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種中文名:鄂西茶藨子種拉丁名:RibesfranchetiiJanczewski
種別名:雲南茶藨子(拉漢種子植物名稱),川鄂茶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
科中文名:虎耳草科
科拉丁名: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茶藨子屬
屬拉丁名:Ribes
國內分布:產陝西(平利)、湖北(巴東)、四川(奉節、巫山、城口、康定)。
海拔:1400-2100
命名來源:(中國樹木志)[bull.Intern.Acad.sci.carcoviecl.Sci.math.:.]
中國植物志:35(1):348
英文植物志:8:449
形態特徵
落葉小灌木,高1-3米;小枝暗灰色或褐灰色,皮呈縱向片狀剝離,嫩枝棕褐色,被長柔毛,老時脫落,無刺;芽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4-7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褐色鱗片,被長柔毛。葉寬卵圓形或近圓形,長2.5-5厘米,寬幾與長相似,基部截形至淺心臟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兩面均被長柔毛,下面沿葉脈毛較密,掌狀3-5淺裂,頂生裂片菱狀長卵圓形,先端漸尖,比側生裂片長得多,側生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邊緣具深裂粗大銳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1.5-3厘米,被長柔毛,有時具疏腺毛。花單性,雌雄異株,組成總狀花序;雄花序長約6-7厘米,具10-15朵疏鬆排列的花;雌花序稍短,具較密集排列的花;花序軸和花梗被柔毛,有時花梗上還混生疏腺毛;花梗長2-4毫米;苞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8毫米,具柔毛;花萼外面紅色,被長柔毛;萼筒杯形,寬稍大於長;萼片卵圓形或倒卵圓形,長2.5-3.5毫米,先端圓鈍,直立;花瓣近扇形,先端圓鈍,紅色;雄蕊稍長於花瓣,花葯近圓形;雌花的雄蕊敗育,花絲短於花葯;子房密被長柔毛和腺毛,雄花幾無子房;花柱先端2裂。果實球形,直徑4-6毫米,紅褐色,具長柔毛和腺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茶藨子屬植物
茶藨子屬(Ribes Linn.)全球有160餘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和較寒冷地區,少數種類延伸到亞熱帶和熱帶山地,至南美洲的南端。非洲僅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區有2種,大洋洲無分布。中國產59種30變種,隸屬於4亞屬10組15系,主產西南部、西北部至東北部。各國學者對茶藨子屬的分類位置長期以來均有爭議,據外部形態和部分花粉資料的分析研究,贊同把茶藨子屬置於虎耳草科內。也有學者主張單獨立一茶藨子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