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
乘坐動車或者開汽車到達南城縣,再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也可自駕前往。
火車站可乘坐10路公交、縣城可乘坐2路公交至麻姑山遊客中心。
主要景點
麻姑山風景名勝區分為:
仙壇勝境景區、麻源三谷景區、丹霞福地景區、竹海松濤景區和醉仙湖景區等五大景區。
1、仙壇勝境景區有:
仙都廣場、讀書林、魯公祠、長壽廊、三忠祠。
2、丹霞福地景區有:
丹霞觀、別墅、賓館。
3、醉仙湖景區有:
覺海寺、東方軍戰場遺址、西漢古縣治標誌岩刻、高岩跳水、蹦極、遊艇、水上歌廳、野生動物園、賓館、碼頭等。
4、麻源三谷景區:
“老子天下第一”岩雕、老君殿、景區大門。
麻源三谷坐落在麻姑山下,有著多種天然岩石景觀,景觀內有一座中型水庫——麻源水庫,距縣城6。5公里,庫區內有三個湖心島,青山綠水環抱,是遊人休閒的好去處。
5、竹海松濤景區有:
植物園、遊廊亭、游步道、環山公路等。
麻姑山風景區1991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自然風光
麻姑山自然風光資源豐富。
景區自然景觀有一溪、二洞、三瀑、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等,秦漢以來就是我國東南避暑旅遊勝地。
主要有:“三山二湖一谷”。
三山:
1、洞天福地、秀出東南的麻姑山。
2、嵯峨峻峭、氣勢雄偉的從姑山。
3、岩壁陡峭、茂林修竹的畢姑山。
二湖:
1、風光秀美、水鳥飛翔,有贛東“千島湖”之稱的醉仙湖(面積42平方公里)。
2、山水相聯,城水相依的太平湖。
一谷:
青山綠水,丹霞地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麻源三谷。
一峰:
“老子天下第一峰”。
半山亭

從山下履步而上,途半有一亭,曰:“半山亭”,瀑布垂於亭左,翹首望去,只見兩道飛泉猶如兩條白龍,飛流直下百餘尺,削崖入潭,似白雪飄灑濺人,似煙霧噴粒飛騰,站立岩前,飛瀑襲來股股寒氣,就是炎夏盛暑,渾身傾覺涼爽。岩旁有石刻“玉練雙飛”四字,透過水廉幔帳,顯得蒼勁有力。難怪古人賦詩曰:“山高激迅湍,清振林下響,飛雪濺千岩,白虹垂萬丈。”
魯公碑亭

被稱為“天下第一楷書”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碑豎立在碑廊中央。大字碑高2.7米,寬3.9米,是我國書法歷史上的一塊豐碑。
三忠祠

仙都觀
麻姑山遊覽中心——麻姑山仙都觀宇。這裡巒峰環抱,觀宇建在一片寬闊的高山平原上。相傳麻姑在這裡得道。
麻姑山仙都觀也稱麻姑廟,1992年重建,整個園林建築占地萬餘平方米,是一座典雅、古樸的仿古建築群,主要建築有三清殿、元君殿、偏殿。
神功泉

神功泉泉水從岩底石隙中滲出入石盂,剛能入勺,以勺舀水,舀之不乾,故又名“一勺之多”。泉水清澈冷涼,味甘沁心。明代御史邵梅墩游山飲泉特贈書“一勺之多”,至今墨汁猶存。
為中國六大奇泉之一。此泉水質優良,相傳麻姑仙女用此泉水釀製美酒帶到蟠桃會,獻於西王母。自唐宋以來,用神功泉水釀製的米酒被列為貢品,獻於皇室。
龍門橋
“龍門橋”橋上架設長亭,遊人憑欄遠眺,只見山開石裂,蒼松屹立,俯視橋下,有一“水廉洞”,洞門隱在水廉之中,象一鉤半月倒掛在石壁之上,洞內明亮寬敞,能容百餘人。水廉洞下是龍湫,旁邊有一塊禮斗石,相傳深潭裡有龍,經常盤踞在這塊石上,以朝天上鬥牛。環視左右,遍布奇形怪石,組成一個個小潭,有的形如星星,叫星潭,有的形如月亮,叫月潭,還有龜潭,伏獅潭……,或豎或斜、或蹲或臥,千形百態,不勝觀賞。
沿澗而上數百級,就是建築雅致,別具一格的“龍門橋”。橋上架設長亭,遊人憑欄遠眺,只見山開石裂,蒼松屹立,俯視橋下,有一“水廉洞”。
順勢而下,就到了遊覽中心——麻姑山仙都觀宇。這裡巒峰環抱,觀宇建在一片寬闊的高山平原上。相傳麻姑在這裡得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道士鄧紫陽歸葬麻姑山後,玄宗為麻姑仙立的廟,廟內塑有麻姑神像,體態端莊豐碩,含眸凝視,微露笑容,其他佛像造型賦色,各具形態,協調統一,一派金碧輝煌。
醉仙湖
麻姑山風景區是1991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麻姑山海拔1176米,盛夏與山下溫差8—10℃,面積46平方公里。她以峻秀奇麗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於世,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南道、釋、儒三教活動中心和避暑遊覽養生健身的勝地。自然資源豐富,主要有“三山二湖一谷”即洞天福地、秀出東南的麻姑山;嵯峨峻峭、氣勢雄偉的從姑山;岩壁陡峭、茂林修竹的畢姑山。風光秀美、水鳥飛翔,有贛東“千島湖”之稱的醉仙湖(面積42平方公里),山水相聯,城水相依的太平湖。青山綠水,丹霞地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麻源三谷。有座“老子天下第一峰”。文化底蘊深厚,主要有“一個成語(滄海桑田)、兩個典故(麻姑獻壽、擲米成丹)、三個教派(道、釋、儒三教),特別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顏真卿的《麻姑山仙壇記》,是書法史上的一塊豐碑。麻姑特產主要有“五朵金花”:麻姑酒、麻姑米、麻姑茶、麻姑仙棗和麻姑礦泉水,歷來朝廷貢品。
概況簡介
出處

地理位置
麻姑山位於江西省南城縣,距縣城4公里,因麻姑仙女祥於此而得名。
麻姑山屬武夷山系軍峰山之餘脈。
麻姑山主峰海拔1176米,盛夏與山下溫差8—10℃,面積46平方公里。
人文文化
麻姑山人文文化底蘊深厚。


麻姑山還是我國東南道教勝地。在漢昭帝時,仙人浮丘公及弟子王、郭二仙就在丹霞山中修煉,自東晉大醫藥學家葛洪在此修道煉丹後,這裡就被看作祥瑞多福的通天之境,成為清幽的道教勝地。
麻姑山也是我國東南佛教傳播淨土。歷史上曾廟宇林立,香火旺盛。碧濤庵成為麻姑山佛教主要活動場所。尤其是在“道佛一家”的思想基礎上,麻姑山又成了佛教傳播聖地。
主要有:
一個成語:滄海桑田。
兩個典故:麻姑獻壽、擲米成丹。
三個教派:
道、釋、儒三教。
一塊豐碑:
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顏真卿的《麻姑山仙壇記》,是書法史上的一塊豐碑。
“五朵金花':
麻姑特產主要有“五朵金花”:麻姑酒、麻姑米、麻姑茶、麻姑仙棗、麻姑礦泉水,古時為朝廷貢品。
麻姑山全景
站立仙都觀宇門前遙望群山,五峰隆起,煙霞裊裊,形如老人,人們稱之為“五老峰”,其中丹霞峰為主峰,峰間有一洞,洞深無底,洞頂透天,洞外溪水涓涓。在朝陽映輝之下,遠望洞外紅霞萬朵,探視洞內金光閃爍,觀者疑是洞外有洞,洞內有天,故名“丹霞洞天”,為麻姑山奇觀之一。
“麻姑山昔稱名山,山中風景非人間”。古傳麻姑山有三十六峰,十三佳泉,九十九座廟宇,五大潭洞,可謂“山靈果實,福地洞天”,真是一幅永遠看不夠的山水畫,一部永遠也寫不完的抒情詩。
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麻姑山位於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麻姑山區丹霞山,是蔡經真人得道之處,至今,雨夜多聞鐘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是七十二福地之第十福地。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代稱。
氣候特點

南城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春季雨水集中,平均氣溫15.8度,夏季天氣晴朗,偶有雷陣雨,平均氣溫27.9度,秋季天高氣爽,平均氣溫19.9度,冬季偶有風雪,平均氣溫6.6度。
《麻姑山》詩
曾遊仙跡見豐碑,除卻麻姑更有誰。雲蓋青山龍臥處,日臨丹洞鶴歸時。
霜凝上界花開晚,月冷中天果熟遲。人到便須拋世事,稻田還擬種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