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分布於我國東北各省,朝鮮(北部)、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漿果可食,味酸,可制果醬、果汁或釀酒。也可供庭園觀賞。 產黑龍江(帶嶺、勃利、尚志、海林、寧安、老爺嶺)、吉林(汪清、延邊、安圖、長白山、和龍、漫江、撫松、臨江)、遼寧(桓仁、本溪、寬甸)。生於海拔900-27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下及灌叢中。朝鮮、日本、遠東地區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遠東南烏蘇里邊區。![尖葉茶藨子](/img/1/afd/nBnauM3XxgTO4kTO3QTN4UDO3QTM0EzNzITNzQTNwAzMxAzL0U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此種和長白茶藨子R.komaroviiPojark.相近,區別在於後者葉兩面無毛,稀疏生短腺毛,裂片先端急尖或圓鈍;花萼綠色,萼筒杯形。
形態特徵
![尖葉茶藨子](/img/1/40d/nBnauM3XyYjM3cDN3kTO5UTNwMTMwIDOyIDOwADMwAzMxAzL5k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相關變種
長白茶藨子RibeskomaroviiPojark.
楔葉長白茶藨子(變種)RibeskomaroviiPojark.var.cuneifoliumLiou
長白茶藨子(原變種)RibeskomaroviiPojark.var.komarovii
茶藨子屬植物
茶藨子屬(Ribes Linn.)全球有160餘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和較寒冷地區,少數種類延伸到亞熱帶和熱帶山地,至南美洲的南端。非洲僅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區有2種,大洋洲無分布。中國產59種30變種,隸屬於4亞屬10組15系,主產西南部、西北部至東北部。各國學者對茶藨子屬的分類位置長期以來均有爭議,據外部形態和部分花粉資料的分析研究,贊同把茶藨子屬置於虎耳草科內。也有學者主張單獨立一茶藨子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