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屯田狀》

《上屯田狀》

《上屯田狀》是武帝時的大將軍趙充國的一篇兵家力作。是一本奏章類作品。文章擺事實,講道理,內容充實,語言質樸,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基本信息

名文簡介

作者:趙充國
類型:奏章
成文時間:漢武帝時期

作者小傳

《上屯田狀》奏章書影
趙充國(公元前137-前52年),字翁孫,漢隴西上餅(今甘肅天水市西南)人。善於騎射,精通兵法,熟習邊情,有勇有謀。武帝時曾多次出擊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後來因為與大將軍霍光一起策立宣帝,封營平侯。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羌反,他以76歲高齡,親赴西域,招降罕開,擊破先零,獲勝而回。

原文

《上屯田狀》晁錯
臣聞,帝王之兵,以全取勝(1) ,是以貴謀而賤戰。戰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2) ,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蠻夷習俗雖殊於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3) 。今虜亡其美地薦草(4) ,愁於寄託遠(5),骨肉離心,人有畔志(6) ,而明主般師罷兵(7) ,萬人留田,順天時,因地利,以待可勝之虜,雖未即伏辜(8) ,兵決可期月而望羌虜瓦解(9)。前後降者萬七百餘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輩(10),此坐支解羌虜之具也(11)。
臣謹條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12) :步兵九校(13) ,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谷(14) ,威德並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虜(15) ,令不得歸肥饒之墜(16) ,貧破其眾,以成羌虜相畔之漸(17) ,二也;居民得並田作(18) ,不失農業,三也;軍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歲(19),罷騎兵以省大費,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臨羌(20),以羌虜(21),揚威武,傳世折衝之具(22),五也;以閒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23),充入金城(24),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於風寒之地,離霜露、疾疫、瘃墮之患(25),坐得必勝之道,七也;亡經阻遠追死傷之害,八也;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得乘間之勢(26),九也;又亡驚動河南大開、小開(27),使生它變之憂,十也;治湟狹中道橋(28),令可至鮮水(29),以制西域,信威千里(30),從枕席上過師(31),十一也,大費既省,繇役豫息,以戒不虞(32),十二也。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33),不識長冊(34),唯明詔博詳公卿(35),議臣採擇!

注釋

《上屯田狀》晁錯水墨像
(1) 全:完美的策略。《孫子兵法·謀攻》:“必以令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 (2) 善之善者:好的策略中最好的。《孫子兵法·謀攻》:“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3) 一:一致,相同。(4)薦:獸類所吃的草,飼草。(5)趙充國率兵擊先零羌,渡過湟水,西至罕開羌,收復土地約二千頃。(6) 畔:通假為“叛”。(7) 般:通“班”,回。(8) 伏辜:服罪,治罪。(9) 期月:一整月。(10) 受言:這裡指聽從趙充國的話回去勸降。輩:批。(11) 坐:不必費力。支解:瓦解,分化。具:條件。(12) 條:分條陳述。(13) 校:軍營,軍隊一部。(14) 致:收穫,得到。(15) 排折:驅除,擊退。(16) 墜:即“地”,土地。(17) 漸:苗頭,趨向。(18) 並:同時,一起。(19) 度支:計算經費。田士:農夫。(20) 河湟:黃河、湟水。河湟流域,即西羌地方。漕:水上運輸。(21) 眎:即“視”。(22) 折衝:擊退。沖:古代一種大型戰車,用以衝撞城牆。(23) 郵亭:古代投遞文書的驛館。(24) 金城:郡名,故城在今甘肅皋蘭縣西北。(25) 離:通假為“罹”,遭受。瘃:凍瘡,這裡指起凍瘡。墮:即“墮”,凍掉手指、腳趾。(26) 乘間:乘著空虛。(27) 河南:指河西地方(今甘肅河西走廊)黃河以南。大開、小開:羌族的兩個部落。(28) 湟狹:湟水峽谷。狹,通“峽”,兩邊山勢陡峭,中有河流。(29) 鮮水:青海古稱。(30) 信:通假為“伸”,擴大,宣揚。(31) 枕席:比喻容易通行。(32) 不虞:意料之外的事。虞:預料。(33) 犬馬齒:謙稱自己的年歲。(34) 長冊:上等策略。冊:同“策”。(35) 博詳:廣泛說明。詳:使知道詳情。

譯文

《上屯田狀》晁錯奏章書影
我聽說,帝王軍隊,以毫無損失地獲勝為高,是以崇尚謀略而輕視作戰。戰鬥每戰必勝,不是善中之善,所以先做好爭取勝利的各種準備以等待可以取勝的時機。蠻夷民族習俗雖然和我大漢禮儀之國不同,但他們想要避害就利,珍惜親人,畏懼死亡,都是一樣的。現在敵軍沒有肥沃的土地和豐盛的草料,為終日流離失所、四散奔逃而苦惱,就是骨肉也離心離德,人人都有反叛之心。皇上聖明,讓疲勞的士兵回去,留下一萬人在邊疆屯田,順應天時,憑藉地利,伺機消滅敵人。敵人雖然沒有馬上服罪,決戰就在這個月,可以指望敵軍土崩瓦解。現在前後投降我軍的已有一萬七百多人,聽從我的話回去勸降的有七十批,這樣就具備了不費一兵一卒而瓦解敵軍的條件
我謹逐一陳述不必出兵而留下士兵屯田的便利十二條:步兵九校,吏士一萬人,留屯田以為武備,利用土地種植穀物,威德並行,這是第一條;又因此可以阻撓羌敵,使他們不能回到肥沃富饒之地,使他們貧困破敗,以造成內部的叛亂形勢,這是第二條;居民可以和軍隊一起耕田勞作,不影響農業生產,這是第三條;軍馬一個月的糧食,估計可以支出屯田軍隊一年的用度,廢止騎兵用以節省大量費用,這是第四條;到春天檢閱士兵,沿著河湟漕運谷到臨羌,讓羌虜見識我軍的威武,向世人展示我們擊退敵軍的能力,這是第五條;利用空閒,運送所採伐的木材,繕治郵亭,充實金城,這是第六條;出兵是冒著危險僥倖取勝,不出兵還可以讓反叛的敵軍流竄在風寒之地,遭到寒冷和疾病的禍患,這是不費兵卒而得到勝利的辦法,這是第七條;沒有經歷險阻遠追死傷的害處,這是第八條;對內不損害威武的崇高威望,對外不讓敵人得到可乘之機,這是第九條;又沒有驚動黃河南大開、小開兩個部落以致發生其他變化的憂慮,這是第十條;修治湟水一帶道路橋樑,使之可以到達鮮水,以控制西域,申威千里,軍隊通過,十分便利,這是第十一條;大費既可節省,徭役可預先免除,以防意外,這是第十二條。留軍屯田得到十二便利,出兵就失去十二便利。
臣趙充國材質低下,年歲衰老,不知道上等的策略,希望皇上聖明,能夠下詔公卿,詳細討論臣的主張!

影響與傳播

《上屯田狀》晁錯雕像
本文選自《漢書·趙充國傳》,標題依普通選本。
漢武帝征討四夷,西逐羌人,開西河,置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打通了通往玉門關的道路,隔絕了羌人和匈奴對內地的侵擾,長城內外出現了安定的局面。後來,先零諸羌勃起,勾結匈奴入侵內地。漢王朝調兵遣將討平他們後,設定護羌校尉統領其地。到宣帝時,諸羌復又攻掠金城,趙充國以七十高齡受命將兵金城,平定叛亂,招降羌人萬餘。
這年秋天,趙充國得了痢病,皇上賜給他書信表示慰問,並加派破羌將軍為副手,命令“急乘天時大利,吏士銳氣”,在十二月出擊。如果病得厲害,可以留在駐地,不要隨軍去打仗。趙充國考慮到羌人敗局已定,行事反覆無常,漢兵屢次出擊,軍費開支巨大而終無大效,建議罷兵屯田,以待其敝。做了奏章還未上達,就得到進兵的詔書印璽。中郎將害怕違抗詔命會被漢宣帝降罪,就讓客人去勸趙充國。趙充國沒有聽從,表示寧願以死來捍衛自己的意見,還是遞上了奏章。宣帝詔問:“即如將軍之計,虜當何時伏誅?兵當何時得決?孰計其便,復奏。”趙充國於是又寫了這篇《議屯田狀》呈上,提出“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有利於地方的安定和開發。宣帝將趙充國的奏章交給公卿議臣討論。最初贊同趙充國意見的人有十分之三,後來有十分之五,最後有十分之八。宣帝下詔責問說不便的人,都叩頭認錯。丞相魏相說擔保趙充國的計畫一定是可用的,宣帝於是同意了趙充國的建議。公元前61年,詔令罷兵,只留趙充國屯田。此後幾十年,西北邊塞得以無事。留兵屯田對於安定邊境、開發西北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功效是顯著的。

專家點評

《上屯田狀》晁錯削藩
文章首先引用《孫子》“上兵伐謀”的觀點,指出“戰而百勝,非善之善者也”,要為不戰而勝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才是用兵的上策。不戰而勝的條件何在呢?那就是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遊牧民族愛好居住在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的地方,現在士兵屯田,占據了他們的地方,可是他們的軍隊又無法和漢軍匹敵,只有過著流離四散的日子。長此以往,必然會厭倦這種生活,就產生反叛之心,漢朝就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而使邊疆安寧。屯田不但可以收罷兵之利,而且可以保證邊疆的長治久安。作者不是空言高論,而是一口氣羅列了罷兵屯田的十二大優勢,而且句句都言之有理,難怪剛開始持反對意見的朝臣們後來一個個都被說服,改變了立場

相關詞條

趙充國奏章漢武帝漢朝《孫子》軍事思想

相關資料

《趙充國傳》;《趙充國評傳》;《漢代名人列傳》;《中國名人百傳

詞條分類

趙充國;奏章;漢代;軍事;文學;思想;世界歷史名文;傳世經典文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