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藨子

黑茶藨子

黑茶藨子,茶藨子科、茶藨子屬植物,分布於歐洲、蒙古、朝鮮以及中國大陸黑龍江、內蒙古新疆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黑茶藨子黑茶藨子

種中文名:黑茶藨子

種拉丁名:RibesnigrumLinn.

命名來源:(華北經濟植物志要)

別名:茶藨子(中國樹木分類學),旱葡萄(大興安嶺),黑豆、黑加侖(黑龍江),黑果茶藨(內蒙古植物志),哈日一哈達(蒙名)

中國植物志:35(1):321

英文植物志:8:438

外觀形態

黑茶藨子(華北經濟植物志要,圖版68:1-3),落葉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無毛,皮通常不裂,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被黃色腺體,無刺;芽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3)4-7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黃褐色或棕色鱗片,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

黑茶藨子葉近圓形,長4-9厘米,寬4.5-11厘米,基部心臟形,上面暗綠色,幼時微具短柔毛,老時脫落,下面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掌狀3-5淺裂,裂片寬三角形,先端急尖,頂生裂片稍長於側生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粗銳鋸齒;葉柄長1-4厘米,具短柔毛,偶而疏生腺體,有時基部具少數羽狀毛。

花序特徵

黑茶藨子花兩性,開花時直徑5-7毫米;總狀花序長3-5(8)厘米,下垂或呈弧形,具花4-12朵;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或混生稀疏黃色腺體;花梗長2-5毫米;苞片小,披針形或卵圓形,長1-2毫米,先端急尖,具短柔毛;花萼淺黃綠色或淺粉紅色,具短柔毛和黃色腺體;萼筒近鐘形,長1.5-2.5毫米,寬2-4毫米;萼片舌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先端圓鈍,開展或反折;花瓣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毫米,寬1-1.5毫米,淺裂,稀幾不裂。果實近圓形,直徑8-10(14)毫米,熟時黑色,疏生腺體。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黑茶藨子產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齊齊哈爾、哈爾濱、阿城、尚志、海林)、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額爾古納旗、喜桂圖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巴河、阿勒泰、阿爾泰、青河、福海)。生於濕潤谷底、溝邊或坡地雲杉林、落葉松林或針、闊混交林下。歐洲、原蘇聯、蒙古朝鮮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瑞典

物種鑑別

此種生態習性喜光、耐寒,用種子、扦插或壓條均可繁殖,栽培和管理容易,經濟價值高,適宜在北方寒冷地區發展。在黑龍江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等省區已大量引種栽培。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糖類和有機酸等,尤其維生素C含量較高,主要供製作果醬、果酒飲料等。

據文獻記載,中國東北地區另有1種烏蘇里茶藨子R.ussurienseJancz.inBull.Intern.Acad.Sci.CracovieCl.Sci.Math.Nat.1906:12.231.1906etinMem.Soc.Phys.Hist.Nat.Geneve35.3:349.f.79.80.1907,此種和黑茶藨子相近,區別在於烏蘇里茶藨子的花蒼白色或帶黃色,萼片直立,疑兩者為同物異名,因未見模式標本,也未採到標本,暫時無法解決。

茶藨子屬植物

茶藨子屬(Ribes Linn.)全球有160餘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和較寒冷地區,少數種類延伸到亞熱帶和熱帶山地,至南美洲的南端。非洲僅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區有2種,大洋洲無分布。中國產59種30變種,隸屬於4亞屬10組15系,主產西南部、西北部至東北部。各國學者對茶藨子屬的分類位置長期以來均有爭議,據外部形態和部分花粉資料的分析研究,贊同把茶藨子屬置於虎耳草科內。也有學者主張單獨立一茶藨子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