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岩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雄雌同體,具有性轉換特徵,首次性成熟時全系雌性,次年再轉換成雄性,因此,雄性明顯於雌性。一周齡性可成熟,懷卵量隨魚體大小而異,分批產卵,產浮性卵,圓形,具油球。孵化後,幼魚就在沿岸索餌生長。
基本信息
俗名:石斑 過魚
學名:Epinephelusbontoides
英文名:Palemargingrouper
中文名:點列石斑魚
科名:Serranidae
科中文名:鮨科
同種異名:Serranusbontoides
世界分布:西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台灣、索羅門群島及新不列顛等。中國台灣東部海域有產。
模式種產地:Amboina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23米
最大體長:3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5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鰓耙數9-1116-18。前鰓蓋骨後緣具2-9個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3;縱列鱗數99-104。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8;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或9;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截形或略凹。頭部及體側褐色、紅褐色或紫灰色,其上散布許多橘紅色、金黃色或黃色斑點;背鰭及尾鰭上方1/3部位亦具上述之班點,尾鰭下方2/3部位則為暗色。幼魚則有7條不顯之暗帶,前2條在頸部,最後1條在尾柄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泥質或石礫區的水域,棲息深度一般在0-30公尺間。極為罕見之石斑種類之一,生態習性不曾被發表過。
漁業利用
中小型石斑魚,不是經濟性魚種。偶以延繩釣或底拖網等捕獲,產量極為稀少。可食用。
科學分類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Perciformes
科:鮨科Serranidae
屬:石斑魚屬Epinephelus
種:點列石斑魚E.bontoides
二名法
Epinephelusbontoides
(Bleeker,1855)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八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本期為第二十八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