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舞

麒麟舞

麒麟舞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南方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舞麒麟集歌、舞、樂於一體,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紮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穿孔處將麒麟系在身上,在春節期間,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新年。樟木頭鎮是東莞市的純客家鎮,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歷史。

基本信息

名稱

麒麟舞

相關解說

麒麟舞是客家人從北方帶到南方來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以鑼鼓加嗩吶為伴奏,具有長江北部地區花會的風格,與廣東嶺南音樂不同,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麒麟為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吉祥仁獸,客家人視之為吉祥物,舞麒麟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舞麒麟集歌、舞、樂於一體,所舞麒麟的骨架用竹篾紮成,皮用各色彩布做成。分成頭、尾兩截,中間穿孔,舞者站在穿孔處將麒麟系在身上,在春節期間,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新年。樟木頭鎮是東莞市的純客家鎮,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歷史。

麒麟舞麒麟舞

近年來,樟木頭鎮對麒麟舞這門古老民間藝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出現了五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時間上的轉變,從過去冗長的1小時縮短為現在的10分鐘左右;二是形式上的轉變,從過去單打、雙打到現在加入群體打鬥表演;三是內容上的轉變,從過去僅以拜門表演到現在的文藝演出表演;四是服飾上的轉變,從過去舊式的服飾到現在更具時代感的服飾;五是隊伍上的轉變,從過去以自然村組隊到現在跨村表演節目組隊。這些轉變,極大豐富了客家麒麟藝術內涵,為該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的樟木頭麒麟以耐用著稱,整隻麒麟是用黃竹扎框,優質沙紙糊面。其最大的特點是體形靚,體寬、個高、尾長;畫在麒麟上的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更是色彩鮮艷、細膩生動,使整隻麒麟舞起來威武、輕盈,充滿靈性。麒麟紙紮藝術的失傳,使得樟木頭鎮許多人對此懷著幾許惆悵,也意識到應當恢復這一祖藝。

表演

舞麒麟有十多人就可以進行套路表演。表演套路有沙仙戲麒麟、沙仙馴麒麟,四門八點拳術(南拳派系中的十字門),有空手對白刃和各種刀槍棍兵器的武術表演。是融合詩句對聯、聲樂鼓點、美術和武術的民間傳統藝術。其中一首麒麟會獅歌唱道:

問:獅子旺龍又旺龍,問你帶有幾條龍?

答:獅子旺龍又旺龍,我今帶有九條龍。

問:獅子什盤來舞卷,誰人帶你下山來?

答:獅子什盤來舞卷,嵋仙帶我下山來。

麒麟舞開始時,隨著鼓手的一聲高喝,鼓聲、嗩吶聲四起,十多頭麒麟圍成一圈,左右擺動著頭,大頭娃奔走其間,手持紅布或青枝,或站立、或蹲伏、或前瞻,挑逗著麒麟。麒麟神態各異,有的樂、有的怒,有的凌空騰起、有的匍匐在地。整套麒麟舞將武功融入充滿生活氣息的完整套路中,可即興發揮,詼諧幽默,特別是大頭崽戲麒麟的表演,融入生活搞笑細節,讓賓客觀後捧腹大笑。

在小金口,舞麒麟是村民耕作之餘最大的樂趣。每逢附近村落有人辦紅白喜事或店鋪開張,都會邀請麒麟隊前去表演,並賞紅包、糖果等物品。每年春節、元宵等節日,麒麟隊入村上街挨家逐戶恭賀大吉,有的甚至沿途舞到深圳、河源、東莞等地,來回幾個月,回家正好春耕。

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天逢大旱,瘟疫流行,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土地公公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當即找來笑面佛,商討辟邪消災、拯救生靈的辦法。可是笑面佛也無奈,他只知道有一種叫麒麟的神獸有這般法力,但不知道到哪裡才能找到。這時土地公公想起了孫猴子,於是他們找來了孫猴子。孫猴子果然神通廣大,只見他一個筋斗雲躍上雲宵,四方一望,按落雲頭說:“有了有了,我帶你們去!”在孫猴子的帶領下,他們終於找到了麒麟洞。他們把來意一說,麒麟即答應隨他們下山。土地公公帶著麒麟來到人間,麒麟即施法,噴火獻端。頓時人畜安康,五穀豐登。此後人們便把麒麟奉為吉祥物,並把麒麟出山鎮災辟邪的故事編成舞蹈,謂之《三星會友·麒麟出洞》,每逢年節便進行表演。

有關資料記載,麒麟像鹿,獨角,全身生鱗甲,尾像牛。它身披鱗甲,舞起來威武生動,很有特色。通常以農村的曬穀場、空地為表演場地,舞麒麟分為頭套和尾套,統稱麒麟套,由一個男青年舞動麒麟頭,一個舞動麒麟尾,隨著打擊樂奏出輕、重、緩、急的各種節奏,表現麒麟活動過程以及喜怒哀樂情緒。

製作

麒麟為手工製造,製成後要擇黃道吉日,在山中開光點睛,使其有靈氣。麒麟頭樣式不一,分為白鴿獅、鬥牛獅、扁鼻獅、大頭獅幾種,其中“白鴿獅”頭最重。麒麟頭(白鴿獅)直徑50厘米,高38厘米,重2.5~6公斤。白鴿獅頭用糯米漿糊制,其它幾種麒麟頭用老黃竹編制。麒麟(白鴿獅)的身被至少長3.2米、寬2米。麒麟頭(白鴿獅)上畫有一龍二鳳一八卦的圖案和各種吉祥飾物,頭和身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為“龍風呈祥,驅邪佑吉,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之意。

東江麒麟舞

惠州小金口——“麒麟舞之鄉”  

麒麟舞麒麟舞

小金口麒麟舞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

2007年惠州小金口首屆麒麟文化節,除“麒麟舞”外,還有龍形拳、醒獅舞等表演。甄林林介紹說,這是為了保護和發掘東江文化遺產,做大做強小金口“麒麟舞”文化品牌。今年是首屆麒麟節,以後要爭取每年舉行一次。

8月6日至7日兩天,省文聯、省民協專家組到我市惠城區小金口街道辦事處進行專題考察,專家組一致通過對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申報“廣東省麒麟之鄉”的申請,同意由省文聯和省民協命名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為“廣東省麒麟之鄉”。同時,省文聯、省民協同意於2008年3月26日在小金口舉辦廣東省麒麟文化節暨全省第二屆麒麟舞大賽。

據有關志書記載和小金口的老人回憶,惠城區小金口的東江麒麟舞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小金口就已經有組建麒麟隊開展麒麟舞活動。那時候叫“武麒麟”,因為當時戰爭頻繁,兵荒馬亂,盜賊四起。為了防止流寇和盜賊打家劫舍,禍害村民,每個自然村都辦起武術館,武術館內有武術隊、麒麟隊,各村的青壯年人都學會舞麒麟和打龍形拳等,既作為強身健體,又護村守寨,保佑一方父老鄉親平安。村里上到耄耋老者,下至黃毛小兒,人人都能舞幾趟麒麟。村民婚嫁、歲時節會,都要舞一番麒麟,以求祥瑞。

由於惠州市地處東江中游,小金口又位於東江邊,因此從清代到民初,小金口的麒麟舞都統稱東江麒麟舞,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套路,培養出數以千計的麒麟舞傳人。

小金口麒麟隊由8支發展到20支

近年來隨著惠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打造文化大市活動的深入開展,小金口街道辦事處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先後投入800萬元完善了一批文化場館,併購置設備器材,建起了“省特級文化站”中心館場、客家國畫院、7個村級文化室和39個組級文化室;充分利用這些文化場所,深入挖掘流傳於民間的文化、文藝隊伍和藝人,先後組建了文聯、聲樂隊、書畫協會、象棋協會、龍舟隊、醒獅隊和麒麟隊等15支各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隊伍,文化站被省文化廳授予“省特級文化站”稱號。

在文化建設中,小金口街道辦事處注意弘揚有當地特色的民間民俗文化,重點發掘、推廣東江麒麟舞,先後投資20餘萬元來改革、包裝、推廣。如今,全鎮10個村(居委會)麒麟舞隊由8支增加到20支,隊員200多人,最年長的93歲,最年輕的才15歲,參與麒麟舞活動的民眾達1000餘人。東江麒麟舞也得到全面的創新,形式上從過去的一個門派變成多個門派相融。2005年,惠州市授予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為“麒麟舞特色之鄉”, 葉屋村民小組、九一村民小組被命名為“麒麟村”。68歲的麒麟舞師傅葉陽星被市文化局評為惠州市“民間藝術師”。  

參加首屆泛珠三角民間藝術節獲銀獎   

麒麟舞麒麟舞

2005年9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9省市和香港澳門參加的首屆泛珠三角民間藝術節在廣東省汕尾市舉行,小金口麒麟隊以獨特的風格和精彩的表演一舉奪得銀獎。2006年元旦,小金口10支麒麟隊、30名隊員組隊參加“文明之光”惠州軍民春節聯歡晚會,並作為開場第一個節目表演。

2006年2月12日,在惠州市元宵節文藝巡遊中,小金口10支麒麟隊又為巡遊隊伍開路,惠州市民再次領略了東江麒麟舞的風采。同年5月,又參加在深圳市舉辦的麒麟協會大展覽,並獲表演二等獎,6月,應邀參加廣東省非物資文化遺產展覽。

今年3月26日,小金口首屆麒麟文化節隆重舉辦,在文化節大型文藝展演上,麒麟舞大放異彩,受到了中外客商及廣大市民、遊客的高度評價。

6月23日,央視《激情廣場》在東江公園隆重舉行。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組織的東江麒麟舞在《文明惠州·激情廣場大家唱》開場節目中的精彩表演,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有了一定名氣的東江麒麟舞也得到社會的青睞,不斷接到來自本地和外地的演出邀請,小金口街道辦事處已成立東江麒麟舞協會,把東江麒麟舞作為特色文化產業來發展。還決定將每年的3月26日定為“麒麟文化節”。

客家麒麟舞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的純客家鎮,麒麟舞已有45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樟木頭鎮對麒麟舞這門古老民間藝術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改革,出現了五個方面的轉變:一是時間上的轉變,從過去冗長的1小時縮短為現在的10分鐘左右;二是形式上的轉變,從過去單打、雙打到現在加入群體打鬥表演;三是內容上的轉變,從過去僅以拜門表演到現在的文藝演出表演;四是服飾上的轉變,從過去舊式的服飾到現在更具時代感的服飾;五是隊伍上的轉變,從過去以自然村組隊到現在跨村表演節目組隊。這些轉變,極大豐富了客家麒麟藝術內涵,為該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前的樟木頭麒麟以耐用著稱,整隻麒麟是用黃竹扎框,優質沙紙糊面。其最大的特點是體形靚,體寬、個高、尾長;畫在麒麟上的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更是色彩鮮艷、細膩生動,使整隻麒麟舞起來威武、輕盈,充滿靈性。麒麟紙紮藝術的失傳,使得樟木頭鎮許多人對此懷著幾許惆悵,也意識到應當恢復這一祖藝。

黃閣麒麟

“黃閣麒麟”已盛行一百多年了。百多年來,每逢佳節喜慶,神誕醮會,秋色出遊,農民就舞起麒麟表達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故民間有“麒麟獻瑞”一說。

黃閣麒麟舞來自民間,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經民間藝人重新改編的黃閣麒麟舞,從麒麟的造型到舞蹈技藝都有了提高,並加入了膾炙人口的廣東音樂《得勝令》、將鑼、排鼓與廣東大笛演奏、單打等八音鑼鼓有機地融為一體作伴奏,充滿了熱烈的喜慶氣氛和濃厚的廣東特色。

2000年11月9日,由黃閣鎮大塘村30多個地道農民組成的麒麟隊,代表廣東省參加了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的“山花獎”首屆全國民間廣場歌舞大賽。他們表演的“黃閣麒麟舞”,與來自全國的18個民間藝術表演隊進行決賽,這些隊是從全國200多個隊中篩選出來的,最後黃閣麒麟隊以總分第一名榮登“山花獎”榜首,還獲得杭州市民間藝術最高獎“金桂花獎”

黃驊麒麟舞

全國、河北省非物質遺產

麒麟舞麒麟舞

名錄名稱:黃驊麒麟舞

序號:48

編號:1—4—13

名錄類別:民間舞蹈

所屬地區:滄州

名錄簡介: 麒麟舞盛行於黃驊市區西北部文化古鄉齊家務一帶農村,現有6支表演隊,以大王莊為主幹,分別活躍於大王莊、小王莊、桃園、卸甲、同居、乾符等地。每年元宵節人們舞起麒麟,迎祥納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據史料記載,麒麟舞原本是皇宮中的表演藝術,稱之為“麒麟聖舞”,為皇家各類慶典中必有的演出。據老人們介紹,明朝滅亡之後,本地一位皇宮藝術家將他的麒麟舞絕技帶回家鄉,代代相承,才得以流傳至今。

麒麟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徵。產生於明代的民間舞蹈麒麟舞中的麒麟造型,集龍頭、鹿身、馬蹄、牛尾、狼額於一身,身披五彩鱗甲。表演用的麒麟從頭到腳最小的4米,最高的5米,高大雄壯,舞起來威武生風、氣吞長虹。每隻麒麟由兩個青壯小伙表演,一前一後協力合作完成表演動作。前者腰挎麒麟頭,做騎麒麟狀,後者在其內做尾部表演。麒麟一紅一綠代表一雌一雄,成對出場,金童玉女端坐其上,演員足踏一米多的高蹺,身托50公斤的道具,完成閃、轉、騰、挪等系列動作。表演技巧高,難度大。全場多隻麒麟在鑼鼓和音樂的伴奏下一起跳躍舞動,演出場面大氣磅礴、威風凜凜。20分鐘完成整個套路的表演。

麒麟的傳統扎制方法是使用竹木做成骨架後,用紙糊好,再用畫筆繪出鮮艷的鱗甲等,做出的麒麟容易破損。後來民間藝人改進了工藝,竹木做出骨架後,用彩色絲綢和鐳射紙做出一片片鱗甲,把它縫製在麒麟的絲綢外套上,頭部、牙齒等部位用油彩繪製,這樣做出的麒麟色彩鮮艷、形象逼真且結實耐用。

素有“北方麒麟”之稱的黃驊麒麟舞,最顯著的特點是高大威猛,閃、轉、騰、挪之間展示出表演者高超的技巧,高難的動作,與北方人豪爽俠義的性格特徵相吻合。它與江蘇、湖南等地小巧玲瓏的的“南方麒麟”相映成趣,共同演繹和詮釋著此種華夏民族優秀民間舞蹈藝術的底蘊與內涵。

黃驊麒麟舞憑藉高大的藝術造型,揉進雜技表演中驚、險、奇的高難度動作,帶給觀眾不同凡響的藝術震撼力。由於麒麟造型扎制用料龐雜、造價較高、費時費力、表演動作難度大等原因,黃驊麒麟舞表演規模日漸縮小,面臨失傳的危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