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家經典《論語》第十四篇《憲問》中,孔老夫子曾對自己的高徒子貢大發感慨,稱如果沒有管仲的話,我們現在恐怕都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言辭之中對管仲滿是崇拜之情。“被髮左衽”即披頭散髮、衣襟左開,這是當時蠻夷戎狄等未開化民族的習俗,而作為開化民族的漢人(當時稱華夏族)衣服髮飾習慣是“束髮右衽”,情況完全不同。
由“束髮右衽”改為“被髮左衽”,雖然表面上不過是衣服髮飾的改變,在今天可能不算事兒,但在當時華夷分明的時代,這不啻於亡國滅種。那么,究竟管仲做了什麼事情,讓華夏民族免於被征服,令孔子對他頂禮膜拜呢?這一切,首先需要從春秋初年的形勢談起。
自犬戎滅西周、平王東遷洛邑後,中國的歷史便開始進入春秋時期。按照《史記》作者司馬遷的說法,春秋是一個“周室微,諸侯力政,爭相併”的超級混亂時期,諸侯力爭、禮崩樂壞的局面帶來的,不僅是中原地區社會環境的極度動盪,也為周邊少數民族的入侵提供了良機。其中對中原華夏文明威脅最大的兩個異族,其一是被視為南方蠻夷的楚,另外一個便是北方的戎狄。
楚國興起於長江、漢水之間,其俗“信巫鬼,重淫祀”(《漢書·地理志》),崇拜火、太陽,並以鳳為圖騰,跟華夏文明差別極大。自武王熊通開始,楚國開始變得強盛起來,並正式走向對外擴張之路。到了楚成王時期,楚國橫行於江淮之間,不僅滅掉貳、谷、絞、弦、黃、英 、蔣、道、柏 、房、軫、夔等諸侯國,而且還時不時向宋、鄭、許等華夏重要諸侯國用兵,氣焰非常囂張,“吃相”非常難看。
與楚國由南向北擴張相伴隨的,是戎狄由北向南對中原進行的侵擾,而戎狄跟楚國相比,文化更加落後,攻勢更加凌厲,對華夏族的威脅自然更是致命。戎狄是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分為數支,其中對中原威脅較大的有分布於今天河北北部的山戎、分布於今天山西東南部的赤狄、分布於陝西一帶的白狄及經常流竄於中原地區的長狄。
戎狄民族利用中原地區的混亂,經常南下騷擾華夏諸國,不僅嚴重威脅到邊疆各國的生存,而且屢屢闖入中原腹心,甚至威脅到周天子的安全。例如山戎曾在前662年大舉入侵燕國,迫使後者向齊國求援;赤狄於前660年、前659年接連攻破衛、邢兩國,並殘忍的處死衛君;前649年,戎人一度攻破王都洛邑,並迫使周襄王避難晉國。由此可以看出,相較於楚國,戎狄對中原的威脅最致命,如果沒有人站出來匡救,華夏民族恐有被征服之憂。
最終站出來匡救華夏文明的人,正是輔佐齊桓公成就一代霸業的賢相管仲。齊桓公即位後,即任用管仲為相,勵精圖治,對國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並極力開發漁、鹽等資源,鼓勵商業發展,逐漸使得齊國經濟富庶,財力軍力大增。改革卓見成效後,管仲又適時的建議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借尊奉天子成就霸業的同時,清除外族之患。
管仲對戎狄的打擊從援救燕國開始。前662年,齊桓公、管仲親率大軍討伐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收手,此役重創山戎,滅令支、孤竹兩國,幫助燕國消除最大的邊界隱患。前660年,管仲又勸說齊桓公,將國破後的衛國遺民安置在曹邑,並派軍保護,隨即又扶立衛戴公復國。翌年,管仲再勸說齊桓公,把經常遭遇赤狄侵襲的邢國都城遷到靠近齊國的夷儀,同樣派軍保護。
此後,但凡有戎狄侵犯的情況發生,管仲都會建議齊桓公在第一時間聯合各諸侯國進行抵禦,有力的維護中原各國的安全。在打擊戎狄的工作卓見成效後,管仲又勸說齊桓公率八國同盟軍兵鋒南指,打著問責楚國不向周王室朝貢的旗號,迫使楚國簽訂城下之盟,不僅承諾要重新對周王室進貢、不得肆意併吞華夏諸侯國,而且還正式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至此,中原各國暫時解除來自南邊的侵襲。
管仲、齊桓公雖然陸續病故,但由其確定的“尊王攘夷”路線,卻被繼之而起的各位霸主所遵循沿用。自此之後,北方的戎狄接連遭受中原強國重創,終至消亡,自此之後中原再無“披髮左衽”之憂。而南方的楚人則漸漸融入華夏族,很難再分彼此。這一切之功均源於管仲,無怪乎孔老夫子對其頂禮膜拜了。
儒家 管仲 楚國 戎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