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閩南語(白話字:Bân-lâm-gú),在某些地方亦稱為東話或福佬話、鶴佬話、河洛話、福建話、黎話、海話,屬於漢語閩語的次方言,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閩語。語言學的分類上,中國語言學者多認為閩南語是一種漢語方言,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
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的潮汕地區、廣東西部的湛江、茂名、雷州半島、海南島、閩西龍巖市區與漳平一帶、閩東寧德市的福鼎一帶、浙江南部蒼南、平陽、洞頭部分地區以及台灣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分布在台灣的台灣話(亦稱為河洛話、鶴佬話、福佬話等)即為閩南語的一支。而在粵東沿海通行的潮汕話也為閩南語不同的分片。
分布
閩南語主要分布在台灣和福建,同時在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和東南亞等地區也有分布:
江蘇省:宜興縣南部山區
浙江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溫嶺市之石塘一帶
玉環縣之坎門、陳嶼
洞頭縣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
瑞安市之北麂島、大南鄉
平陽縣之水頭鎮、騰膠鎮、南麓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
泰順縣之東南角
文成縣之東南角
蒼南縣之靈溪、礬山、橋墩、馬站、藻溪、赤溪、觀美、南宋、霞關、大漁、望里、莒溪...等城鎮
長興縣、臨安縣、舟山群島等地
江西省:東北部接近浙江的地區
廣東省:東部沿海(潮汕地區)、西部的湛江和茂名及雷州半島
海南省:以海口話、文昌話為代表,分布遍及全島
廣西壯族自治區:具零星分布帶
東南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緬甸等地
次方言
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東話(東家話)
漳州話
泉州話
廈門話
台灣話
潮汕話
浙南閩語
海南話(瓊文)
雷州話
峇峇話
黎話(海話)
檳城福建話(檳城位於馬來西亞)
新加坡福建話
分類
從語言系統來講,閩南語被多數中國的語言學家認為是一種漢語方言。然而西方學者大多不認同此說法。理由如下:
第一,關於現今中國境內的不同漢語,其到底是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一直在學界有爭議。由於使用不同漢語的人之間,彼此基本上並無法用口語進行溝通,因此多數西方學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漢語,基本上是“語言和語言”的關係,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關係(見Chao1976;DeFrancis1984,參見方言)。
第二,如果以閩南語當作討論主軸的話,已經有不少學者指出,閩南語本身和其他漢語之間的差異非常大(見董忠司2001;林修澈1994)。以王育德(1960)的研究為例,他就發現閩語廈門話和北京話之間所共享的“同源詞”有48.9%,比英語和德語之間“同源詞”的比例(58.5%)來得低。也就是說,如果以“同源詞”當作指標來比較語言之相近程度的話,閩南語和北京話之間的差異,比英語和德語之間的差異要大。
以上述這些研究為基礎,最近有一些研究閩南語的學者,對閩南語的定位提出了一種不同的看法。他們試著將閩南語的結構和基本辭彙,與南島語系和 侗台語系聯繫起來,而論證其他非漢語語言對閩南語的強大影響(見Chin-anLi2000;董忠司1996; 酒井亨2002;趙加1991等)。他們認為,閩南語可以被視為是屬於 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而廈門話、台灣話、泉州話、漳州話等等,是閩南語的方言。不過,這些研究結果目前仍然具有爭議性。多數中國的語言學家仍將閩南話視為漢語的一種方言,而有別於西方學者視閩、粵、吳等為獨立的語言。口語差異很大的方言並非只存在於漢語,比如德語在各地區的口語方言,其差異程度也是相當大的,但仍然都被視為德語的方言。而荷蘭語和德荷邊境的低地德語的口語又很接近,並能基本通話,但被視為兩種不同的語言。所以不能把口語差異的大小作為方言和語言的評判標準。並且漢語雖然在不同的地區口語差異很大,但擁有文字上的高度統一性,這與西方語言文字顯著的差異是不同的。
歷史
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 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 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而“ 泉州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紀時,王潮、王審知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的基礎。
明末學者對於當時閩南語進行系統整理,著有《匯音寶鑑》,十五音因而誕生。
親近性
閩台片:亦即本土閩南語。漳州和泉州是語言學範疇內所指的各種閩南方言的發源地,所有的閩南方言,其源頭都是漳州話和 泉州話。漳、泉方言內部有些許差異,主要是音韻系統方面微有區別,但相互之間有嚴格地對應關係;語法及用詞則基本一致。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台灣話(兩者高度接近),都是直接由漳、泉各縣(市)移民的語音混合而成,均是亦漳亦泉、或者說是不漳不泉。這種漳泉混合語,普遍出現在廈門和台灣的口音當中,兩地少有人是說著一口的純漳音或者是純泉音,漳、泉音也以不等的形式出現於一個人的口語當中。即使如此,漳、泉音韻的嚴整對應關係仍存在。
廈門話和台灣話被視為典型的閩南話。閩台片的閩南話內部較為統一。東南亞的福建話也就是指閩台片的閩南語。
浙南片:明末清初時期,有大量的閩南人(主要是龍溪、海澄、漳浦、安溪、惠安、同安等地)遷徙到浙南的蒼南縣、平陽縣、玉環、洞頭一帶以及福建東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帶。浙南與閩東地理相連,口音亦相近,這個片區統稱為“浙南片”。閩南話傳入浙南、閩東地區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受周圍方言(浙南是甌語,閩東是福州語系)的影響,與閩南本土的閩南話形成一定差別,蒼南人習慣把這種方言稱為“浙南閩語”。現代的浙南閩語與閩台片的閩南語相比較,主要是入聲韻、鼻化韻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詞方面的差別。但總體而言,浙南閩語基本還是保留了本土閩南語的其它特點。相對來說,浙南閩語要比潮汕話更接近閩台片閩南語。
潮汕片:潮汕話與 閩台片的閩南語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相互之間差別仍舊十分明顯。其語法與閩台片相同,辭彙也有高度的對應,語音語調上則差異明顯,縱然如此,彼此雖然各講各的可是還算能溝通無礙,基本上潮閩雙方都可很快速的融入對方的語系裡。在潮汕話和閩台片相交融的地區,兼具有二者的發音特色,如福建詔安、新加坡等。潮汕話除了分布於潮汕地區以外,還廣泛分布於 東南亞眾多潮人聚居地。現在使用潮州話的地區,主要有潮汕地區以及海外潮人聚居的地方。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高棉的大部分華人和越南的一部分華人使用潮州話。全世界以潮州話為母語的大概有3000萬人。是中國八大方言區中閩南方言的次方言。有名的戲曲荔鏡記(陳三、五娘跨越階級性的愛情故事),來自潮州地區,亦廣傳於閩南,台灣等地,以潮州府城話為標準。1949年後以汕頭市區話為標準
海南片:海南話據說是由閩南(一說莆田)人遷移過去之後與當地語言混合後形成的一種閩方言。
海南話以文昌話為代表,與其他片區的閩南話的差別最大,基本上不能溝通。
東話(東家話),屬閩南語系。主要使用為湛江蘭石、 茂名鰲頭等地區。由於人口流動日益頻繁,邑人與外界的接觸與日俱增,在日常的交往中,東話受到其他語言衝擊的機會越來越多,部分東話的讀音已被客話同化。東話的部分讀音已失去其原本的音韻。
黎話(不是黎族的語言,又叫海話,主要流行於電白縣、湛江).據說講閩南語系的,北宋之前大致居住在河南(洛陽周邊),兩宋年間北方戰亂,先遷居到福建莆田一帶,在沿著海邊遷居於閩南、潮汕、海陸豐、茂名、湛江、海南。
古漢語
子音:閩南語的子音(聲母)直接繼承上古漢語的聲母系統。在這一方面,閩南語並沒有受到 中古時期漢語系語音演變的影響。現在普遍認為上古漢語有19個聲母。按照傳統的閩南語十五音分析,閩南語的聲母有15個,就是說上 古漢語的19個聲母閩南語保留了15個。上古漢語有一些特點:
古無輕唇音
古無舌上音
古多舌音
這些重要的古代漢語語音現象,閩南語保存得很好,反映上述上古漢語的特點,以下逐一分析:
閩南語的“非組”和“幫組”聲母讀法相同,例如“飛”([pue44]/[pe44]/[pə44]),“蓬”([pʰaŋ24]),“吠”([pui22]),“微”([bi24])。
“知組”和“端組”的聲母讀法相像,例如“豬”([ti44]/[tu44]/[tɯ44]),“醜”([tʰiu53]),“程”([tʰiŋ24])。
很多“章組”的字聲母讀法和“端組”相同,例如“唇”([tun24]),“振”([tin53])“召”([tiau22]),“注”([tu21])。
元音和聲調:閩南語的元音和聲調,體現中古音的特點。元音方面,閩南語和粵語都完整保存中古音6個複音韻韻尾,其中[-p]、[-t]、[-k]是塞音,[-m]、[-n]、[-ŋ]是鼻音。
聲調方面,中古音“平上去入各分陰陽”的特點在閩南語得到體現。漳州音、廈門音、同安腔、台灣優勢腔,有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去、陽入7個調;泉州音(僅以泉州市區“府城音”為代表)有陰平、陰上、去聲(陰去和陽去合併)、陰入、陽平、陽上、陽入7個調。龍巖音(以龍巖市區音為代表)有8個聲調(四聲各分陰陽)。
一般地,漢語中古音有八個聲調,體現“平上去入各分陰陽”。今天的漢語方言,大多能夠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音的某些特點。以閩南話為例,漳州音獨缺“陽上”調(漳腔陽上併入陽去);泉州音則惟獨去聲的本調不分陰陽(即陰去和陽去合併,但各自變調後仍能區分)。
所謂閩南語七聲八調,指的就是這些調性的完整。
聲調 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代碼 調值 廈門442453-2122324 泉州3324552241524 漳州441353-212232121平 | 上 | 去 | 入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東 taŋ | 銅 taŋ | 董 taŋ | - | 凍 taŋ | 動 taŋ | 觸 tak | 逐 tak |
- |
詞語:現在閩南語的詞語,有很多屬於古漢語的成份,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例如閩南俗語“日時走拋拋,暗時點燈膋”中的“膋”就是那個時代的語言。(《詩經•小雅•信南山》有:“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閩南語中的“有”字可以加在形容詞之前以加強語氣:這(tsit)粒西瓜有大=[國語]這個西瓜真大
這(tsit)個嬰仔有勇=[國語]這個孩子真勇敢
這種用法跟《詩經》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有蕡=真大)
《小雅.白華》: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
丁邦新:〈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頁206。
閩南語說“懷孕”為“有身”,而“身”字於甲骨文中即畫一個人腹中有物。
以煮食用具為例,古代稱為“釜”的,北方人、官話語區稱為“鍋”,粵語和客家話稱“鑊”,閩語稱為“鼎”。閩語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漢尚可了解的一種用法。丁邦新:〈漢語方言史和方言區域史的研究〉,《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頁203-206。
其次,如“衫褲”“人客”“趁錢”“眠床”“精肉”“滾水”等等都是唐宋以來(中古漢語時代)的用詞。[衫褲、人客、滾水,也見於粵語]
閩南語一些構詞方式和現代漢語相反,但是和古漢語相同,例如“鴨母”“風台”“人客”“親堂”“骹手”等。
閩越語
閩南語的形成是古代中原漢語和閩越族語言相融合的過程。現在閩南語仍然保留很多古代閩越語的成份,例如ka-cháu( 虼蚤或蟉蚤)、ka-cho̍ah(虼蠽或蟉蠽)、ka-lēng(鵁鴒或鵁閵)、tō•-kâu(杜猴)、tō•-ún(杜蚓或土蚓)、káu-hiā( 蚼蟻或狗蟻)、ka-lún-sún(交懍損、加懍損、交懍恂或加懍恂)、phah-kha-chhiùⁿ(拍咳啾)、tio̍h-ka-cha̍k(著咳嗾)。閩南語受到侗台語系的影響極深。近代之研究已也顯示侗台語系(TAI-KADAI)亦與原始漢藏語系以及上古漢語有極密切之關係。侗台語系包括了中國境內的侗族、壯族、傣族,與及東南亞的泰國語、緬甸禪邦語。
通常只有屬於同一語系內的各方言才會有共同的“核心辭彙”(corelexicon)——比如天地日月、心肝手腳之類又實在又與生俱來的實物;不同語系之間的相同辭彙通常是一方借向另一方,是貿易帶來的新事物或文化交流所帶入的抽象概念。
然而,閩南語擁有的非漢語辭彙之多,竟然包括了部份核心辭彙。最明顯的例子是“肉”,閩南語讀[bah]。馬來西亞的閩南語華人將“肉骨茶”拼寫作Bak-Kut-Teh。
事實上,閩南語“肉”字是有文白二讀的,口語為[bah],但文讀書面語卻是[jiok]。文讀代表王朝官方語言傳入方言後的讀法,閩南話“肉”文讀[jiok]正好代表了中古漢語“肉”的讀法。“肉”在《廣韻》等中古漢語是日母字,“日屋合三入通”,IPA[ɲjuk~ʑjuk](現代北京話/rou/,粵語/yuk/)。但日母字[ɲ~ʑ]無論如何在上古漢語也不可能是[b-]。
試比較華南及東南亞的非漢語的“肉”——
TAI-KADAI(侗台語):壯族Zhuang土州話:b[¬]k,
壯族廣西天等、德保、靖西:ba:i,ma:i,w*
Tai(泰國話):-Lue:m[a()n,Sui:man(油),Li:mam*
南島語系:Indonesia(印尼):ge-muk(肥)[詞根muk]
侗台語、泰國語、印尼語“肉”的讀音都與閩南語口語“肉”[bah]更接近。明顯,“肉”字是從南方少數民族借入閩南話的。而“肉”這種核心辭彙亦借自外語,可見閩南語跟南方少數民族語言關係是極深的。
借詞
從唐朝開始, 泉州已發展為東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和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福建,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的語詞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份。例如sat-bûn(雪文)、pa-sat(巴剎)、chi-ku-la̍t( 朱古力)、chu-lu̍t( 雪茄)、phia̍t-á(碟子)、tōng-kat(拐杖)、si̍p-pán-á(鐵板手)、ba̍k-thâu(商標)、àu-sài(出界)、te̍k-sî(計程車)、pa-sū(巴士車)、má- TIH(死亡)、gō•-kha-kī(騎樓過廊)、ka-po̍k/ka-pò•-mî( 木棉)、ko-pi(咖啡)。台灣閩南語有更多外來語借詞,其中大多是日語借詞,例如o•-tó•-bái(機車)、khí-mo•-chih(心情)、chu-ná-mih(海嘯)、tò-sàng(父親)、o·-bá-sáng(老婦人)、o·-jí-sáng(老先生)及sa-sí-mih(生魚片)。此外,也吸收一些平埔族語和其他外語的成份。
日語
由於閩南語保留了不少古音,而日語的漢字讀音多是在唐、宋時從 中國傳入,所以有不少 漢字兩者的發音很像。例如“世界”一詞,閩南語念sè-kài,日語念セカイ(sekai),發音接近。ビーフン[米粉]mǐ—hūn
[世界]se—gǎi
[簡単]gǎn—dān
レンブ[蓮霧](オオフトモモ)lián-wū
サバヒー[虱目魚](和名)sat-bak-hî
タンキー[童乩]tang-ki(道教のシャーマン)
另外,由於台灣曾受日本統治長達半世紀(1895年-1945年),因此台灣的閩南語有不少口語是來自日語辭彙,例如o·-bá-sáng(おばさん,老婦人)、o·-jí-sáng(おじさん,老翁);另亦有日語漢詞以閩南語發音讀出的情形,例如:“注文”(下訂單的意思)。
文白歧讀
許多漢語方言皆有文白歧讀(或稱文白異讀)現象,但遠不如閩南語。語言學家羅常培曾於《廈門方言研究》中粗略統計《方言調查字表》所舉3,758個單字當中1,529個有歧讀現象,比例約占四成強。
歧讀漢字中,絕大多數文讀白讀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約90%屬之。其餘則有多種讀法。
舉例數字(1~10)讀音如後:(註:白讀‘一’若干學者認為“蜀”為正字‘八’為泉漳腔;文讀‘二’為部分地區失落j-聲母)
漢字 文讀 白讀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it | jī/lī | sàm | sù/sɯ | ngō | lio̍k | chhit | pat | kiú | si̍p |
chi̍t | nn̄g/no | saⁿ | sì | gō | la̍k | chhit | peh/pueh/pəeh | káu | cha̍p |
使用文讀或白讀以場合而定。例如數字白讀絕大多數用在計數,而當序數、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不需進制時使用文讀。又例如“成”字有多個文白歧讀:“成功”中讀sêng,“幾成”讀siâⁿ,“成做”(成為)讀chiâⁿ,“成家”讀chhiâⁿ,不能相淆。
有些詞語以文讀和白讀區別不同意思。例如“大人”的文讀音tāi-jîn是對別人的敬稱,白讀音tōa-lâng是指成年人。對於非母語人士而言,閩南語歧讀極為困難,學習時應以辭彙發音為主,不可各別記憶漢字發音。
語言現狀
台灣地區
在國民黨執政早期的台灣,由於國民黨政府推廣國語(國語),使得閩南語在台灣曾經有一段時間比較沒落,講閩南語的人會被稱為“下港人”“台客”等,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大力推行“本土文化”及“愛鄉”、“愛台灣”、“台灣人講台灣話”等活動,使得閩南語在台灣又重新成為流行的強勢語言,“台客”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代表,講閩南語由土方言變成一種潮流時尚、Local、Man,諸多比如外省人、客家人(如胡瓜)也在努力學習閩南語。
福建地區
受漢語國語、英語推廣及大量外來人口的湧入,國語成為公共語言的一種,閩南三市尤以廈門
最為嚴重,同時福建西北諸縣則受江西南豐、廣昌等縣影響多講撫廣片贛語,但在本地人和本地人的交往之間,還是以閩南語為主,現閩南三市均有開設閩南語培訓班,方便來閩務工、學習、經商的外地朋友。隨著母語保護意識的加強及閩南文化的推廣與發揚,開設了廈門衛視、泉州電視台4套等以閩南語為主的電視台,除了自做節目,還引進了諸多台灣地區的閩南語電視劇。在農村地區,本土的鄉劇(如高甲戲、布袋戲、南音等)還是深受民眾喜愛。2011年,一個由80後、90後的泉州少年家(閩南語,年輕人)自發組織的閩南語沙龍“閩南語正字促進會”,吸引越來越多人們的注意,2011年關注促進會的網友已有近2000人,很多入會的成員是80後、90後。“雖然很多專家學者都有研究閩南語文字,但是他們利用網路比較少,而年輕人在網路推廣方面更有優勢。”施議辰希望能有更多少年家來加入他們,進一步推廣閩南語正字。
東南亞地區
正式場合一律以英語為主,東南亞閩南語受英語和馬來語影響較為嚴重,私人場合,通常新加坡人講閩南語偶爾都會摻雜英語和馬來語,但也出現很多馬來人、印度人通曉閩南語,菲律賓的華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泉州人,且多為群居式,基本不受菲律賓當地語言影響,保存得較為完好。
其他地區
受當地語言影響較嚴重
注釋
^以葡萄牙語為例,該語言在語言分類的系譜如下:印歐語系義大利語族羅曼語族義大利-西羅曼語支WesternGallo-Iberian伊比利亞-羅曼語支West-Iberian葡萄牙-加利西亞語葡萄牙語葡萄牙語在分類位階上比河洛話還要後面,但卻沒有人會將該語言說成是方言。但方言並非完全由分類位階的多少所決定的,還有語言的影響力、地域差異等其他的因素。^周長楫,《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7, 28頁。ISBN 7-211-03896-9。^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亦采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