.50 凝聚態物理學
140.55 電漿物理學
140.60 原子分子物理學
140.65 原子核物理學
140.70 高能物理學
140.75 計算物理學
140.80 套用物理學
140.99 物理學其他學科
150 化學
150.10 化學史
150.15 無機化學
150.20 有機化學
150.25 分析化學
150.30 物理化學
150.35 化學物理學
150.40 高分子物理
150.45 高分子化學
150.50 核化學
150.55 套用化學
150.99 化學其他學科
160 天文學
160.10 天文學史
160.15 天體力學
160.20 天體物理學
160.25 天體化學
160.30 天體測量學
160.35 射電天文學
160.40 空間天文學
160.45 天體演化學(各層次天體形成與演化入各學科)
160.50 星系與宇宙學
160.55 恆星與銀河系
160.60 太陽與太陽系
160.65 天體生物學
160.99 天文學其他學科
170 地球科學
170.10 地球科學史
170.15 大氣科學
170.20 固體地球物理學
170.25 空間物理學
170.30 地球化學
170.35 大地測量學
170.40 地圖學
170.45 地理學
170.50 地質學
170.55 水文學
170.60 海洋科學
170.99 地球科學其他學科
180 生物學
180.11 生物數學(包括生物統計學等)
180.14 生物物理學
180.17 生物化學
180.21 細胞生物學
180.24 生理學
180.27 發育生物學
180.31 遺傳學
180.34 放射生物學
180.37 分子生物學
180.41 生物進化論
180.44 生態學
180.47 神經生物學
180.51 植物學
180.54 昆蟲學
180.57 動物學
180.61 微生物學
180.64 病毒學
180.67 人類學
180.71 生物工程(亦稱生物技術)
180.74 心理學
180.99 生物學其他學科
210 農學
210.10 農業史
210.20 農業基礎學科
210.30 農藝學
210.40 園藝學
210.50 土壤學
210.60 植物保護學
210.70 農業工程
210.99 農學其他學科
220 林學
220.10 林業基礎學科
220.15 林木遺傳育種學
220.20 森林培育學(亦稱造林學)
220.25 森林經理學
220.30 森林保護學
220.35 野生動物保護與管理
220.40 防護林學
220.45 經濟林學
220.50 園林學
220.55 林業工程
220.60 森林統計學
220.65 林業經濟學
220.99 林學其他學科
230 畜牧、獸醫科學
230.10 畜牧、獸醫科學基礎學科
230.20 畜牧學
230.30 獸醫學
230.99 畜牧、獸醫科學其他學科
240 水產學
240.10 水產學基礎學科
240.15 水產增殖學
240.20 水產養殖學
240.25 水產飼料學
240.30 水產保護學
240.35 捕撈學
240.40 水產品貯藏與加工
240.45 水產工程學
240.50 水產資源學
240.55 水產經濟學
240.99 水產學其他學科
310 基礎醫學
310.11 醫學生物化學
310.14 人體解剖學
310.17 醫學細胞生物學
310.21 人體生理學
310.24 人體組織胚胎學
310.27 醫學遺傳學
310.31 放射醫學
310.34 人體免疫學
310.37 醫學寄生蟲學
310.41 醫學微生物學(包括醫學病毒學等)
310.44 病理學
310.47 藥理學
310.51 醫學實驗動物學
310.54 醫學心理學
310.57 醫學統計學
310.61 生物醫學工程學
310.99 基礎醫學其他學科
320 臨床醫學
320.11 臨床診斷學
320.14 保健醫學
320.17 理療學
320.21 麻醉學
320.24 內科學
320.27 外科學
320.31 婦產科學
320.34 兒科學
320.37 眼科學
320.41 耳鼻咽喉科學
320.44 口腔醫學
320.47 皮膚病學
320.51 性醫學
320.54 神經病學
320.57 精神病學(包括精神衛生及行為醫學等)
320.61 急診醫學
320.64 核醫學
320.67 腫瘤學
320.71 護理學
320.99 臨床醫學其他學科
330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330.11 營養學
330.14 毒理學
330.17 消毒學
330.21 流行病學
330.24 傳染病學
330.27 媒介生物控制學
330.31 環境醫學
330.34 職業病學
330.37 地方病學
330.41 社會醫學
330.44 衛生檢驗學
330.47 食品衛生學
330.51 兒少衛生學
330.54 婦幼衛生學
330.57 環境衛生學
330.61 勞動衛生學
330.64 放射衛生學
330.67 衛生工程學
330.71 衛生經濟學
330.74 優生學
330.77 健康教育學
330.81 衛生管理學
330.99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其他學科
340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340.10 軍事醫學
340.20 特種醫學
340.99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其他學科
350 藥學
350.10 藥物化學(包括天然藥物化學等)
350.20 生物藥物學
350.25 微生物藥物學
350.30 放射性藥物學
350.35 藥劑學
350.40 藥效學
350.45 藥物管理學
350.50 藥物統計學
350.99 藥學其他學科
360 中醫學與中藥學
360.10 中醫學
360.20 民族醫學
360.30 中西醫結合醫學
360.40 中藥學
360.99 中醫學與中藥學其他學科
410 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
410.10 工程數學
410.15 工程控制論
410.20 工程力學
410.25 工程物理學
410.30 工程地質學
410.35 工程水文學
410.40 工程仿生學
410.45 工程心理學
410.50 標準化科學技術(亦稱標準化學)
410.55 計量學
410.60 工程圖學
410.65 勘查技術
410.70 工程通用技術
410.75 工業工程學(亦稱工程系統工程)
410.99 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其他學科
420 測繪科學技術
420.10 大地測量技術
420.20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
420.30 地圖製圖技術
420.40 工程測量技術
420.50 海洋測繪
420.60 測繪儀器
420.99 測繪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430 材料科學
430.10 材料科學基礎學科
430.15 材料表面與界面(包括表面最佳化技術)
430.20 材料失效與保護(包括材料腐蝕、磨損、老化、斷裂及其控制等)
430.25 材料檢測與分析技術
430.30 材料實驗
430.35 材料合成與加工工藝
430.40 金屬材料
430.45 無機非金屬材料
430.50 有機高分子材料
430.55 複合材料
430.99 材料科學其他學科
440 礦山工程技術
440.10 礦山地質學
440.15 礦山測量
440.20 礦山設計
440.25 礦山地面工程
440.30 井巷工程
440.35 採礦工程
440.40 選礦工程
440.45 鑽井工程
440.50 油氣田井開發工程
440.55 石油、天然氣儲存與運輸工程
440.60 礦山機械工程
440.65 礦山電氣工程
440.70 採礦環境工程
440.75 礦山安全
440.80 礦山綜合利用工程
440.99 礦山工程技術其他學科
450 冶金工程技術
450.10 冶金物理化學
450.15 冶金反應工程
450.20 冶金原料與預處理
450.25 冶金熱能工程
450.30 冶金技術
450.35 鋼鐵冶金
450.40 有色金屬冶金
450.45 軋制
450.50 冶金機械及自動化
450.99 冶金工程技術其他學科
460 機械工程
460.10 機械史
460.15 機械學
460.20 機械設計
460.25 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
460.30 刀具技術
460.35 工具機技術
460.40 儀器儀表技術
460.45 流體傳動與控制(包括氣動液壓控制技術等)
460.50 機械製造自動化
460.55 專用機械工程
460.99 機械工程其他學科
470 動力與電氣工程
470.10 工程熱物理
470.20 熱工學
470.30 動力機械工程
470.40 電氣工程
470.99 動力與電氣工程其他學科
480 能源科學技術
480.10 能源化學
480.20 能源地理學
480.30 能源計算與測量
480.40 儲能技術
480.50 節能技術
480.60 一次能源
480.70 二次能源
480.80 能源系統工程
480.99 能源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490 核科學技術
490.10 輻射物理與技術
490.15 核探測技術與核電子學
490.20 放射性計量學
490.25 核儀器、儀表
490.30 核材料與工藝技術
490.35 粒子加速器
490.40 裂變堆工程技術
490.45 核聚變工程技術
490.50 核動力工程技術
490.55 同位素技術
490.60 核爆炸工程
490.65 核安全(包括核電站安全)
490.70 乏燃料後處理技術
490.75 輻射防護技術
490.80 核設施退役技術
490.85 放射性三廢處理、處置技術
490.99 核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510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
510.10 電子技術
510.20 光電子學與雷射技術
510.30 半導體技術
510.40 信息處理技術
510.50 通信技術
510.60 廣播與電視工程技術
510.70 雷達工程
510.80 自動控制技術
510.99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其他學科
520 計算機科學技術
520.10 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520.20 人工智慧
520.30 計算機系統結構
520.40 計算機軟體
520.50 計算機工程
520.60 計算機套用
520.99 計算機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530 化學工程
530.11 化學工程基礎學科
530.14 化工測量技術與儀器儀表
530.17 化工傳遞過程
530.21 化學分離工程
530.24 化學反應工程
530.27 化工系統工程
530.31 化工機械與設備
530.34 無機化學工程
530.37 有機化學工程
530.41 電化學工程
530.44 高聚物工程
530.47 煤化學工程
530.51 石油化學工程
530.54 精細化學工程
530.57 造紙技術
530.61 毛皮與製革工程
530.64 製藥工程
530.67 生物化學工程
530.99 化學工程其他學科
540 紡織科學技術
540.10 紡織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540.20 紡織材料
540.30 纖維製造技術
540.40 紡織技術
540.50 染整技術
540.60 服裝技術
540.6010 服裝設計
540.6020 服裝加工
540.6099 服裝技術其他學科
540.70 紡織機械與設備
540.99 紡織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550 食品科學技術
550.10 食品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550.20 食品加工技術
550.30 食品包裝與儲藏
550.40 食品機械
550.50 食品加工的副產品加工與利用
550.60 食品工業企業管理學
550.99 食品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560 土木建築工程
560.10 建築史
560.15 土木建築工程基礎學科
560.20 土木建築工程測量
560.25 建築材料
560.30 工程結構
560.35 土木建築結構
560.40 土木建築工程設計
560.45 土木建築工程施工
560.50 土木工程機械與設備
560.55 市政工程
560.60 建築經濟學
560.99 土木建築工程其他學科
570 水利工程
570.10 水利工程基礎學科
570.15 水利工程測量
570.20 水工材料
570.25 水工結構(亦稱水工建築物)
570.30 水力機械
570.35 水利工程施工
570.40 水處理(不包括廢水處理)
570.45 河流泥沙工程學
570.50 海洋工程
570.55 環境水利
570.60 水利管理
570.65 防洪工程
570.70 水利經濟學
570.99 水利工程其他學科
580 交通運輸工程
580.10 道路工程
580.20 公路運輸
580.30 鐵路運輸
580.40 水路運輸
580.50 船舶、艦船工程
580.60 航空運輸
580.70 交通運輸系統工程
580.80 交通運輸安全工程
580.99 交通運輸工程其他學科
590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
590.10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590.15 航空器結構與設計
590.20 太空飛行器結構與設計
590.25 航空、航天推進系統
590.30 飛行器儀表、設備
590.35 飛行器控制、導航技術
590.40 航空、航天材料
590.45 飛行器製造技術
590.50 飛行器試驗技術
590.55 飛行器發射、飛行技術
590.60 航天地面設施、技術保障
590.65 航空、航天系統工程
590.99 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610 環境科學技術
610.10 環境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610.20 環境學
610.30 環境工程學
610.99 環境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620 安全科學技術
620.10 安全科學技術基礎學科
620.20 安全學
620.30 安全工程
620.40 職業衛生工程
620.50 安全管理工程
620.99 安全科學技術其他學科
630 管理學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論
630.20 管理心理學
630.25 管理計量學
630.30 部門經濟管理
630.35 科學學與科技管理
630.40 企業管理
630.45 行政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5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630.60 未來學
630.99 管理學其他學科
710 馬克思主義
710.10 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澤東思想研究
710.30 馬克思主義思想史
710.40 科學社會主義
710.50 社會主義運動史(包括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710.60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710.99 馬克思主義其他學科
720 哲學
720.10 馬克思主義哲學
720.15 自然辯證法(亦稱科學技術哲學)
720.20 中國哲學史
720.25 東方哲學史
720.30 西方哲學史
720.35 現代外國哲學
720.40 邏輯學
720.45 倫理學
720.50 美學
720.99 哲學其他學科
730 宗教學
730.11 宗教學理論
730.14 無神論
730.17 原始宗教
730.21 古代宗教
730.24 佛教
730.27 基督教
730.31 伊斯蘭教
730.34 道教
730.37 印度教
730.41 猶太教
730.44 襖教
730.47 摩尼教
730.51 錫克教
730.54 耆那教
730.57 神道教
730.61 中國民間宗教與民間信仰
730.64 中國少數民族宗教
730.67 當代宗教
730.99 宗教學其他學科
740 語言學
740.10 普通語言學
740.15 比較語言學
740.20 語言地理學
740.25 社會語言學
740.30 心理語言學
740.35 套用語言學
740.40 漢語研究
740.45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740.50 外國語言
740.99 語言學其他學科
750 文學
750.11 文學理論
750.14 文藝美學
750.17 文學批評
750.21 比較文學
750.24 中國古代文學史
750.27 中國近代文學史
750.31 中國現代文學史(包括當代文學史)
750.34 中國各體文學
750.37 中國民間文學
750.41 中國兒童文學
750.44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
750.47 世界文學史
750.51 東方文學
750.54 俄國文學(包括原蘇聯文學)
750.57 英國文學
750.61 法國文學
750.64 德國文學
750.67 義大利文學
750.71 美國文學
750.74 北歐文學
750.77 東歐文學
750.81 拉美文學
750.84 非洲文學
750.87 大洋洲文學
750.99 文學其他學科
760 藝術學
760.10 藝術心理學
760.15 音樂
760.20 戲劇
760.25 戲曲
760.30 舞蹈
760.35 電影
760.40 廣播電視文藝
760.45 美術
760.50 工藝美術
760.55 書法
760.60 攝影
760.99 藝術學其他學科
770 歷史學
770.10 史學史
770.15 史學理論
770.20 歷史文獻學
770.25 中國通史
770.30 中國古代史
770.35 中國近代史、現代史
770.40 世界通史
770.45 亞洲史
770.50 非洲史
770.55 美洲史
770.60 歐洲史
770.65 澳洲、大洋洲史
770.70 專門史
770.99 歷史學其他學科
780 考古學
780.10 考古理論
780.20 考古學史
780.30 考古技術
780.40 中國考古
780.50 外國考古
780.60 專門考古
780.99 考古學其他學科
790 經濟學
790.11 政治經濟學
790.13 總量經濟學
790.15 個體經濟學
790.17 比較經濟學
790.19 經濟地理學(包括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等)
790.21 發展經濟學
790.23 生產力經濟學
790.25 經濟思想史
790.27 經濟史
790.29 世界經濟學(亦稱國際經濟學)
790.31 國民經濟學
790.33 管理經濟學
790.35 數量經濟學
790.37 會計學
790.39 審計學
790.41 技術經濟學
790.43 生態經濟學
790.45 勞動經濟學
790.47 城市經濟學
790.49 資源經濟學
790.51 環境經濟學
790.53 物資經濟學
790.55 工業經濟學
790.57 農村經濟學
790.59 農業經濟學
790.61 交通運輸經濟學
790.63 商業經濟學
790.65 價格學
790.67 旅遊經濟學
790.69 信息經濟學
790.71 財政學
790.73 貨幣銀行學
790.75 保險學
790.77 國防經濟學
790.99 經濟學其他學科
810 政治學
810.10 政治學理論
810.20 政治制度
810.30 行政學
810.40 國際政治學
810.99 政治學其他學科
820 法學
820.10 理論法學
820.20 法律史學
820.30 部門法學
820.40 國際法學
820.99 法學其他學科
830 軍事學
830.10 軍事理論
830.15 軍事史
830.20 軍事心理學
830.25 戰略學
830.30 戰役學
830.35 戰術學
830.40 軍隊指揮學
830.45 軍制學
830.50 軍隊政治工作學
830.55 軍事後勤學
830.60 軍事地學
830.65 軍事技術
830.99 軍事學其他學科
840 社會學
840.11 社會學史
840.14 社會學理論
840.17 社會學方法
840.21 實驗社會學
840.24 數理社會學
840.27 套用社會學
840.31 比較社會學
840.34 社會地理學
840.37 文化社會學
840.41 歷史社會學
840.44 經濟社會學
840.47 軍事社會學
840.51 社會心理學
840.54 公共關係學
840.57 社會人類學
840.61 組織社會學
840.64 發展社會學
840.67 福利社會學
840.71 人口學
840.99 社會學其他學科
850 民族學
850.10 民族問題理論
850.20 民族史學
850.30 蒙古學
850.40 藏學
850.50 文化人類學與民俗學
850.60 世界民族研究
850.99 民族學其他學科
860 新聞學與傳播學
860.10 新聞理論
860.20 新聞史
860.30 新聞業務
860.40 新聞事業經營管理
860.50 廣播與電視
860.60 傳播學
860.99 新聞學與傳播學其他學科
870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
870.10 圖書館學
870.20 文獻學
870.30 情報學
870.40 檔案學
870.50 博物館學
870.99 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其他
學科
880 教育學
880.11 教育史(包括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等)
880.14 教育學原理
880.17 教學論
880.21 德育原理
880.24 教育社會學
880.27 教育心理學
880.31 教育經濟學
880.34 教育管理學
880.37 比較教育學
880.41 教育技術學
880.44 軍事教育學
880.47 學前教育學
880.51 普通教育學(包括初等教育學、中等教育學等)
880.54 高等教育學
880.57 成人教育學
880.61 職業技術教育學
880.64 特殊教育學
880.99 教育學其他學科
890 體育科學
890.10 體育史
890.15 體育理論
890.20 運動生物力學(包括運動解剖學等)
890.25 運動生理學
890.30 運動心理學
890.35 運動生物化學
890.40 體育保健學
890.45 運動訓練學
890.50 體育教育學
890.55 武術理論與方法
890.60 體育管理學
890.65 體育經濟學
890.99 體育科學其他學科
910 統計學
910.10 統計學史
910.15 理論統計學
910.20 統計法學
910.25 描述統計學
910.30 經濟統計學
910.35 科學技術統計學
910.40 社會統計學
910.45 人口統計學
910.50 環境與生態統計學
910.55 國際統計學
910.99 統計學其他學
910.11 英語補習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表(GB/T13745-92)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disciplines
(國家技術監督局1992-11-01批准,1993-07-01實施)。
編制原則:
1.本標準所列學科應具備其理論體系和專門方法的形成;有關科學家群體的出現;有關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以及學術團體的建立並展開有效的活動;有關專著和出版物的問世等條件。
2 本標準僅對一,二,三級學科進行分類.共設58個一級學科.門類排列順序是:A自然科學,代碼為110-180;B農業科學,代碼為210-240;C醫藥科學,代碼為310-360;D工程與技術科學,代碼為410-630;E人文與社會科學,代碼為710-910.相應五個門類為科技統計使用,不在標準中出現。
3 本標準中學科排列次序和級別與學科重要程度無關。
4 本標準納入了成長中的新興學科,萌芽中的新興學科暫不納入,充分反映了發展中的新興學科,並給學科的發展留有餘地,使之成為開放型體系。
5 在本分類體系,尤其在工程與技術科學分類體系中,出現的學科與專業,行業,產品名稱相同,但其涵義不同.
6 分類體系中的名稱,原則上用學科名稱,考慮實際套用及學科分類層次的需要,有少量"學科群"名稱出現.
7 一級學科根據情況,分別選用"××學","××科學","××科學技術","××工程","××工程技術科學"五種名稱.
8 交叉或具有雙重屬性的學科,可在兩處列類,只在一處給代碼,其相關位置不給代碼,在說明欄注"見×××・××××(代碼)"或"參見×××・××××(代碼)"。
9 一級學科下的分支學科,根據確定學科位置的不同特徵進行劃分,原則上取一個特徵,考慮學科特點及使用需要,對有些學科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特徵劃分。
10 本分類體系的學科遵循從理論到套用,從一般到個別,從抽象到具體,從通用到專用,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巨觀到微觀的排列順序。
11 標準中出現的學科分類層次和數量分布不均衡現象是各學科發展不平衡的客觀實際所決定的.
12 本標準對某些橫斷學科,綜合學科及某些特殊學科的處理方法。
12.1 分類表中的"信息科學"是指小概念,不包括"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技術部分,其性質與數學類似,排列在數學之後,考慮其發展前景,設為一級學科."信息科學"和"系統科學"都以"控制論","系統論"和"資訊理論"為基礎理論,很難分開,故暫列在一類。
12.2 "環境科學技術","安全科學技術","管理學"三個一級學科屬綜合學科,本學科列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
12.3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將"心理學"列入"生物學"下二級學科."地理學"列入"地球科學"下二級學科,"人文地理學"入"地球科學",屬特例。
12.4 "印刷,複印技術"入"460・55專用機械工程"下三級學科,屬特例。
12.5 "儀器儀表技術"入"機械工程"學科.通用的或自然科學中的"儀器儀表技術"學科集中列在"儀器儀表技術"下;專用的分別入其有關學科.
編碼方法:
1 本學科分類劃分為一,二,三級學科三個層次,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一級學科用三位數字表示,二,三級學科分別用兩位數字表示;一,二級學科中間用點隔開.其代碼結構如下:××× ・ ×× ××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三級學科
2 二,三級學科設"其他學科",用數字"99"表示。
3 標準中所有代碼,僅表示該學科在本分類體系中的級別和位置,不表示其他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