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雖然山西、河南、山東、天津、北京的民俗風情同出一源,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各地域又有明顯的不同。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城街巷陌,或許您會在發現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同時,也體會到居住在不同地域的炎黃子孫用不同方式追求美好的生活。景點介紹
位於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清嘉慶、道光年間,為清末民初金融商業資本家喬致庸的宅邸其建築具有北方特色,清代民居風格。被譽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罕見的一顆明珠”。如今是祁縣民俗博物館。整個建築群分為6個大院、20個小院, 共有房屋313間,占地8700多平方米。館內展鑒共分6大部分,12個單元,31個展室。分別以時序節令、奉祀祭祖、婚喪禮儀、生活起居等為主題,較為系統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晉中一帶的民情風俗。並有木器、衣飾、陶瓷、字畫、工藝品等專題陳列。
河邊民俗館
位於定襄縣城東北22公里處的河邊村。是在舊山西督軍閆錫山宅院基礎上籌建的地方性民俗展覽館, 宅院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 總體布局為上下兩大院, 為中國傳統殿式建築。主要內容包括禮俗、婚喪、節會習俗、居住及生產民俗等, 集中反映了當地人們勞動生產、生活的情景。
位於太原市西南約90公里,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存的平遙城牆是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而成。平遙古城素有龜城之稱,取意長壽不老,堅如磐石。城牆外觀呈方形,周長6.4公里,城牆高12米,平均寬為5米。外牆每隔50米築有敵台1個,四角各建角樓1座,東南角建有奎星樓1座。城牆上建垛口3000個、 小敵樓72座。
南北各建一城門,東西設兩道城門,每道城門都突出牆體外部,呈瓮形。瓮城共有6座(南北各1座,東西各2座),細看,南北兩門像龜的頭尾,東西四門似龜的4隻腳。南門裡外兩門直通,像龜的頭部向外伸出。正好南門外還有兩眼水井,像龜的兩隻眼睛。北門的外門形狀向東彎曲,似龜尾東甩。而全城的大街小巷就是龜背上的壽紋了。因而,歷史上稱平遙古城為“烏龜城”。城外原有護城河,門外設吊橋。
西村民俗博物館位於臨汾南35公里襄汾縣丁村,有明清兩代的民宅26座,全部建築均保存完好。較早者為明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至四十年,較晚者為清代康熙鹹豐年間。其中明代的四合院,院小房高,端莊大方,裝飾華麗,注重雕刻。雕刻內容有歷史人物、花卉、走獸、古典戲曲等。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又是一件珍貴的文物。
1985年,國家為了保護好這批古代民居建築,收回了院落19座,修繕了9 座院落、2座廟宇,徵集了近萬件文物,創辦了中國第一座漢民族民俗博物館。
運城關帝廟
位於運城西20公里處的解州鎮內。這座宮殿式建築,是為了紀念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而建,是國內最大的關帝廟。關羽的故里在解州鎮東南10公里處的長平村。
關帝廟創建於隋代開皇年間,清代重修。由南北兩個部分組成。南為結義園,此園是仿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桃園而建。北院為正廟,由前後兩院組成,自成格局,是具有中國傳統手法的宮殿式廟宇建築群。崇寧殿、春秋樓等是廟內主要建築。
位於山東省安丘縣城西南20公里處。這裡以突出的魯中民俗吸引著中外遊客。遊客在這裡隨農家俗,學農家活,住農家房,吃農家飯,體驗民間習俗,飽享田園之樂。
這個莊1988年建成民俗博物館,面積1900平方米,是魯中一帶典型的農家四合套院。館內設民間禮儀廳、民間工藝室、民間文娛室、農家用具室、農家生活室、農家紡織室、村塾學堂室、婚俗院等。
坐落在山東省濰坊市,建於1987年,系全國第一座風箏專業性博物館。占地1 .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館內有大小展廳12個。琳琅滿目的風箏展品,展現了從公元前5世紀“魯班風箏”至今的中外各式風箏。
古文化街
位於三叉河口西岸, 原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的場所, 1986年修建成包括天后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在內的古文化街, 全長580米,兩端有巨型仿古牌樓, 街道兩邊近百家店鋪, 主要經營文化用品: 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 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和刻磚劉刻磚等專賣店鋪。天后宮為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 內設天津民俗博物館, 宮前廣場及戲樓常有民間文藝及戲曲表演。整個文化街富有濃厚的歷史味、文化味和天津味。
北京四合院、街巷胡同
來到北京旅遊,如果您想要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習俗,可以去四合院訪問。四合院是北京居民的傳統住宅,意思是一個庭院四面皆有住房。四合院起源於12世紀元大都建設時期。目前北京四合院保存交好的地區在東城的交道口南大街以西,鑼鼓巷左右一帶的胡同內。
去四合院專訪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旅遊者了解北京人民生活的旅遊項目之一。您可以到四合院參觀典型的北京居民的家庭,可與他們座談、聊天。如有興致,還可跟他們學包水餃、做麵食,與他們共同進餐。您一定會感到樂趣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