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瑣事》

《往日瑣事》

《往日瑣事》是近代一位美國女傳教士安娜·西沃德·普魯伊特在中國山東省膠東地區生活回憶錄的中文譯本。

基本信息

簡介

往日瑣事往日瑣事

《往日瑣事:一位美國女傳教士的中國記憶》是近代一位美國女傳教士在華生活的回憶錄。清朝末年。安娜,西沃德,普魯伊特與丈夫相繼到中國山東膠東地區從事傳教工作。夫婦二人在華活動五十餘年,攜一乾同仁身體力行,廣為布道。此書即安娜親身經歷之記錄,文字樸實,敘事詼諧,配以稀有老照片若干,懷鄉戀土之情溢於言表。雖為一家之言,卻不失為觀察近代西方教會、中外關係乃至中國社會一份難得的真實寫照。

作者簡介

安娜·西沃德·普魯伊特(AnnaSewardPruitt,1862-1945),中文名浦安訥,美國人華傳教士。1887年來到中國,與丈夫普魯伊特在山東膠東一帶生活和傳教五十餘年。夫婦二人熱衷教傳,推行新式教育與醫療,支持中國抗日鬥爭,逐漸為當地民眾所接受。1938年,普魯伊特家族返回故鄉。

前言

本書是一位美國女傳教士清朝末年在中國山東省膠東地區生活回憶錄的中文譯本。作者安娜·西沃德·普魯伊特(AnnaSewardPruitt,1862—1945),中文名浦安訥。其英文原著名為TheDayDayofSmallThings。

普魯伊特夫婦曾在中國山東省黃縣(現稱龍口市)一帶生活與傳教五十多年。安娜的丈夫西塞羅·華盛頓·普魯伊特(CiceroWashingtonPruitt,1857—1948),中文名浦其維,受基督教美國南部浸信會(BaptistChurchfromSouthU.S.A)派遣,於1882年來到中國。安娜則以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身份於1887年到達中國。第二年,安娜與西塞羅·普魯伊特結婚並在黃縣定居下來,轉入浸信會從事傳教、辦學與興醫等活動。普魯伊特夫婦在黃縣共生育了六個子女,除中文名字為浦愛德的大女兒艾達(Ida)外,還有兒子約翰(John)、阿什利(Ashley)、羅伯特(Robert)、達德利(Dudley)以及小女兒維吉妮亞(Virginia)。其中,阿什利和維吉妮亞因病幼年夭折,其他幾個子女都在中國長大。他們曾分別在中國的英文學校讀書,後回美國接受教育。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普魯伊特家族於1938年返回了美國。

普魯伊特夫婦最早住在黃城北面的宋家疃。安娜除了傳教,還於1894年創辦了黃縣第一所男子學校。在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第二次回美國探親期間,她們曾在各地講演介紹在中國的傳教經歷。全家返回黃縣後,她與丈夫接手參與管理位於黃城東面小欒家疃的美國教會、學校與醫院等。其中,崇實中學和懷麟醫院等機構熱心推行新式教育與醫療,在膠東一帶受到平民稱讚,還為當地抗日鬥爭培養與掩護了一些進步青年。普魯伊特家族遺留的建築物歷經戰亂與動盪,至今仍有數棟保存完好,已被當地認定為受保護的歷史文物。

安娜在出版《往日瑣事》一書前後,還寫過《中國船童》(TheChineseBostBaby)、《從零開始》(UpfromZero)和《中國鏇轉木馬:少兒故事》(WhirligigsinChina:StoriesforJuniors)等書。

為了幫助讀者在閱讀安娜這本回憶著作時對其基本情況有所了解,譯者在書前加了一篇譯文,即安娜為其著作《從零開始》寫的《作者的話》。

譯文中在首次出現的外國人名及部分中國人名後面附有原文,並對首次出現的陌生英文詞語加寫了簡短的知識性注文。這些人名或詞語以後重複出現時不再注釋。

本書譯者原籍為山東省龍口市,對普魯伊特家族早年在當地的經歷滿懷興趣並倍感親切。現從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的南部浸信會國外教會部教育處(EducationalDepartment,ForeignMissionBoard,SouthernBaptistConvention,Richmond,Virginia)榮幸獲得授權,將TheDayofSmallThings譯為中文出版。同時,承蒙普魯伊特家族後人授權,由程冰、林述佳和李春傑三人將普魯伊特夫婦的大女兒艾達·普魯伊特《在中國的童年》一書譯為中文,經本人校譯後將作為姊妹書出版。

譯者與編著者合作推出這兩本書,一是想為包括龍口在內的廣大膠東鄉親奉獻難得的當地歷史資料,藉以慰藉他們思鄉憶舊的饑渴,二則旨在為國內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術界提供必不可少的珍貴文獻,幫助中美學者與讀者對近代以來兩國交往的真實情況與得失有更全面、具體的認識,進而續寫中國與美國友好關係的新篇章。

程麻

2008年12月於美國加州

後記

百年深情

按我以往的印象,像“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之類對鄉土之誼一往情深的俗語,也許只在中國才會有。像在美國那樣移民來自世界各地,人們在一個地方呆上兩三年便會覺得膩煩,視搬遷移居為家常便飯的國度里,大約不會熱衷於所謂“老鄉”情誼的。可後來,我卻聽一位在北京某機關工作的龍口鄉親講過這樣的巧遇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去美國考察,忘記了是在哪個城市的一次聚會上,大約因為他的中國話流露出了龍口鄉音,一位長相地道的美國老太太竟循聲而來,用一樣的口音問他:“你是膠東黃縣人吧?”這位鄉親聽後,情不自禁又驚又喜。他從那位美國老太太不叫現名龍口而稱原來的“黃縣”,又能說一口味道濃厚的家鄉話,知道自己在遠洋異國遇上老鄉了。據他說,當時那位美國老太太兩眼閃著淚花,仿佛見到久別的親人似的,盛意邀請他去了自己的家,其間不斷打聽龍口的種種情況。原來,那位老太太就出生在龍口,是一個曾經家住黃城附近的美國傳教士後人。

當時,我雖然覺得這種巧遇十分稀奇,而且第一次聽說以往在黃縣還有美國人出生,卻不知道那位美國老太太的名字。後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有朋友向我介紹說,一位日本學者將一個出生於龍口的美國人的著作譯成了日文,希望我能帶他回老家看一看。此時,我又聯想起以前那位鄉親在美國的巧遇,並開始知道了那位出生於黃縣的美國傳教士家庭的女性,是一位經歷豐富且在美國有一定影響的學者,她的名字叫艾達·普魯伊特。

那一次陪同日本學者回龍口查詢艾達·普魯伊特的故居,使我對以前曾經熟視無睹的黃縣第一中學那些西式建築有了新的看法與感受。自己年輕時在黃縣當過教師,雖未在第一中學教過書,可早就知道那裡有美國傳教士建設的一些教堂、醫院和住宅。不久,由於“十年動亂”開始,那些遺蹟被批得臭不可聞,並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其理由無非一言以蔽之:外國人來華傳教是“文化侵略”。後來,家鄉的人對那些建築的關注似乎逐漸冷落了下來。那種漠視和不管不問的態度固然顯露了人們對家鄉涉外文化交流史實的無知,可在中美交惡的時期,也避免了讓那些異域風貌的建築物一掃而光,倒也值得慶幸。隨著後來中國變得日見開明與開放,自己在逐步深入了解艾達·普魯伊特的生活道路及其家族的情況以後,不由得對這個曾生活在家鄉的美國家族日益有了濃厚的興趣,覺得以前對外國來華傳教士全面排斥的看法有點不分青紅皂白。因為綜觀艾達一家在黃縣的經歷,即使人們對其父母信奉的基督教教義不願苟同,她們的所作所為對當地來說也是利多於弊,何況他們還有像艾達這樣終生眷戀著故鄉黃縣,並為中國社會與抗日戰爭作出過貢獻的優秀女兒。

艾達的父親來自美國南部喬治亞州的一個小鎮。由於從小就下地幹活,她父親在立志到中國傳教併到黃縣安家立業以後,比其他傳教士更能夠認識與理解當地農村的情況。看艾達的母親安娜後來出版的《從零開始》一書,其宗教觀念與美國情結比丈夫要濃厚一些。不過,與那些以宗教為掩護的別有用心者或對中國人氣指頤使的外國傳教士相比,艾達的父母畢竟不太一樣。正因為如此,在如何對待當地農民等問題上,她們一家與其他傳教士有過相左的意見與爭執,其核心是該不該立足於尊重中國習俗和傳統去傳播基督福音。艾達的父母對此始終堅持積極與正面的態度,而且與當地農民相處得非常融洽。據統計,基督教美國南部浸信會曾先後派出650人到過中國,而在中國生活50年以上的只有4人,其中便包括艾達的父母。

當時,黃縣還沒有新型助產士,艾達出生在鄰縣蓬萊的基督教會醫院。直到後來進入煙臺(當時稱“芝罘”)的英國教會學校讀書,她的少女時代主要是在黃城北面的宋家疃度過的。艾達的父母到達黃縣以後,首先在那個小村裡的一處宅院居住並用於傳教。她在晚年出版的《在中國的童年》一書中,一往情深地回憶了自己和弟弟們在宋家疃的生活感受。不但文字描述細緻入微,而且近年來經與村裡的老人們核對,其中作者憑小時記憶所畫的村莊輪廓和宅院平面圖都相當準確,可見那一時期的生活對艾達來說是怎樣刻骨銘心。她們全家曾接管了黃城東小欒家疃的教會學校與醫院等,其影響遠播於整個膠東。雖然得益於父母在宗教觀念上的開明與寬容且受中國人世俗生活的影響很大,但艾達卻沒有繼承父母的傳教事業。她從煙臺的英國教會學校畢業回美國讀大學時起,便基本脫離了宗教界,最初做教師,最終選擇了以醫療護理為主的社會福利工作。她在美國費城的慈善事業協會接受過社會福利工作的訓練,1920年被推薦到剛由洛克菲勒財團援建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社會福利部任職,一直乾到1939年。再後來,艾達參加了由紐西蘭人士路易·艾黎發起的中國國際工業合作社運動,作為該機構在美國的代表,曾為中國抗日戰爭募集了不少物資與資金。不誇張地說,艾達稱得上是一位與中國大地和人民血肉相連又對中國歷史有所貢獻的優秀美國女性。雖然在美國反共潮流囂張時期,她曾受到過無端的懷疑和排擠,但中國始終沒有忘記她對這片熱土的真誠與深情。新中國成立以後,艾達幾次接受中國政府邀請來華訪問,並出版了多部關於中國的著作。據說,她的一些著作曾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入學習漢語與研究中國不可不看的書目。另外,艾達還參與過老舍的小說《四世同堂》英文版的翻譯工作,也堪稱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如今回頭來看艾達出版的《漢家女》《殷老太太》和《在中國的童年》等著作,仍會對作者關於中國風土人情感同身受的精細入微而驚嘆不已。讀後不難理解,一個出生在中國北方農村的美國女孩,為什麼會由衷地覺得美國是一個長期無法理解的國度,卻始終對自己出生的中國魂牽夢繞。這主要是因為,艾達從小生活與成長在中國人中間,她的作風、思維與情感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國社會與文化潛移默化的薰陶。特別是作為龍口人的後代,讀著艾達的《在中國的童年》一書,會情不自禁地被這位美國鄉親對百年之前那片故土的娓娓回憶所吸引,竟至於不忍釋手。其中關於當時黃縣風貌的描述,對當地人們生活習俗的記憶,以及對保姆“大大”一家的依戀等等,無不讓人覺得情真意濃,倍感親切。考慮到近代以來關於黃縣社會風情的記述之少,艾達還有她母親的生動回憶無疑彌足珍貴,似乎還具有填補龍口近代史資料缺憾的價值與意義。最近,聽多年研究艾達生平與業績的美國學者金敏女士講,她希望《在中國的童年》一書能夠在美國再版問世,囑咐我為該書寫一篇再版序文。出於對這位美國鄉親的尊重和懷念,我覺得沒有權利推辭這一委託。雖然與艾達書中所寫的近百年前的情況相比,我們的故鄉龍口與艾達當時有了巨大的變化,如經濟、社會面貌與民眾生活已今非昔比,可那裡像整箇中國一樣,也延續著某些經久未變的東西,那就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統。中國讀者看了這本書會感嘆不已,外國人可以通過這本著作去理解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有助於他們真正準確、透徹地認識當今的中國社會現實。畢竟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深深的文化根基使其“萬變不離其宗”。關於這一點,艾達的親身感受最富於感染力與說服力。實際上,艾達的生平及其對中國的深情厚意並非是不可思議的孤例,人們也許會聯想起日本投降後在延安的美軍觀察團成員包瑞德、謝偉思和戴維斯等人的經歷,他們也大都是出生在中國的美國傳教士後代。憑著對中國歷史與社會狀況的深刻理解,這些人曾力薦當時的美國政府摒棄腐敗的國民黨轉而支持共產黨,認為那才是中美關係的正路。可惜後來由於麥卡錫主義的瘋狂,他們的建議不僅沒有被採納,反而招致了迫害。倒是中國人至今念念不忘這些美國人對故土的真摯懷念,與他們的友誼日久天長。艾達同他們一樣,證明傳教士及其後代曾是美國聯繫中國的人脈紐帶,決不應該因為一些外國傳教士曾在中國大地上胡作非為,便將像艾達那樣的傳教士家庭也視為“帝國主義代理人”。為了讓飽受外國欺凌的中國人對那一段中美關係史有恰如其分的準確理解,我動員了自己的孩子與晚輩合作將《在中國的童年》與艾達母親的著作《往日瑣事》兩書譯為中文。其中,《往日瑣事》一書由我翻譯,《在中國的童年》的譯者分別是:第一至第七章為程冰,第八至第十章為林述佳,第十一至第十七章為李春傑,最後由我核校全文。希望這兩本書的中譯本出版不僅喚來龍口鄉親們的欣喜,也能夠使全國讀者們多結識一位“外國鄉親”。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以有像艾達這樣的“外國鄉親”感到欣慰與自豪。

書摘

男孩的學校

當我們在中國為男孩子開辦學校並提供教育場所時,曾構想它需要真正具有權威性,學生對它的公開尊崇應該僅次於對父母的態度。維持學校紀律並非是什麼難事。然而,在這方面不能只是防止他們頑皮搗亂。學生們不斷地跑出去,因為大門附近有賣糖果的商販,糖與花生在引誘著他們。

對我們權威的主要挑戰,來自那些經常出現在頭上,有時候則是在學生被褥上的虱子。那是無法終結的“戰爭”。我曾經想過,作為此事最好的見證,可以將來在我的墓碑刻上一把密齒梳子的圖案。每一個學生都有既長又密的頭髮。如果說中國的辛亥革命在其他方面並不值得肯定的話,那“新中國”對待辮子的態度也將證明它是正確的。即使是頭髮梳得錚亮的新一代學生們,為了討女孩子喜歡,也都歡迎剪短自己的頭髮。

這五十個男孩子內部經常發生爭吵,但我不記得發生過任何激烈的衝突,或者用拳頭來分出輸贏。他們相互之間最嚴重的傷害是使用言辭,似乎責罵比毆打更加惡狠。對我們來說,他們有些話算不上什麼傷害,卻能夠表達某種刻薄的意思而刺傷人。比如,說“我的兒子”,就是對一個男孩子及其直系血統的一種侮辱。

我們西方人直截了當的說話方式似乎顯得粗魯,即便是孩了們也能感覺到。原本野蠻的盎格魯一撒克遜文明,雖受到基督教的影響而轉型,但有時候會因為過於強調真理而欠缺禮貌。中國文明越遠古則越顯得浮淺,表面富麗堂皇卻犧牲了真理。在中國人的文雅交談中,需要認真地琢磨對面的人(vis—a—vis)到底想說什麼,什麼樣的回答才是他渴望的。我們所理解的意思,與他最想表達的想法,常常並非完全一致。

妨礙學業的另一個絆腳石,是早婚的習俗。一種常見的干擾是叫男孩子回家為他辦理婚事。他不必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忙碌,但必須出席他的婚禮。與後來有了新娘相比較,他在結婚當天並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在一個學生結婚以後,他的夥伴們會按照每個人捐贈一點現金的習俗,買一對紅色的名簿,由老師在其中寫上班級里每人贈送的錢數。這些名簿要送給新郎。

有一次,在這樣送過禮之後,還剩下了十一個銅錢。顯而易見,沒有辦法把它們平均還給捐錢的五十個學生。一個男孩子暗示,不妨將這些錢捐給教堂,以換取對每個人的小小祝福。然而,其他的人不同意這樣做。那個建議的學生並不是我們這個教會的成員。於是,他提議買花生分發給大家。他的行動得到了贊同。

我們遭到過不準布道甚至拆毀教堂的威脅,這些痛苦的經歷,使得尚有事業心的人們幾近崩潰。一個男學生與別人家解除了婚約。婚約雖然已經完全解除,女方卻並不同意。教會裡一位很能幹,信仰非常虔誠的信徒是他們的中間人,他以為我們可能會討厭這個學生並將他開除,也可能把他及其父母驅逐出教會。而女方的媽媽幾乎想要自殺,並且死時一定要躺在我們的門前,除非我們強行調解此事。當然,這場風暴最終還是過去了。

學校終於進入了心靈開悟的時期。孩子們滿面春風地改換了信仰,接受了洗禮。有些人則在家裡忍受著痛苦的折磨。北溝的王先生去世的時候,由於他信仰基督教的孫子不肯在祖墳前下跪,他的異教徒兒子曾威脅要打斷這孩子的腿。

有一些男孩子則決心獻身於基督教事業。

我知道,當孩子們長大成人走進生活以後,將處處面臨著誘惑。我越來越感覺到,作為一個女人,自己恐怕很難給予他們亟需的教育。他們必然生活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上,實際上所有非宗教的文化環境都那么脆弱。我渴望有更強有力的人手來推動學校運轉,要求教團能夠派一位男性來學校里工作。

在早期的日子裡,男孩子們自辦的學校報紙是一半中文、一半英文的,出版工具就是一台油印機。

社會各界人物書籍大盤點(一)

風雲變幻,宕盪起伏,更為眾多的人物提供了指點江山,各領風騷的歷史舞台。所以,在近代史研究中,人物的研究始終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期任務就介紹社會各界人物相關書籍。
《中國男生最崇敬的偶像》
《知道點中國名人》
《精神王國的求索者:文化名人採訪錄》
《中國宗族史研究入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青瓷紅釉:民國的立愛與鍾情》
《大人物的小故事》
《開國元勛的子女們——哈軍工高幹子女傳記》
《大師底片中國最重要的課本人物經典瞬間》
《往日瑣事》
《克洛岱爾情結:卡米耶與保羅的一生》
《民國風流》
《鄒魯回憶錄》
《中國名人故事》
《偉大人物五分鐘傳記》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
《影響學生一生的100位世界名人》
《亂世之鞭: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30個人》
《洋人舊事——影響近代中國歷史的外國人》
《扒著門縫看歷史》
《真有意思》
《苦境——中國近代文化怪傑心錄》
《不可不知的2000箇中外名人》
《百年五牛圖》
《名人傳:經典譯林》
《偉大的猶太人》
《風情動春秋:傳奇女子》
《錢幣界名人逸事》
《民國報人——新聞史上的隱秘一頁》
《美人傾國——帝王紅顏的不了情愁》
《魯迅三兄弟》
《名士風流》
《蔣介石評說古今人物》
《紀德文集》
《中外名人故事》
《一代名士張伯駒》
《魯迅評點古今人物》
《面孔: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性格鑄造歷史》
《京華人物》
《美國華人群英錄》
《維基解密:阿桑奇和他的解密王國》
《大師的側影》
《最愛的男子》
《大中國上下五千年》
《領袖們》
《新華文摘精華本》
《與偉人談心——百年暢銷版》
《人氣魯豫有約》
《資本主義的法律基礎》
《民國民人的最後結局》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100名人排行榜》
《世界盡頭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水手》
《美第奇家族興亡史》
《韻冽看風流》
《妃嬪浮華錄:36位皇后的愛恨情仇》
《家在雲之南:憶雙親,記往事》
《楊瀾訪談錄2》
《三大師傳》
《讓未來記住今天》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千手拂雲,千眼觀虹:季羨林、錢學森、楊絳、侯仁之、陳省身、黃萬里的人生比較》
《一生應結識的25個人》
《歷史上那些女人們》
《瞧、這些女人》
《感動中國: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世界名人百傳》
《20世紀中國報人的風采軼事》
《傅譯傳記五種》
《合肥四姊妹》
《偉大的人物》
《民國大腕》
《我們的她們》
《也同歡樂也同愁》
《小崔說事》
《林徽因與梁思成》
《天下女人之美麗綻放》
《希臘羅馬名人傳》
《銀行家》
《人物誌》
《名人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