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

德國的主體民族。主要特徵多為身材高大,金髮碧眼,其他多數分布在奧地利、瑞士、美國等國。多屬歐羅巴人種阿爾卑斯類型,部分屬北歐類型。使用德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分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南北方言差別較大。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並有一套獨特的花體字母(哥特體,德語稱Fraktur)。書面語言以高地德語為標準。多數人信仰基督新教,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

民族歷史

標準德意志女性外貌標準德意志女性外貌

早在公元初期,這些日耳曼部落便與當地原居民發生混合;在西部和西南部混入的是克爾特人 ,在南部混入的是雷托人。在10~13世紀,隨著德國封建主的向東擴張,又不斷征服並同化一部分講斯拉夫語和立陶宛語的部落(波拉布人和普魯士人等);在12~13世紀,北方受到丹麥控制,又有一部分諾曼人進入而被同化吸收。對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最大的是法蘭克人。他們最先接受羅馬文化,發展較快,於5 世紀末建立法蘭克王國 ,使原先處於分散狀態下的各個日耳曼部落第一次被置於統一的王權之下。843 年,東法蘭克王國分出後,於 919年選出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為國王,建立起第一個德意志王朝。以後歷經嬗變,1871年取得普法戰爭勝利後,建立起中央集權制的德意志帝國。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 ,於1914年和1939年挑起兩次世界大戰 ,1945 年戰敗投降。1949年分別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90年10月,德國統一。

德意志人自古多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手工業和商業亦較發達。進入19世紀以後,現代工業發展迅速。

人口分布

標準德意志男性外貌標準德意志男性外貌

約8450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德國(7400萬,占該國人口的91%)。其餘1000多萬人分布在美國(450萬)、俄羅斯(190萬)、加拿大(120萬)和巴西(70萬)等國。多屬歐羅巴人種北歐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使用德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分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南北方言差別較大。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並有一套獨特的花體字母(哥特體,德語稱Fraktur)。 書面語言以高地德語為標準。多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信天主教。

德意志人系古代日耳曼人的直系後裔,但在不同歷史時期混入了不同的異族成分。同時,日耳曼人由於在民族大遷移中廣泛擴散,在不同地區與不同民族發生混合,從而又以不同比例和不同身分參與其他新興民族的形成。德意志民族成分中主要包括以下日耳曼部落:在德國中部和南部有蘇維匯人、赫蒙杜里人、查蒂人和阿勒曼尼人;在北部有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條頓人、 金布里人和弗里斯人;在西部有法蘭克人。 早在公元初期,這些日耳曼部落便與當地原居民發生混合:在西部和西南部混入的是克爾特人,在南部混入的是雷托人。“德意志” 一詞,古時德文寫作Teutsch,系由Teuton(條頓)一詞演變而來。這一族稱正好在這一時期出現,說明東法蘭克人已開始有了共同的民族意識。但是,由於德國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國內小邦多達300個,諸侯專權,經濟分散,地方觀念強烈,民族意識的發展受到阻礙。直到19世紀後半葉始完成民族統一。然而,至今在德意志民族內部仍保存著明顯的地方性差異,根據方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的特點,還可以區分出巴伐利亞人、梅克倫堡人、薩克森人和黑森人等。 德意志人

德意志人自10世紀初葉,便開始進入封建社會。16世紀爆發宗教改革運動和農民戰爭,對羅馬教廷和地方封建勢力展開衝擊,開始向資本主義社會發展。1866年,普魯士戰勝奧地利,遂在德意志各邦中躍居霸主地位;1871年取得普法戰爭勝利後,統一各邦,建立起中央集權制的德意志帝國。此後不久,德意志帝國便走上軍國主義道路,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並於1914年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戰敗,帝國崩潰。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進攻波蘭,發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戰敗投降。戰後被蘇、美、英、法4國分區占領。蘇聯占領區於1949年10月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美、英、法3國占領區於1949年5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90年兩德重新統一。

知名人物

由於特殊的歷史條件,曾在不同時期湧現出許多偉大的世界知名人物,著名的英籍 德國作曲家亨德爾、如16世紀的宗教改革家M. 路德、革命家T. 閔採爾和人文主義者U.von胡登;18世紀的 哲學家I. 康德和 劇作家G.E. 萊辛、 詩人J.W.von 歌德和劇作家J.C.F. 席勒;19世紀的哲學家 G.W.F. 黑格爾和 L.A. 費爾巴哈、詩人H. 海涅和工人運動活動家W. 魏特林;特別是出現了與共產主義哲學家K. 馬克思齊名的F. 恩格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