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文采武藝,年輕時就遭受國破,一路逃亡,被稱為逃跑皇帝。他卻又能重建基業,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延續了153年江山。
宋高宗趙構(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趙構的母親韋氏原是鄭皇后宮中的普通侍女,受徽宗臨幸,生下趙構,才獲封婕妤。徽宗是有名的享樂皇帝,有封號的妃嬪及女官共143人,無封號的宮女多達504人。
因而趙構的母親並不受寵,趙構在徽宗38個皇子中地位也不顯赫。趙構1歲時封為廣平郡王,14歲進封為康王,15歲行成人禮,並搬到宮外的府邸。
1126年,金兵第一次攻打開封,19歲的趙構以親王身份到金營中求和。金兵再次南侵時,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被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
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金人將徽欽二帝及在京城的趙氏皇族、後宮妃嬪全部押解北上,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宋史·本紀》記載,宋欽宗在開封被攻打得非常危急的時刻,以蠟書詔令在相州的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令其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
趙構傳檄河北各州府起兵,副元帥宗澤,信德知府梁顯祖、楊沂中、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率部相繼到達。趙構令宗澤打著大元帥旗號,向開封進發以吸引金軍,自己則率大隊人馬到東平府躲避。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趙構當皇帝後,任命主張抗金的名臣李綱為右相; 張所為河北招撫使,招撫河北地區抗金義軍;宗澤擔任開封知府,整頓首都開封。
趙構當皇帝的頭幾年,一直在逃跑中度過。
第一次逃跑:1127年,趙構即位後不久,就逃到了揚州。
第二次逃跑:1129年2月,金兵奔襲揚州,他狼狽渡江,
金兀朮這次南侵,在黃天盪,韓世忠和岳飛給金軍以打擊。金國缺乏水軍,占領的北方也不穩定,暫停南侵。
南宋初期江南也不穩定,荊湖、江西、福建等路都有農民起義軍和盜匪。趙構任命岳飛、韓世忠、吳玠、劉光世、張俊等人分區負責江、淮防務,同時對內鎮壓農民軍,到1132年,南宋朝廷初步在東南站穩了腳跟。
趙構當政時期,南宋經濟高速發展,江南成為中國經濟新的中心,並且是世界經濟中心。南宋人口增加,經濟世界第一,農業稻麥兩熟製得到推廣,手工業也十分發達,紡織、造紙、印刷、陶瓷、造船及軍火等工業都居世界前列。
海外貿易的空前活躍,杭州城市人口達到140萬人,是當時世界第一大都市。趙構當政後期,南宋的中央財政收入已達到了8000萬貫錢,而當時全國人口卻只有約7000萬。南宋的經濟成就超過大唐盛世和康乾盛世時期。
趙構一生最大的爭議是殺了抗金派將領岳飛。
岳飛(1103年—1142年),宋相州湯陰縣人,抗金名將。岳飛20歲從軍,擔任了偏校這樣的中級軍官,25歲時成為抗金名將宗澤的門生。在宗澤的提攜下,岳飛手下軍隊發展到10萬多人,屢次擊敗金軍,成了抗金的主力。
到1140年,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而且朝廷財政不支,於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1141年,張俊、韓世忠、岳飛三大將被調離軍隊,1142年,朝廷將岳飛及子岳雲,張憲殺害。
殺害岳飛後,宋金達成“紹興和議”,由宋向金稱臣,將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劃歸金國,並每年向金貢奉銀絹各二十五萬兩匹。
殺岳飛,與金和談兩件事看起來趙構很昏庸,其實他深思熟慮,理由如下:
1、南宋初期總體上比金國軍事弱,北伐很難成功,即使收復洛陽開封兩京,想直搗黃龍府(黑龍江),沒有可能。步兵在平原作戰對騎兵處於劣勢,北宋初期收復幽雲十六州就沒有成功,更何談打到黑龍江省去。
2、南宋初期內外矛盾重重,各地農民起義,趙構首先考慮安定國內。如果北伐,勢必加重稅收,可能導致國內不穩。明朝後期和滿清作戰經濟上就負擔不起,北伐戰線拉長,負擔極大。
3、迎回徽欽二帝,必然影響趙構的皇位。
4、趙構的生母韋賢妃在金國,他想通過和談迎回。
5、趙匡胤建立宋朝時杯酒釋兵權,整個宋朝都控制武將兵權。南宋初期張俊、韓世忠、岳飛等人擁有重兵,苗傅和劉正彥兵變更讓趙構擔心武將失控。
6、岳飛在宗澤的提攜下,岳飛手下軍隊發展到10萬多人,而且在皇帝給封官加爵的情況下,堅辭不受,執意要領兵北伐,成了議和的最大障礙。
張俊、韓世忠激流勇退,明哲保身,岳飛就成了議和的犧牲品。
議和之後,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同年8月十餘輛牛車到達臨安,十月,南宋將徽宗暫葬於會稽,名曰永固陵。
南宋初期對金處於弱勢,1161年10月,金完顏亮兵分四路,對南宋發動全面進攻。初期進展順利,進取揚州。前鋒軍連敗宋軍,斬首數萬,宋軍退保江南。
金軍自和州渡江攻宋,宋將虞允文大敗金朝水師於采石磯,戰船全被宋軍燒毀,完顏亮後來被兵變殺死。采石磯之戰勝利說明南宋在水軍上占據絕對優勢,同樣戰例是韓世忠黃天盪戰敗金兀朮。
此戰之後,金國無力南侵,雙方實現了和平。
澶淵之盟,北宋以極小的代價換來了長達百年多的和平。同樣,南宋的紹興和議,也基本上奠定了南宋後期的和平局面。而這種局面,趙構功不可沒。《宋史》把趙構和劉秀相提並論,定為中興守成之明君。
趙構唯一的兒子在苗劉兵變中受嚇而死,而趙光義一支的後裔在靖康之恥中都被俘虜。因而趙構傳位給宋太祖七世孫,養子趙昚,南宋的皇位又戲劇性回到了趙匡胤一支。
趙構年輕時武藝高強,膽識過人。趙構又繼承了徽宗的文藝才能,對書法理論也很有研究,著有《翰墨志》一卷,在書法理論上有很精闢的見解,是南宋書法理論的代表著作。
趙構20歲當皇帝,55歲時傳位給宋孝宗趙,其後又當了25年太上皇。趙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也是中國當太上皇時間最久的皇帝。
南宋 宋高宗 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