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黃山鎮是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玉龍縣城位於黃山鎮五台村委會。年末總人口14226人,5116戶,其中農業人口10397人,非農業人口3829人,男8117人,女6109人。納西族12111人,漢族1286人,其他民族829人,納西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5%。人口密度155人/平方公里。全鎮實有勞動力665
6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3873人,工業從業人員38人,建築業從業人員71人,運輸業從業人員701人,批發及零售人員161人。長水、白華、文華、五台四個村民委員會地處壩區,土質肥沃,水源便利,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油菜為主,兼種植蠶豆、蔬菜,歷來是縣內主要糧食生產基地。南溪村民委員會屬於高寒山區,平均海拔3200米,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白芸豆、秋油菜為主,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黃山鎮,位於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西南,距麗江古城2公里。東北與古城區接壤,南坻五台山,西靠馬鞍山、文筆山,全鎮幅員面積92平方公里。轄五個村委會(長水、白華、文華、五台、南溪),共有29個村民小
組,2652戶,總人口10252人,其中納西族人口占95%,是一個典型的納西族鄉鎮。黃山除南溪村委會外,其餘均處壩區,屬於低溫帶高原氣候,四季變化不大,乾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2.6—19.6攝氏度,年降雨量為953.9mm。
區位優勢明顯的中心鎮2002年12月國務院批准麗江撤地設市,2003年4月,麗江縣分設為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後,玉龍縣城建設已在黃山鎮五台村委會全面開工,黃山鎮將成為玉龍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黃山鎮也是玉龍縣重要的非公有制經濟開發區。轄區內長水路沿線是重要的個體私營經濟區,縣內的龍頭企業南口生物工業園區、嘉和公司、瓦沙畢公司、深麗綠公司、玉元公司、映華集團、納鑫門窗廠等均設在黃山境內。
經濟發展
傳統的農業大鎮由於地處壩區,再加上水利資源豐富,黃山有著豐富的農業產業資源,是全縣重要的糧食、油菜、生豬生產基地。近年來,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的發展思路,擴大發展了青梅、花卉及大棚蔬菜等,
通過走“公司+基地+農戶”的路子,發展了生態牛奶公司、麗江清心花卉科技開發公司等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建設了百畝退耕還育苗基地等。200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16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83元,人均有糧達738公斤。2003年末耕地面積14354畝,豬當年出欄9840頭,期末存欄8310頭。全年洋芋種植2360畝,總產量368噸。小春油菜種植2880畝,總產量4747百公斤,秋油菜種植800畝,總產量517百公斤。蔬菜瓜果種植1300畝,總產量3357百公斤,在農作物種植中,農用化肥量1314噸,農用塑膠薄膜使用量43噸。
年末大牲畜存欄數1249頭,出欄67頭,肉產量10噸。生豬存欄6474頭,當年出欄9768頭,肉產量760噸。山(綿)羊出欄1861隻,期末存欄1611頭,肉產量32噸。家禽出欄26872隻,肉產量54噸,禽蛋產量69噸,全年飼養奶牛344頭,奶類926噸。
鎮內有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戶2012個,年末從業人員3288人。鎮企業總收入4471萬元,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5元,鎮財政收入407.7萬元,當年一般預算支出完成335.8萬元,上解上級支出71.9萬元,結轉歷年滾存赤字315.6萬元,完成地方稅收370.2萬元,比上年增長50%。
基礎設施
黃山鎮境內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已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全鎮目前從事運輸的車輛共有350輛,其中計程車有134輛;全鎮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建設了三個電話村,通訊、電視普及率已達到100%。黃山鎮是麗江縣重要的糧食生產區,近年來通過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等項目的實施,建立了完善的農村水利網,境內主要河流青龍河、西界河、東界河、拉市海引水工程的主要項目基本都在黃山鎮境內,完全能保障黃山的用水和有效防止洪澇災害。目前全鎮已基本實現農村電網改造。為下一步小城鎮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黃山鎮有中心國小一所,共11個班,310名學生,普及率100%,鞏固率100%。有完小5所,村小6所,1100名學生,入學率100%,普及率100%,鞏固率100%。有幼稚園1所,入學幼兒102人。全鎮有國小教職人員112人。有鎮文化站一個,工作人員一人。有鎮圖書室1個,其它文化娛樂場所5個。有鎮衛生院一個,病床18張,萬元以上醫療設備4台,衛生技術人員21人,專(兼)職防疫人員1人,保健員1人。有私營醫院1所,病床22張,鄉村醫務室4個,個體辦診所14個,鄉村醫生14人,衛生員5人。
境內有水庫一座,蓄水量540萬立方米,有小水池14個,總容量628立方米。灌溉及排澇水利設施還有東、西青龍河,東界河、西界河、漁米河。年內新修、修復水溝5處,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設勞力21.4萬工日,實現有效灌溉面積2500畝。自來水受益村4個。
民風民俗
納西古樂
納西右樂是廣泛流傳於納西民間的古典音樂。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朝的詞,典牌音樂,奇蹟般地融匯在納西古樂的旋律中,形成獨特的納西民間音樂的神韻味。代表作《白沙細樂》保存在黃山,並在黃山傳承著。1980年,著名畫家吳作人在欣賞完納西古樂後,讚譽黃山為“納西樂舞之鄉”。目前,黃山鎮內村村都有古樂隊,每到逢年過節或村裡有婚喪嫁娶時,民間藝人都集中在一起進行演奏。
納西歌舞
納西族能歌善舞,民間歌舞十分流行。演唱時伴以簡明而粗獷的舞步,令人仿佛又回到遙遠的遊牧生活時代,反映了納西族人在古代過著遊牧生活時的艱辛與歡樂。農耕文化
黃山完整地保留著傳統的農耕文化,耕作時採用的二牛抬槓犁耕法、耦犁法和典轅犁是典型的隋唐遺風,具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里,融入了納西文化,邊耕作邊即興詠唱的犁牛調、田間對歌等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民俗風情
納西族的節慶日較多,活動豐富,內容獨特。納西族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都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在黃山納西族村寨,到處都可以領略到納西族人民生產生活的真諦。
宗教文化
東巴文化
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文化已成為當今前來麗江旅遊探密的熱點之一。黃山鎮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地,至今仍存留著古代先民大規模祭祀活動的遺址,並且有許多儀式至今還保留著。(1)東巴儀式。東巴儀式是納西東巴文化的主要載體,即用象形文化記載在東巴經書里的內容通過各種東巴儀式表現出來,並以東巴儀式傳承下來。
(2)東巴歌舞。東巴歌舞是指導東巴教進行東巴儀式的過程,東巴祭司根據不同儀式,按照道教規則所跳的一種宗教歌舞。具有變化靈活、古樸淳厚的特色。東巴舞濃郁的原始氣息和嚴格的動作規範構成形成了自身獨有的特色,在麗江的舞蹈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3)東巴音樂。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所呤誦的一種典調,並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旅遊景點
文峰寺
文峰寺位於黃山鎮西南文筆峰山山腰,是著名的喇嘛教聖地;是滇西北噶舉派喇嘛最高學府,不僅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的宗教界有重大的影響,而且在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等國佛教界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有名的佛教勝地和理想的旅遊療養之地。文峰寺殿閣巍峨,氣勢雄壯,寺內流水潺潺,花香宜人,古村參天,有號稱樹木活化石的“銀杏樹”,有十里香,有茂密的松林,有噴涌的山泉,有小鳥在枝頭嬉戲。在這裡您可以感受到禪院的幽靜、大自然的氣息、人與自然的交融。啟文寺位於黃山鎮西邊馬鞍山麓,為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院。寺院周圍都是梨園,春天梨花遍布,秋季紅葉滿天,景色頗具詩情畫意。
納西民居
納西民居是基本保持明清建築特色的建築,多為土木結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式的瓦屋樓房,既講究結構布局,又追求雕繪裝飾,玲瓏精巧,被中外建築專家譽為“民居博物館”。田園風光
田園風光十分誘人,錯落有致。有農田和黑白相間的納西民居相互輝映。春天的花、夏天的綠、秋天的葉、冬天的雪,一季一個景。到處都展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中國著名的畫家周霖先生生前每年春秋兩季都到馬鞍山上觀光黃山田園風光,呤詩作畫。遊客身臨其境,自然有一種“重做桃園夢裡人”的感覺。
文筆海
文筆海是麗江壩內最大的高原湖泊,是全省高源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湖水長生植物,魚類繁多。文筆海遠離鬧市,是休閒度假的好地方。
相關詞條
南潯鎮 溪口鎮 大濟鎮 塘棲鎮 留下鎮 慈城鎮 石浦鎮 梁弄鎮 臨浦鎮 王江涇鎮 李莊鎮 盤石鎮 後溪鎮 清泉鎮 元通鎮 福寶鎮 寶山鎮 和順鎮 黑井鎮 石羊鎮 晉城鎮 陳貴鎮 新溝鎮 蔡家榨鎮 五里界鎮 安山鎮 張灣鎮 鐵山鎮 金山店鎮 保全鎮 興國鎮 白沙鎮 龍港鎮 洋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