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建立後,隋文帝命大臣制定了《開皇律》,這是中國法制歷史上一部影響深遠的封建製法律。它創設“十惡”制度,這“十惡”在後世歷代封建王朝都被定義為重罪,犯了這十宗罪的人都不可被饒恕赦免,也因此產生了一個成語“十惡不赦”。“十惡”是指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從隋初確立到清末修訂《大清新刑律》時正式廢除,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1300餘年之久。十惡不赦的法律制度是維護封建皇權、封建禮教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君權、父權和夫權集中體現。
一是謀反,是指企圖推翻朝廷或者皇帝的行為,被視為十惡之首。無論哪個朝代對於膽敢謀朝篡位危及皇朝統治的犯罪行為,都是殺無赦,甚至要誅九族。
二是謀大逆,是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的行為。《唐律疏議》認為“乾紀犯順,違道背德,逆莫大焉,故名大逆。”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意味著毀壞皇朝統治標誌、皇家財產,挑戰皇室權威,後果就是“父子兄弟皆斬,家口沒官”。
三是謀叛,是指預謀背叛本朝、投降外國的行為。此罪打擊的主要對象是朝廷文武官吏中背叛祖國的民族敗類和反對中央政權的地方割據勢力。後果和謀大逆一樣,“父子兄弟皆斬,家口沒官”。
四是惡逆,是指毆及謀殺祖父母、父母,殺伯叔父母、姑、兄姐、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的行為。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家庭內部應相親相愛,如果自相屠戮,有違人倫人理,所以稱為“惡逆”。謀反、謀大逆、謀叛三項大罪針對的都是危害“君權”的行為,而惡逆則主要針對的是危害“父權”的行為。
五是不道,一般指殺一家之中沒有犯死罪的3人以上及肢解人的行為。不道針對的是惡性兇殺犯人,在有些朝代有緣由的殺人尚可諒解或赦免,但是殺害多人或者殺了人還通過肢解等方式侮辱對方的則純屬“不道德”,是不可被原諒的。(更多精彩文章請下載百科解密)
六是大不敬,一般是指侵犯皇帝人身、權力及尊嚴的行為。比如偷盜皇帝的日用品、偽造御用藥品、書寫皇帝姓名不避諱以及誤犯食禁行為,“大不敬”主要告誡人們要對皇室行人臣之禮,時刻保持肅敬之心。
七是不孝,即不孝順祖父母、父母,或者在守孝期間結婚、飲酒、宴請、賞樂等行為。善事父母曰孝,如果違犯,是名“不孝”。“孝”不僅是一種道德的規範,更是法律的要求。
八是不睦,即謀殺某些親屬,或者女子毆打、辱罵、控告丈夫等行為。“不睦”主要針對的是危害“父權”的行為,這就要求女子以夫為綱,以和為貴,妻子對丈夫甚至丈夫的親屬都要做到服從和尊重。
九是不義,指官吏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行為。這個罪名體現的是古代官員系統、師生、夫妻內部的和諧,但主要的只是體現了對上和對夫的單向尊重。
十是內亂,親屬之間通姦或強姦等行為。這要求人們遵守親屬之間男女人倫的規矩,亂倫是要蹲大獄的。
法律 十惡不赦 十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