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歷
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時,金兀朮尚未成年。金建國後對遼 戰事頻繁,金兀朮異母兄宗峻、宗幹、宗望、宗輔都是金軍重要將領,驍勇善戰,對他產生強烈的影響。驍勇善戰
天輔五年(1121)十二月,金太祖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反遼戰爭,宗弼初次披甲,隨叔父國論忽魯勃極烈都統完顏杲(斜也)出征。
天輔六年(1122)正月,金軍克遼中京(今內蒙古赤峰 寧城),宗翰得知遼天祚帝獵鴛鴦濼 ,完顏杲與宗翰分兵兩路襲遼天祚帝,時宗弼與宗望在完顏杲軍中。軍過青嶺,知不遠處有遼兵三百餘,宗望帶領宗弼、馬和尚率百騎追擊,交戰中宗弼矢盡,遂奪遼兵士槍,獨殺八人,生擒五人。宗弼初次參戰就顯示出超人的勇猛,令女真將士刮目相看。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十月,金興兵伐宋,軍分兩路,西路軍由左副元帥宗翰統領。東路軍由都統宗望統領,宗弼在東路軍任行軍萬戶。東路軍自平州(今河北盧龍)出兵,十二月攻占燕京(今北京),隨即連克中山、真定、信德。四年(1126)正月,宗望遣宗弼取湯陰縣,城破,俘宋兵3000人。東路軍強渡黃河,宗弼率先鋒3000騎近逼開封,聞宋徽宗出開封南逃,宗弼選驍騎百名追之,未及。金兵圍開封,宋以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等條件求和,金軍返回燕京。同年八月,宗弼再次隨右副元帥宗望南下。翌年四月,金軍攻下開封,宋徽宗、欽宗二帝降,北宋滅亡。
天會五年(1127)六月宗望病卒,宗輔繼任右副元帥。十二月,宗輔受命平定淄、青(山東境內)抗金武裝,宗弼在其軍中"class=innerlink>青州,宗弼首敗宋鄭宗孟的數萬軍隊,克青州。既而攻臨朐,在臨朐附近,宗弼先破趙成領導的抗金武裝,隨後大敗宋黃瓊軍,占領臨朐。天會六年正月,宗輔軍回師,渡青河之際,受宋軍3萬多人的襲擊,宗弼擊敗之,殺萬餘人。宗輔留宗弼屯守河間府,自己率軍返燕京 。天會六年(1128)七月,金太宗下詔追擊逃在揚州的宋高宗,宗弼率本部隨宗輔軍南下。宗輔軍自河北出發,宗弼率其部為先鋒,先後攻占濮州、開德、大名等地。
追擊高宗
天會七年初,宗弼升任元帥右監軍。宗翰、宗輔派撻懶、宗弼、拔離速、馬五分道南下,宋高宗自揚州南逃。宗弼入宋淮南西路,進兵宋歸德府,將攻之,宋守將出降。宗弼一路所過州縣,一擊即破,或不戰而降,一直打到長江北岸,占領宋江北重鎮和州(今安徽和縣)。宗弼欲從采石磯渡江,在渡口遭到宋知太平州郭偉的阻擊,一連三日均不得渡。宗弼便轉向馬家渡,大敗守軍,斬宋統制陳淬。十一月,宗弼率軍渡江,擊敗杜充所率宋軍,攻下建康,分派諸將徇近地,宗弼親率大軍取宋廣德軍路、湖州(今屬浙江),至臨安府(今杭州)。宋高宗聞臨安不守,又奔往明州(今浙江寧波)。宗弼派阿里、蒲盧渾為先鋒領精兵4000追襲宋高宗;又派訛魯補、術列速取越州。阿里軍連破宋軍,逼近明州,宋高宗登船逃入海上。宗弼隨後率軍趕到,取明州城,阿里、蒲盧渾泛海至昌國縣(今浙江舟山島),捉獲宋明州太守趙伯諤,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溫州逃往福州,又入海追擊,受到宋海上水軍的阻擊才退兵。宗弼率軍返回臨安。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兀朮退兵北歸的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將韓世忠、岳飛的頑強阻擊,10萬大軍被困黃天盪48日才得脫身。金兀朮回到金上京後仍心有餘悸,說:“南人使船,好像我們北人使馬,怎么了的!”金國內部以達懶為首的主和派乘金熙宗剛繼位之時專權將河南、陝西之地歸宋議和。
天會八年(1130)二月,宗弼聲稱搜山檢海已畢,帶著從江南各地掠奪的大量金銀財物沿運河北還。臨行前將具有幾百年文明的臨安古城付之一炬。沿途繼續燒殺搶掠,江南人民遭到一次空前的浩劫。三月,宗弼軍至鎮江,遭到宋將韓世忠的阻截。韓世忠水師戰船高大,扼守江口,金軍無法通過。金軍雖然兵多,但船小而少,又不善水戰,交戰數十回合,金軍損失慘重,雙方相持四十八日,宗弼仍不能渡江,只好溯江西上,開往建康,行到黃天盪,宗弼軍循老鸛河故道,一夜開鑿一條三十里長的大渠,通到秦淮河,才得以逃回建康。韓世忠追至建康,以戰船封鎖江面。宗弼張榜立賞,招人獻破海船渡江策,一王姓福建人貪賞獻策:海船無風不動,以火箭射其篷帆,不攻自破。宗弼連夜趕製火箭。二十五日,麗日無風,韓世忠的船隊停在江上不能動,宗弼令將士駕小船射火箭中其篷帆,宋水師被燒死、淹死的將士不可勝數,韓世忠和少數將士在瓜步棄舟,從陸路逃回鎮江。
五月,金軍自靜安鎮(今南京西北)渡江北歸,北返時放火焚燒了建康城。北返途中,金兀朮軍遭到宋岳飛部的襲擊,金軍損失慘重。宗弼從江南北還後,便主張不再南下攻宋,足見黃天盪之役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富平戰役
天會八年(1130年)秋,自江浙回軍不久的宗弼,又同宗輔一起轉戰陝西。九月,宗輔進兵洛水,以婁室、宗弼為左、右翼督統,並進合擊,拉開了“富平之戰“序幕。而當時的宋朝川陝宣撫處置使張俊也以劉錫為帥,集結了劉錡、趙哲、吳玠等將領統率的數倍於金的40餘萬大軍,以層層包圍之勢,與金軍在富平(今陝西富平縣北)展開決戰。是役,南宋名將張浚、劉琦、趙哲、吳玠並秦鳳路經略使孫渥以熙河路經略使劉錫為都統制將馬步兵18萬,號稱40萬,五路其發集結於富平,張浚坐鎮邠州督戰。戰役中宋軍把完顏宗璧統率的金軍作為進攻的重點,攻勢兇猛,宗弼軍被重重包圍,從中午戰至黃昏,力戰而不卻,牽制了宋軍的主力,為扭轉戰局贏得了時間。金將赤盞 暉全軍覆沒、大將韓常被射傷一目,死戰不退。此時的金將完顏婁室找到了宋軍的薄弱處——趙哲統率的宋軍,於是以其所率的所有精銳騎兵衝擊趙軍,趙軍一觸即潰,婁室與宗弼合兵掩殺,金軍士氣大振,致使南宋18萬大軍頃刻間土崩瓦解。金軍乘勝追擊,以少勝多,取得了富平之戰的勝利。富平戰役一方面由於張浚自恃強大,判斷失誤,沒有利用敵弱我強,且敵軍兵分兩路的失誤,果斷髮動攻擊,貽誤戰機,另一方面也由於完顏宗弼的剽悍勇猛,牽制了敵人主力,最終以金朝大勝而結束,南宋盡失陝西五路大部分地區。
天會九年(1131年)冬,宗弼率部入四川,與“富平之戰“中兵敗的南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大戰於和尚(今陝西寶雞西南)。此一役宗弼被打得打敗而歸,宗弼“僅以身免“,甚至“剃其須髯而去“。此戰,宗弼損失兵將過千,自己還受了箭傷,這是金宋交戰中,金軍首次的大敗仗。天會十一年(1134年)冬,宗弼率兵突襲,一舉拿再下和尚原。
天會九年(公元1131年)冬,宗弼率部入四川,與“富平之戰“中兵敗的南宋名將吳玠、吳璘兄弟大戰於和尚(今陝西寶雞西南)。此一役宗弼被打得打敗而歸,將士多歿。宗弼“僅以身免“,甚至“剃其須髯而去“。此戰,宗弼損失兵將過千,自己還受了箭傷,這是金宋交戰中,金軍首次的大敗仗。天會十一年(1134年)二月,撒離喝敗吳玠軍於固鎮。冬,宗弼率兵突襲,一舉拿再下和尚原。和尚原戰役後,宗弼又率十三萬大軍取徽縣仙人關,半路又一次遇到了吳氏兄弟的有備之師,又打了一個和尚原式的大敗仗,無奈他只好退往秦中。宗弼見吳氏兄弟善戰,便不再與其力戰,專以智取。直至皇統元年(1141年),宗弼致書宋高宗趙構令吳氏兄弟退兵,方才不戰而勝,放心控制川陝一帶。
1134年,金命偽齊劉豫,遣軍攻占襄陽府(今屬湖北襄樊)等六郡。五月至七月,宋命岳飛率軍收復襄陽等六郡(參見岳飛收復襄陽六郡之戰)。九月,完顏宗弼與偽齊軍聯合向兩淮地區發動攻勢,遭到韓世忠、岳飛軍的堅決抗擊,後因金太宗病危,金軍渡淮北撤。
出將入相
天會十五年(1137)金兀朮升任右副元帥、封沈王。十一月,廢“偽齊”政權,將政令收歸朝廷。廢劉豫為蜀王,於汴京設行台尚書省 。天眷元年(1138),領三省事宗磐、宗雋在朝廷專權,外結左副元帥撻懶,將河南、陝西地割還宋朝。對此,宗弼在朝內支持宗幹等人堅決反對。二年,熙宗以謀反罪,誅宗磐、宗雋,解除撻懶兵權。拜宗弼為都元帥,封越國王。三年,撻懶與宋人交通受賂事發,熙宗命宗弼誅撻懶,加封他為太保,兼領燕京行台尚書省。因宗弼之請,熙宗又發動對宋戰爭,出兵奪回原交還宋朝的河南、陝西之地。由於河南、陝西各地守將大多是金、“齊”舊官,金軍攻來,紛紛迎降。一月之間,金軍攻取河南、陝西大部,宋岳飛等部退到潁昌(今河南許昌)以南地區,宗弼順利進駐汴京。宗弼企圖趁勢占領淮河以北地區,又揮軍南下,在順昌(今安徽阜陽)敗於宋劉錡部,在郾城、潁昌大敗於岳飛部,宗弼險些被俘。形勢對宋朝極為有利,岳飛也乘勝進兵,大有收復河南進攻河北之勢。但宋高宗下令岳飛班師,於是宋軍全部撤出河南。九月,宗弼入朝,是時熙宗南巡到燕京,左丞相完顏希尹亦在隨行百官之中。宗弼欲還元帥府(駐祁州),餞行宴會上,希尹與宗弼言語相忤,宗弼大怒。次日向皇后裴滿氏辭行時,詳述其事,言希尹有不軌言行。宗弼走後,皇后向熙宗奏明,熙宗派人追回宗弼,許宗弼誅希尹。遂殺希尹及其二子,又殺了希尹的心腹右丞蕭慶及子。翌年,宗弼升為左丞相兼侍中,仍任都元帥,領行台尚書省事。
金奪回河南、陝西後,行台尚書省從燕京遷到汴京,主要掌管原“偽齊”統治地區。金兀朮在行台革除“齊”弊政,採納范拱的建議、減舊稅三分之一,百姓得以復甦。又令原“齊”諸軍將士解甲歸田,人情大悅。厲行文治,選拔能吏,講求財用,器重文人。選名士十餘人備官屬。涿州范陽人趙元在行台凡十年,吏事明敏,宗弼深知之,行台或有事上相府,宗弼必問“曾經趙元未也?”其見重如此。宗弼選拔信用的蔡松年、曹望之、許霖、張之周等,直到海陵王、世宗朝都是理財名臣。北方社會經濟得到一定恢復。
宗弼扶植的漢官,大多數是原宋朝舊臣,他們與金初重用的原遼朝漢官韓企先、孟浩、田珏等人有矛盾。皇統元年五月宗幹卒,不久宗弼返京師輔佐熙宗,任蔡松年為刑部員外郎,開始在朝廷扶植新漢官集團。皇統六年,右丞相韓企先病卒,田珏被宗弼排擠出朝。七年六月,又藉故殺田珏、奚毅等多人,孟浩等34人被指為同黨遷徙海上。尚書省為之一空。宗弼扶植的新漢官集團代替了舊漢官集團。
宗弼自天眷三年(1140)順昌、潁昌大敗後,並未放棄與宋劃淮為界的打算。因宗弼之請,熙宗下詔代宋。
向金稱臣
統元年(1141)春,兵進淮南,與宋軍接戰,互有勝負。與宋高宗、秦檜訂立和約,使南宋稱臣於金,輸納歲幣。金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為界,結束了長達10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南北長期對峙局面,此即紹興和議。兀朮寫信給宋高宗趙構:“望宋朝派專人讓吳氏兄弟退兵!這恐怕是我們最關心的事了”,而且還特地在這段話之前寫上了“所有淮上大軍,使至日諸道班還”的話。高宗讀信後心驚膽擅,告誡吳氏兄弟不可冒犯兀朮。於是兀朮便以區區一紙簡訊,便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從此兀朮大軍橫行川陝,無人能敵。皇統二年還朝,兼監修國史,以功拜進太傅,賜人口,牛,馬各千,駝百,羊萬,每歲宋進貢內給銀,七年,為太師,令三省事,都元帥,獨掌軍政大權。
二月,雙方正式簽約,時為宋紹興十二年,史稱“紹興和議”(或稱“皇統和議”):兩國東以淮水,西以大散關為界,淮水上游的唐鄧二州和西面商、秦二州的一半割讓給金朝。南宋向金稱臣,輸納歲幣銀、絹二十五萬兩、匹。
皇統二年三月,宗弼進為太傅。皇統七年九月,又進為太師、領三省事、監修國史、都元帥、領行台尚書省事、越國王,獨掌軍政大權。自皇統和議後,宗弼始終堅持“南北和好”政策,主張待時機成熟後再一舉滅宋。
因而直到海陵王南侵(1161),二十年間金宋邊界幾無戰事,這對雙方經濟、文化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皇統八年(1148)八月,宗弼進《太祖實錄》。十月,病卒。
裝束
頭戴一頂金鑲象鼻盔,金光閃爍;旁插兩根雉雞尾,左右飄分。身穿大紅織錦繡花袍,外罩黃金嵌就龍鱗甲;坐一批四蹄點雪火龍駒,手拿著螭尾鳳頭金雀斧。好像開山力士,渾如混世魔王。
遺蹟
女真民族的後裔,滿族,對這位一代風雲人物是頗為懷念和敬仰的。今日白山黑水,有不少完顏宗璧的遺蹟。著名的有金兀朮運糧河,這條河雖不一定是金兀朮主持開鑿的,但確實和金初對遼宋戰爭的擴大有著直接的關係,當時為緩解阿什河的漕運而開鑿了這條運河。“金兀朮運糧河“全長約50餘公里,東南起點在阿城楊樹鄉廣慶莊附近,西北流經雙城和哈爾濱交界地帶,在道里區新農鄉西下坎附近與松花江匯合。雖然現在已大部分夷為耕地,但還能辨識出大致模樣。此外還有老兀朮墳(遼慶陵)、金兀朮屯糧台(綏化四方台)、金兀朮斬將台(阿骨打陵墓)等等。
子孫後代
完顏承麟,是完顏兀朮的曾孫。完顏承麟初為金國末期將領,驍勇善戰、才略兼備,深受金哀宗完顏守緒為器重。
天興元年(西元1232年),蒙古軍隊揮軍南下犯金。哀宗遂以“率兵抗蒙”為由,留下家眷於汴京而出奔。完顏承麟沿途不離不棄,以身保哀宗之全。縱然沿途文武百官很多都為保命而逃走,完顏承麟依然以身護主,成功護送哀宗至歸德,後又護送哀宗至蔡州(今河南蔡縣)。 到達蔡州後,完顏承麟建議哀宗組織中央統治,積極籌備防衛蒙古來犯的事宜。
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蒙古軍揮軍直進,加上南宋軍的支援下,蔡州被圍。哀宗深知亡國之日將至,不願當亡國之君,遂下詔禪位予完顏承麟,承麟初執意推卻,後哀宗苦苦哀求,曰:“朕所以付卿者,豈得己哉;以朕肌肥,不便鞍馬。城陷之後,馳突必難。顧卿平昔以疾聞,且有將略可稱。萬一得免,使祚胤不絕,此朕之志也。”意思大概是哀宗認為自己身胖,不能策馬出征。萬一城陷,必難突圍。故傳位予身手矯健,有才有略的完顏承麟,望他如有幸逃脫的話,可延續國祚。故此,完顏承麟唯有答允繼位。
翌日,傳位大典剛開始不久,即接到戰報說宋蒙大軍已攻進城內,哀宗倉皇逃往幽蘭軒,而剛即位的末帝完顏承麟即急率兵出門迎敵,展開巷戰,完顏承麟戰死。金滅亡。
金兀朮墓
出汝州城東行10公里,即到汝州市紙坊鄉完莊。在完莊,生活著220口姓完顏的村民,他們戶口簿的民族一欄填寫的是“滿族”,他們是我國金代大將金兀朮的後裔,自金兀朮以來,其先人已在完莊繁衍生息了800多年。
金兀朮於1140年率軍南下,當時金廷允許並鼓勵大將攜家眷同行。金兀朮渡黃河時恰逢黃河結冰而順利得渡,以為有神助,便許願為神重建廟宇再塑金身。金兀朮到達汝州後,便在留王店即現在的完莊南面修建北嶽行宮,家屬安置在此,其後人遂在此繁衍生息。
根據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實物,汝州完莊的完顏人認為,金兀朮就葬在汝州完莊,其墓址就在完莊村西頭。然而,墓地舊址現在已是青青麥田,幾乎無舊址的蛛絲馬跡可尋。
探討金兀朮的墓地在何處,首先應考證他是怎么死的,死在哪裡。
廣為流傳的《說岳全傳》中有“虎騎龍背,氣死兀朮,笑死牛皋”的故事,但那是小說家言,歷史記載沒有相關印證,根本不足信。作為正史的《金史》記載,金兀朮薨於1148年。《宋史》記載,兀朮班師,未幾病逝。但兩史均未記載其逝於何處。李泉海在2005年2月的《汝州文史資料》第八輯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是從《金史熙宗本紀》所記看,兀朮常在軍中,有事回朝,無事還軍,從不在朝中逗留,所以,班師後應該是仍回開封,未幾病逝,自然應該是逝於開封。
李泉海還在文章中說,現已知曉的金兀朮墓葬共有三處:一說在黑龍江阿城市;二說在北京大房山的金陵;三說即在汝州完莊。阿城是金兀朮老家,開封距阿城數千里,就當時的交通條件,屍體未必能保存完好。而北京金陵的修建要晚於金兀朮病逝,此說也不足信。那么,金兀朮真的葬於汝州完莊嗎?
據完顏家族的人介紹,他們清楚地記得完莊的墓地碑文上有“金完顏四太子之墓”的字樣。但在上世紀50年代的“大躍進”時期,人們生產熱情高漲,這塊石碑被斷為三截,修成石軌道,作為通往田野的阡陌了。
後來,村里平墳,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完顏本玉以身作則,帶頭平了自家老墳。但與前兩說一樣,汝州完莊說仍然沒有足夠的史料支持。金兀朮墓地究竟在哪裡,目前仍是一樁懸案。
藝術形象
小說形象
在清代錢彩的小說《說岳全傳》中,完顏宗弼為赤須龍轉世,頭戴一頂金鑲象鼻盔,金光閃爍;旁插兩根雉雞尾,左右飄分。身穿大紅織錦繡花袍,外罩黃金嵌就龍鱗甲;坐一匹四蹄點雪火龍駒,手拿著螭尾鳳頭金雀斧。好像開山力士,渾如混世魔王。有千斤之力,曾力舉鐵龍,多次引兵攻宋。結局是因被牛皋騎在背上而氣死。
影視形象
1988年台灣電視劇《八千里路雲和月》:張復建飾演完顏宗弼;
2013年大陸電視劇《精忠岳飛》:劉承俊(韓國)飾演完顏宗弼。
人物評價
總評
完顏宗弼,文韜武略,在女真崛起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多次率軍南侵,致使中原地區和江淮一帶生靈塗炭,無辜百姓死難無數,其一生致力於吞併南宋統治中國,是女真族史上的一名卓越的軍事統帥。
歷代評價
《金史》:“宗弼蹙宋主于海島,卒定畫淮之約。熙宗舉河南、陝西以與宋人,矯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雋、撻懶湛溺富貴,人人有自為之心,宗乾獨立,不能如之何,時無宗弼,金之國勢亦曰殆哉。”
金世宗:“宗翰之後,惟宗弼一人。”
酈瓊:“親臨陣督戰,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揮三軍,意氣自若,用兵制勝,皆與孫、吳合,可謂命世雄材矣。至於親冒鋒鏑,進不避難,將士視之,孰敢愛死乎?宜其所向無前,日辟國千里也。”
《討烏珠等檄書》:“惟彼烏珠,號四太子,好兵忍殺,樂禍貪殘。陰蓄無君之心,復為倡亂之首。殘殺叔父,擅奪兵權。既不恤壯士健馬之喪亡,又豈念群民百姓之困苦。……罪在一夫謀己之私,毒被寰宇兆民之眾。”
樓鑰:“不達時變,貪而無親,將自取斃。”
呂頤浩:“臣在燕山府皆嘗聞之,達蘭有謀而怯戰,四太子乏謀而粗勇。”
王夫之:“兀朮渡江而南,席捲吳、會,追高宗於四明,東迤海濱;其別將追隆祐太后,南至於虔州之皂口,西掠楚疆,陷岳、潭,而武昌在其懷袖。”
《精忠岳飛》主要人物
《精忠岳飛》是2013年開播的國產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該劇聚焦一代英雄岳飛,用切合史料記載的方式來講述岳飛的生平及他帶領岳家軍征戰的傳奇故事,“岳母刺字”、“槍挑小梁王”等經典橋段也都在劇中呈現。 | ||||
岳飛(黃曉明 飾) | 秦檜 (羅嘉良 飾) | 高寵 (吳秀波 飾) | 韓世忠 (邵兵 飾) | 李娃 (林心如 飾) |
岳母(鄭佩佩 飾) | 梁紅玉 (張馨予 飾) | 素素 (張嘉倪 飾) | 趙構 (丁子峻 飾) | 金兀朮 (劉承俊 飾) |
周桐(于榮光 飾) | 楊氏 (劉詩詩 飾) | 完顏宗望 (王巍 飾) | 張憲 (崔林 飾) | 哈迷蚩 (安澤豪 飾) |
牛皋(康凱 飾) | 楊再興 (王海祥 飾) | 劉韐 (陳之輝 飾) | 王貴 (閆彥龍 飾) | 靠山虎 (池程 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