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條件
①糧食生產條件較好,高產穩產農田比重較大,餘糧較多;②人均占有糧食數量多,商品率高,增產潛力大,且投資少而見效快的地區;
③糧食生產集中連片,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基本類似,便於統一規劃、建設和布局生產;
④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糧食生產用地與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生產用地矛盾不大,交通運輸方便。
類型
按糧食產品供應範圍及其重要性,商品糧基地大致分為全國性和地區性兩類。在中國,前者如黑龍江和吉林中部的松嫩平原及黑龍江的三江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漢平原,四川成都平原,廣東珠江三角洲,蘇浙太湖平原,蘇皖江淮地區,江西鄱陽湖平原等。後者如遼寧盤錦墾區,內蒙古的大青山南北,河北石家莊地區,山西汾河谷地,山東膠東地區,河南豫北平原,江蘇的里下河地區,浙江金衢盆地,安徽皖中平原,福建的建陽和龍溪地區,湖北的襄北地區,湖南的湘南地區,廣西的南寧、欽州地區,雲南中部壩子,四川的長江谷地,陝西關中盆地,漢中盆地,青海的湟水谷地,甘肅的河西走廊,寧夏河套平原,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和天山北麓平原,西藏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等。分類
第一類
第一類,是南方原有高產商品糧基地,包括長江三角洲、江漢平原、鄱陽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5片。這類基地人多田少,地處亞熱帶,自然條件優越,農作物生長季節長,可一年多熟;又有悠久耕作歷史,勞動力充裕,有精耕細作傳統,農田基本建設有一定基礎,水商品糧利、肥料等生產條件較好,糧食單產一般每公頃可達6000千克~8250千克,比全國糧食平均單產約高一倍;糧食商品率為29%,每年提供的商品糧占全國13片基地商品糧的60%以上,因此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素有中國“米倉”之稱。今後要進一步加強建設,逐步提高農業的現代化水平,做到以糧為主,多種經營,互相促進,增產商品糧仍有較大潛力。
第二類
第二類,新發展的淮河平原商品糧基地,包括蘇北和皖北兩片,它們處於黃淮海平原南部,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地下水條件較好,又處在暖溫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地區,降水量、熱量和無霜期低於長江以南而高於黃河以北,是我國重要的水旱輪作糧食產區。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水土條件改善,擴大了基本農田,糧食單產每公頃已達4065千克,糧食商品率19.6%。今後應進一步加強以治水為中心的農田基本建設,繼續改善土、肥條件,提高精耕細作水平,仍將有相當可觀的糧食增產潛力。第三類
第三類,水平尚低、發展潛力最大的東北商品糧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中部平原及遼寧中部平原三片。東北地區人少地多,緯度較高,熱量條件不如南方,只能一年一熟,生產條件和原有基礎均不如前二類地區,農業經營粗放,糧食單產水平尚低,一般每公頃僅為商品糧1875千克~1950千克,但國營農場多,糧食總產量高,糧食商品率為35.2%,其中國營農場商品率高達40%~60%。每年向國家提供的商品糧,數量占13片商品糧基地的1/5以上。這裡還有大量宜農荒地,開墾擴耕有較大餘地。今後應大力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改善水利、肥料等狀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改進耕作技術,把提高糧食單產和開荒擴耕結合起來,逐步實現糧食的穩產高產。這裡增產商品糧的潛力,在各類商品糧基地中將是首屈一指的。
第四類
第四類,是西北乾旱區商品糧基地,包括河西走廊、內蒙古和寧夏河套地區三片。這裡深處內陸,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氣候乾旱,作物生長季也短,一年僅可一熟。目前河西走廊糧食單產水平中等,糧食商品率為27%;寧夏河套地區糧食單產水平較高,每公頃可產糧3750千克左右,糧食商品率為20%;內蒙古河套地區土地雖較多,但勞力不足,耕作粗放,土壤鹽漬化和風沙危害較重,糧食生產水平較低,商品率約22%。今後,這些地區應興修水利,改造鹽鹼地,擴大灌溉面積,糧食增產潛力很大。中國分布
1.太湖平原2.鄱陽湖平原3.洞庭湖平原4.江漢平原5.江淮地區6.成都平原7.松嫩平原8.三江平原9.珠江三角洲基地建設思路
指導思想
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培育農業生產力為重點,著力實行科教興農,推行名牌戰略,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建設目標
將商品糧基地建設成為能穩定提供商品糧的骨幹縣、先進農業技術的示範縣、現代化農業的帶頭縣。建設內容
堅持良種繁育、農業技術推廣、小型農田水利、農業機械四項內容的建設,且要在建設質量上下工夫。同時增加人力資源培訓、農產品質量檢測、市場信息、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建設布局
實現普通糧食品種向優質、專用型品種轉化,實現基地建設由東中部向中西部轉移,實現基地糧食生產的結構調整。鞏固發展
以鞏固和完善老基地為主,發展與農業直接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己建基地進行完善配套,走技術改造的路子。組織管理
完善和制定商品糧基地建設管理方法,從項目的申報審批、組織管理、實施與監督、效益考核、竣工驗收等方面明確有關單位的責任、權利與義務。建國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因為人口眾多,人口增長又快,糧食供應至今只能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上,商品糧的供需矛盾還沒有徹底解決。為了充分發揮地區優勢,重點使用國家投資,大力改善糧食作物生產條件,儘快增產糧食,滿足人民生活和各項經濟建設對糧食的需要,保證經濟作物生產和林牧副漁各業的全面發展,必須加強商品糧基地的建設,這也是農業生產社會化、專業化和商品化的重要途徑。
優勢基地認識
由於耕地減少的趨勢不可逆轉,人增地減的矛盾將日益突出。我國中長期糧食供需平衡形勢不容樂觀,現有糧食生產能力與巨大的需求潛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優勢商品糧基地的概念是針對我國糧食安全長遠發展戰略提出的。1、優勢商品糧基地的概念與內涵
“商品糧基地”是在農業區域分工過程中形成的,是以糧食作物生產為主,以提供商品糧為基本功能的農業專業化區域。“優勢商品糧基地”則指條件好、面積大、商品率高,其專業化及產業化生產水平高、增產潛力大、綜合效益好,能長期穩定提供優質食用安全商品糧的大型商品糧基地。優勢商品糧基地選建的標準一般條件包括以下5條:(1)資源稟賦好,(2)生產規模大,(3)商品率較高,(4)基礎設施強,(5)發展後勁足。商品糧基地的優勢度是衡量其穩定提供商品糧能力大小的綜合指標,主要涉及商品糧基地的生產與調出規模、商品率及主導品種產量等因素。
2、優勢商品糧基地的布局原則
要確保實現糧食生產的優質化、健康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大型優勢商品糧基地的區域布局需要依據以下原則。
區位優勢原則
糧食生產不僅要受自然資源氣候條件與地理區位的制約,而且糧食生產還受到社會經濟實力、科技發展水平、市場發育情況、物流設施基礎與生產者組織化程度及經營管理機制的影響。要綜合考慮資源條件、生產基礎、物流環境等方面的因素,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快優勢地區商品糧基地布局建設,以形成商品糧生產帶的綜合比較優勢。政府要推動資源、人力、財力向優勢與相對優勢商品糧產區集中,優先建設競爭優勢顯著、並具有一定基礎的大中型優勢糧食商品基地。
地區協同原則
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保護和提高其糧食生產能力,是實現全國糧食安全的基礎。優勢商品基地建設的核心主體是中部糧食主產區,但如果只要求中部地區抓商品糧生產,中部糧食安全的擔子太過沉重。要確保遭遇特大自然災害等非常時期國家的糧食安全,商品糧基地的發展必須堅持地區協同的原則,東部和西部地區的區域性糧食主產區,也要分擔部分國家糧食安全的任務或責任,保持一定的糧食生產能力。
生產標準化
1、選用合適品種。商品糧生產基地應推廣市場認可、企業滿意、農民願種的高產多抗優質新品種。優質稻品種必須通過省審定和認可的品種。2、選擇最佳栽培季節。我省平原區和丘陵區以一季晚稻、雙季晚稻和高海拔山區中稻生育後期的氣候條件對形成優良的稻米品質有利,以此為依據,確定我省優質食用稻開發的“優勢季節”,即高檔優質食用稻應安排在平原區和丘陵區作一季晚稻、雙季晚稻或在海拔500米以上作一季稻區種植。由於我省10-11月份陰雨天氣多,不利於雙季晚稻的收割與稻穀的乾燥,造成含水量及黃粒米等嚴重超標,因此,商品高檔優質食用稻以作一季晚稻栽培最為理想。早稻中檔優質稻儘量通過採用地膜育秧,適當提早播期和成熟期。總之,應截取一年中的最佳生育時段發展優質食用稻的生產特別是高檔優質食用稻的生產。
3、禁用劇毒劇毒農藥。劇毒高殘留化學農藥的過量使用是造成稻米衛生品質差的主要原因。優質食用稻必須實施健身栽培,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有機磷、有機氯及含有砷、汞、錫等重金屬的農藥及其混配劑,施用高效低毒農藥,以保護和利用天敵,提高優質稻米的衛生品質。農藥的施用必須符合國家綠色食品生產標準的要求。
4、推廣綠色稻米生產的“燈鴨渣”三大核心技術。稻鴨生態種養和頻振式誘蛾燈殺蟲技術不但防治水稻病蟲草害效果好,而且大幅度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與污染。另外,推廣沼氣渣(水)肥田技術,在水稻生產的全程或半程施用有機肥,不僅減少了化學農藥對環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生產成本。以上三項技術是解決我省優質食用稻米農藥殘留超標、衛生品質差的有效措施。近年來,我省長沙秀龍米業公司用從瀏陽、長沙及寧鄉等無公害優質食用稻生產基地收購來的優質食用稻加工成“秀龍牌生態米”,在湖南省第三、第四屆農博會上銷售,一度成為火爆產品,以高出其它同類產品一倍的價格而搶購一空。目前,“生態米”銷售行情一路看漲,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今後應把這三項技術作為標準化綠色稻米的核心技術在商品糧基地進行推廣。
5、收穫技術的標準化。收穫時期、乾燥及貯藏方法等均應做到標準化。
6、種子生產的標準化。高質量的優質稻種子是獲得優質高產的保障。我省優質稻品種主要是常規稻品種,農民有自留自用的習慣,導致優質稻品種的種性退化嚴重,純度降低,不僅影響產量,而且降低稻米品質,影響加工質量。國家商品糧基地要建立專用的良種生產基地,建設和完善三圃的品種提純復壯制度,按照良種繁育程式生產高質量的種子,形成優質食用稻品種提純、擴繁、推廣體系,確保優質食用稻產業化開發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