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常見的蹲坑,竟然成了美國老奶奶的創意,還發明了一款Squatty Potty蹲坑腳凳席捲全美,甚至有望通過該蹲坑腳凳賺得一個億。納尼,試問小編等眾多蹲坑經驗豐富的人,是如何錯過賺足一個億的商機的?
“中國蹲”不容易
據說,美國老奶奶發明蹲坑腳凳是因為她常年有便秘的困擾,有醫生建議她改變如廁方式,可以在腳底下放一塊墊子。老奶奶的兒子便設計了這款Squatty Potty蹲腳凳,能讓腿和軀幹輕鬆彎折成35度。
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試試中國的蹲坑呢?
其實,你能輕易做到的“中國蹲”,95%的美國人是做不到的。也許是他們骨骼清奇,抑或是他們沒有從小蹲下去的習慣。事實上,所有嬰兒在母體中都保持著這個姿勢,它讓身體放鬆,又能獲得安全感。
歷史上各國的如廁方式
1、15世紀以前,英國皇室們上完廁所,都是用新鮮的鮭魚片來完成擦屁股的“重任”。同時,相傳鮭魚有著除臭和治痔瘡的功效。
2、 中世紀末法國的如廁方式很有意思。那時法國皇宮的如廁用具是粗麻繩,一根粗麻繩從廁所的屋頂吊下來,正好垂在如廁蹲位旁邊。上完廁所後,就把繩子放在兩腿之間,前面一手拉,後面一手拽,像拉大鋸一樣,想想就很酸爽。
3、 《源氏物語》記載,日本皇族的喜好獨特,用蟬的翅膀作為如廁用具。而且這個蟬翼不是直接掰下來就使用,需要先把它們放到溫水裡浸泡三天,因為蟬翅質感太硬。
4、 古羅馬的如廁方式就相對普通了,他們把木棍的一端裹上棉布就變成了“廁籌”,就可以擦屁股了。
5、 以蔡倫發明紙來分段,中國的如廁史基本是進階式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如廁用具基本上是木條或者竹條;唐宋時期是木條竹條與粗紙並用,酸爽與舒適齊飛;元明清正式邁入粗紙時代,國人的屁股終於得救。
“中國式蹲坑”更易排便
理論上蹲式更容易排便。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體生理,這主要是因為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能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有幫助作用。同時,人在蹲著的時候,人體曲線還原到最原始狀態,兩腿分開,肛門也會自然分開,肛門擴約肌撐開,這時候更便於排便。
當然,既然是蹲便,就不能看太長時間手機,不然腿真的很麻。腿麻是其次,關鍵下蹲時間過長,肛門周圍靜脈回流會受到影響,長期如此的話,痔瘡的風險就加大了。
如廁 便秘 蹲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