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富庶的宋朝 為何還頻頻爆發農民起義?

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宋朝真的是一個矛盾的王朝:經濟富庶卻國力危殆,經常被欺負;重文抑武卻教條禮制不興,忠君思想不濃;農民起義頻繁卻最終不被內亂所滅,亡於外族之手……想想也是頗為令人疑惑。

宋朝宋朝

農民起義對於封建王朝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甚至可以說是各王朝改朝換代的直接動因。自西周國人暴動、秦朝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後,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均不少見,有很多朝代都亡於農民起義,所以說它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宋朝作為一個封建王朝,農民起義同樣存在,甚至次數更多,在兩宋統治的319年間,共發生過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434次。其中比較出名的有:993年,北宋剛剛建立不久,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持續了兩年;宋徽宗時期,方臘、宋江先後領導了農民起義;1130年,南宋時期,鐘相、楊麼在湖南起義……但是,宋朝的農民起義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普遍規模較小,影響力不大,所以說宋朝才沒有被農民起義被滅。

宋江起義宋江起義

既然宋朝農民起義次數很多,那就說明階級矛盾是存在的,但當時的農民起義卻多是小打小鬧,沒有成為推翻政權的力量,這是為何呢?

首先,宋朝不再像以前一樣抑制土地兼併、抑制商業發展,這就使得宋朝經濟獲得了快速發展。但是不抑商導致財富集中,不抑兼併進一步導致土地集中,很多農民因此失去了生存基礎。農民和地主之間的階級矛盾激化,就導致農民起義頻發。另一方面,商業發展拓寬了經濟來源和就業渠道,也就有很多人獲得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下層人民的生活相對以前的朝代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也就削弱了農民起義的力量。

其次,宋朝實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加強中央集權。宋朝大興科舉,希望選拔出更多優秀的文人來委以重任,因此宋朝學習風氣濃郁,很多人都希望通過科舉魚躍龍門。但是科舉所錄取的文人畢竟有限,更多的人則名落孫山,並因此而落魄。這部分人常常對朝廷心懷怨恨,因此宋朝出現了很多文人加入造反的事情,不過文人畢竟是文人,打仗不是專長,因此他們的造反也就沒啥威脅。另外,經歷五代十國的戰亂,中國傳統文化體制趨於崩潰,雖然宋朝新儒學得到發展並趨於完善,但畢竟時日尚短,影響力不足,因此宋朝人的忠君思想非常薄弱,只要遇到天災人禍,生活無法繼續,農民就會揭竿而起。但是,宋朝中央集權的加強,使其能夠更好的處理內部矛盾,有更強大的力量安定內部。

杯酒釋兵權杯酒釋兵權

雖然宋朝的農民起義都被鎮壓,但對於朝廷的統治依然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而且,朝廷的精力都放在對付人民上,對外部威脅也就沒有了防範能力。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