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發改產業〔2011〕3229號
國務院有關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有關行業協會:
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保障民生的基礎產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精神,為加快食品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食品工業體系,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二�一一年十二月)
食品工業承擔著為我國13 億人提供安全放心、營養健康食品的重任,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保障民生的基礎性產業。“十一五”時期,我國食品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2010 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1 萬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的8.8%,有力帶動了農業、流通服務業及相關製造業發展,對“擴內需、增就業、促增收、保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部署,為加快食品工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食品工業體系,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特制定《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 年),作為“十二五”時期全國食品工業發展的指導性檔案。
一、“十一五”發展成就和存在問題
(一)發展成就“十一五”期間,食品工業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完成了《全國食品工業“十一五”發展綱要》規定的各項指標。
1、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支柱地位得到強化2010 年,全國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達41286 家,比2005 年增長73.2%,年均增長11.6%;實現工業總產值6.1 萬億元,增長201.5%,年均增長24.7%,年均增幅比“十五”時期提高5.3 個百分點;實現利稅10659.6 億元,增長214.0%,年均增長25.7%;從業人員696 萬人,比2005 年增長53.9%,年均增長9.0%。食品工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5 年的8.1%提高到2010 年的8.8%,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由2005 年的0.52:1 提高到2010 年的0.88:1,食品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增強。
2、產品結構不斷最佳化,市場供應更加豐富
主要產品產量穩步增長,保證了13 億人口的食品供應(見專欄1)。產品結構向多元化、優質化、功能化方向發展,產品細分程度加深,深加工產品比例上升,新產品不斷湧現,基本滿足了國民對食品營養、健康、方便的需求。市場供應品種豐富多彩,規格檔次齊全,形成了4 大類、22 箇中類、57 個小類總計數萬種食品,滿足了不同人群多層次的消費要求。
3、產品質量總體穩定,食品安全水平提高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國務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加強了對食品安全的組織領導。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2009 年6 月1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實施以來,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並保持向好趨勢,產品質量穩步改善,產品總體合格率不斷提高。目前,23 大類3800 多種加工食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批次抽樣合格率由2005 年的80.1%提高到2010 年的94.6%,提高了14.5 個百分點,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2010 年,食品投訴案件34789 件,較2006 年下降17.4%。截止2010 年底,已完善了1800 餘項國家標準、2500 餘項行業標準和7000 餘項地方標準及企業標準,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76 項,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礎。
4、技術裝備水平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增強
我國食品工業加大投入,各行業技術裝備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增強,對推進食品工業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行業裝備水平進步顯著,通過引進技術和設備,穀物磨製、食用植物油、乳製品、肉類及肉製品、水產品、啤酒、葡萄酒、飲料、速食麵、速凍食品等行業的大中型企業的裝備水平基本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在此期間,我國攻克了一批關鍵技術,在食品物性修飾、非熱加工、高效分離、風味控制、大罐群無菌貯藏、可降解食品包裝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主裝備水平與國際差距有所縮小,研製開發了200m2冷凍乾燥、200 噸/天油菜籽冷榨、800MPa 高壓殺菌、60000 瓶/小時高速貼標和中小型螺桿擠壓膨化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食品加工關鍵裝備。蘋果濃縮汁、馬鈴薯澱粉和全粉、生豬自動化屠宰、中小型乳製品生產以及飲料熱灌裝等成套技術與裝備實現了從長期依賴進口到基本實現自主化並成套出口的跨越。
5、骨幹企業發展壯大,產業集中程度提高
食品工業規模化、集約化深入推進,通過兼併重組、淘汰落後,湧現了一批市場占有率高、帶動能力強的骨幹企業和企業集團。2010 年,產品銷售收入超過百億元的食品工業企業有27 家,比2005年增加了15 家,其中超過千億元的企業2 家,1 家企業進入了世界500 強。產業集中度穩步提升,乳製品行業10 強企業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73.5%,製糖行業10 強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64.3%,啤酒行業年產100 萬千升以上的15 家企業集團產量占全行業總產量的89.6%;飲料行業10 強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53.9%。
6、區域發展差距縮小,產業布局漸趨合理
在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指導下,食品工業布局漸趨合理,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地區農業資源優勢正逐步轉化為食品產業優勢,東中西部食品工業產值的比值由2005 年的58.3:23.1:18.6,轉變為2010 年的51.6:29.3:19.1。食品企業持續向主要原料產區、重點銷區和重要交通物流節點集中,形成了黃淮海平原小麥加工產業帶,東北和長江中下游大米加工產業帶,東北和黃淮海玉米加工產業帶,東北和長江中下游、東部沿海食用植物油加工產業帶,冀魯豫、川湘粵豬肉加工產業帶,東北、西北、中原牛羊肉加工產業帶,環渤海、西北黃土高原蘋果加工產業帶等。
1、食品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完善。…………。
2、自主創新能力仍較薄弱。…………。
3、食品產業鏈建設尚需加強。…………。
4、產業發展方式仍然較為粗放。…………。
5、企業組織結構亟需最佳化。…………。
二、“十二五”面臨的形勢
“十二五”時期,我國食品工業發展仍處於戰略機遇期,既存在繼續保持快速發展的重大機遇,也面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保證食品安全等重大挑戰和壓力。
(一)國際食品工業發展趨勢1、食品質量安全受到空前關注,安全保障難度加大。…………。
2、高新技術套用加速,食品工業不斷湧現新業態。…………。
3、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日趨白熱化。…………。
1、安全風險廣泛存在,食品質量要求提高。…………。
2、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巨觀環境繼續改善。…………。
3、消費需求剛性增長,市場空間持續擴大。…………。
4、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三、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食品消費和營養健康需求為目標,調結構、轉方式、提質量、保全全,著力提高創新能力,促進集聚集約發展,建設企業誠信體系,推動全產業鏈有效銜接,構建質量安全、綠色生態、供給充足的中國特色現代食品工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安全衛生,營養健康。…………。
科技支撐,創新發展。…………。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綜合利用,綠色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食品工業集約化、規模化、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區域布局進一步最佳化,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保障安全和營養健康,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食品產業,提高食品產業對社會的貢獻度,鞏固食品產業在新時期擴大城鄉居民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的支柱地位。
1、食品安全和營養水平明顯提升。完善食品工業標準體系,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1000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體系。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普遍推行良好操作規範(GMP),食品生產企業60%以上達到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HACCP)認證要求,企業普遍建立誠信管理體系(CMS);食品質量抽檢合格率達到97%以上,人民民眾對食品滿意度顯著提高。
2、規模效益保持較快增長。在滿足市場需求、轉變方式、最佳化升級的基礎上,保持行業平穩較快增長。到2015 年,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3 萬億元,增長100%,年均增長15%;利稅達到1.88萬億元,增長75%,年均增長12%。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1.5:1。
3、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食品安全控制、新型節能環保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掌握和開發一批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食品加工核心技術和先進裝備。到2015 年,食品科技研發經費占食品工業產值的比例提高到0.8%,關鍵設備自主化率提高到50%以上。
4、企業組織結構不斷最佳化。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競爭力優勢的大型食品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重點行業的生產集中度,到2015 年,銷售收入達到百億元以上的食品工業企業達到50 家以上;中小食品企業發揮專、精、特、新的優勢,逐步實現良性發展,繼續淘汰一批工藝技術落後的企業,形成各類企業分工協作、共同發展的格局。
5、區域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利用東部地區技術優勢和中西部地區資源優勢,形成東中西部食品工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企業向產業園區集聚。到2015 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食品工業產值占全國比重提高到60%左右,全國建成數百個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區域影響力的現代食品產業園區。
6、資源利用和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到2015 年,食品工業副產品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減少17 %以上,能耗降低16 %;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以上。
7、產品結構取得明顯改善。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深加工產品的比例穩步提高,鞏固和壯大“老字號”食品品牌,努力擴大品牌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培育一批食品知名品牌。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食品質量安全提高重點行業準入門檻。加快制定和完善糧食、油脂、肉類、飲料、水產品、果蔬加工等重點食品行業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明確食品加工企業在原料基地、生產規程、產品標準、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必備條件。
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按照《“十二五”期間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規劃(2011-2015)》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明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堵塞監管漏洞,形成監管合力,實現全程監管和無縫銜接。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加強部門間、地方間的協調聯動,加大投入力度,最佳化整合資源,提高監管能力。
完善食品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食品安全標準和相關標準,健全食品加工技術標準體系,重點制修訂食品添加劑、方便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等行業標準,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基礎通用標準、重點產品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加強對國際標準的參與程度及對相關國家標準的追蹤研究。
加強檢(監)測能力建設。逐步實現關鍵檢測設備國產化,著力推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監控中心和實驗室的建設。督促企業增加原料檢驗、生產過程動態監測、產品出廠檢測等先進檢驗設備配置,完善企業內部質量控制、監測系統和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加強監管部門的檢驗檢測能力,嚴格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提升國家及省、市、縣各級食品監測機構的檢驗設備水平,加強隊伍能力建設。
健全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建立和完善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主動召回、責令召回及退市制度,明確食品召回範圍、召回級別、召回處置等具體規定,使食品召回及退市制度切實可行。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申訴投訴處理制度,加強申訴投訴處理管理。
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完善企業內部質量控制、監測系統,重點加強農藥殘留、重金屬、真菌毒素、微生物等項目檢測,建立食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投訴管理制度、不合格產品追溯制度、食品退市召回與應急處理制度。開展質量安全誠信對標達標活動,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持續推進企業質量管理提升和食品安全措施改進;建立健全食品工業企業誠信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完善誠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健全食品安全監督機制,尊重消費者監督權利,保障監督渠道暢通,促進社會監督。
完善企業組織結構。支持骨幹企業做強、中型企業做大、小型企業做精,規範小企業、小作坊經營,形成以大型骨幹企業為龍頭、中型企業為支撐、小(微)型企業為基礎的共同發展新格局。堅持市場化運作,完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礙,引導和推動優勢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培育新興食品產業。積極適應食品消費需求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要求,培育新的食品經濟成長點,加快推動傳統主食品工業化,培育壯大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產業,增強品牌企業實力,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食品工業企業群體。
淘汰落後產能。建立健全產業退出機制,明確淘汰要求,量化淘汰指標和規模,分年度逐級分解落實到各地和具體企業。重點在糧食加工、肉類屠宰加工、發酵、釀酒、乳製品等產能嚴重過剩領域,依法淘汰一批技術裝備落後、資源能源消耗高、環保不達標的落後產能。嚴格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要求,淘汰生產能力12000 瓶/時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裝生產線,150 瓶/分鐘以下(瓶容在250 毫升及以下)的碳酸飲料生產線,日處理原料乳能力(兩班)20 噸以下濃縮、噴霧乾燥等設施,200 千克/小時以下的手動及半自動液體乳灌裝設備,3 萬噸/年以下酒精生產線(廢糖蜜制酒精除外),3 萬噸/年以下味素生產裝置,2 萬噸/年及以下檸檬酸生產裝置和年處理10 萬噸以下、總乾物收率97%以下的濕法玉米澱粉生產線等。
完善自主創新機制。探索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用聯合創新機制,建立以企業為套用主體、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為技術依託的創新戰略聯盟,逐步解決大企業技術和市場需求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脫節、中小企業缺乏科技支撐的問題,促進科技與產業的有機銜接。完善以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增加食品科技領域的投入。建立基礎理論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產業化開發相融合的投資格局。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與服務平台。充分利用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整合資源,提高基礎研究能力;健全以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龍頭、以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和分中心為基礎的工程化研究和套用體系,提高工程化研究和成果轉化能力。加強科技資源共享,國家級各類實驗室全面向社會開放,提供科學技術研究、儀器設備使用、人才培養等服務。
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營造有利環境,依託食品領域的國家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點科研基地,培養領軍人才,積極引進海外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食品科技創新團隊。鼓勵高等院校加強基礎教育,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夯實創新人才基礎。
推進關鍵技術自主創新與產業化。以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自主創新為重點,加強食品原料質量控制、食品品質與營養、有害物遷移規律等基礎研究,支持食品物性修飾技術等前沿技術研究,推進食品非熱加工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究,努力突破大宗食用農產品、特色傳統食品加工等工業化、現代化重大關鍵技術。
以提高食品裝備製造能力、自主化水平,支撐食品工業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為目標,堅持自主開發與引進吸收相結合,提高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突破食品裝備數位化設計與先進制造、智慧型控制與過程檢測、節能減排、質量控制、監測與檢測、安全衛生共性技術與標準等關鍵裝備與配套技術,加快裝備自主化進程,滿足食品工業發展的需求。
在通用裝備方面,選擇一批具有良好技術與產業基礎的企業,重點支持發展市場前景廣闊、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關鍵與成套設備,建成一批國產化、智慧型化、成套化裝備生產基地,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食品殺菌方面,重點開發大型智慧型化連續超高溫瞬時滅菌、膜除菌、粉類膠體物料殺菌、微波殺菌等裝備;食品節能幹燥方面,重點開發熱風高效節能幹燥、太陽能幹燥、熱泵乾燥以及真空微波組合新型乾燥裝備;食品高效分離與濃縮方面,重點開發大型高速碟片離心、臥螺離心、膜分離、芳香物質分離提純、膜式錯流過濾及高效蒸發濃縮等裝備;食品冷凍冷藏方面,重點發展真空冷卻、流態化速凍、雙螺鏇速凍、鋼帶速凍以及高效製冰等裝備;包裝裝備方面,重點開發高速無菌灌裝設備、高速吹瓶設備等。
在行業專用裝備方面,重點發展糧食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工、乳製品加工、水產品加工、禽畜屠宰加工裝備和飲料製造、食品包裝及食品檢測與控制等裝備。
加快企業技術進步。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企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對現有生產設施、工藝裝備進行技術改造,最佳化生產流程、淘汰落後工藝和裝備,實現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重點加強糧食、植物油、畜禽、糖料、果蔬、水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等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推進專用裝備和檢測儀器設備自主化和公共服務平台、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等,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支持小企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技術水平,開發“專、特、新”產品。圍繞產品研發、生產過程控制、市場行銷等環節,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推行先進質量管理,支撐產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建設,加快中華特色名優食品的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大力振興“中華老字號”。
推進節能減排。全面落實《節能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重點在發酵、釀酒、製糖、澱粉、速凍食品、肉類屠宰加工等行業,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加快推廣高效節能、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食品工業副產品的開發利用水平,加大“三廢”治理和廢水循環利用力度,減少污染物排放。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工程,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加快發展食品產業集群。推廣產業集群示範,在具有資源優勢、物流和消費集中的地區,依託經濟實力好、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的食品骨幹企業,增強配套功能,加強專業分工協作,整合品牌、市場、技術等資源,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水平的現代食品工業園區,培育形成以骨幹企業為龍頭、“專、精、特”中小企業為支撐,配套檢驗檢測、人才培訓、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物流建設、融資平台等多項生產性服務業,推動食品工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資源節約、特色突出的現代食品產業集群。
促進全產業鏈的有效銜接。鼓勵食品工業企業積極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和相互協作,建立從原料生產到終端消費各環節在內的全產業鏈,促進各環節有效銜接,加快產業鏈間的集成融合,實現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協調發展。
提升食品工業企業信息化水平。加快推進食品工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引導企業運用信息化技術提升經營管理和質量控制水平,降低管理成本,豐富市場行銷方式。
推進食品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支持食品企業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開發套用可追溯信息技術,建立集信息、標識、數據共享、網路管理等功能於一體的食品可追溯信息系統。重點推進乳製品、肉類、酒類等行業食品可追溯體系建設。
推進物聯網技術的示範套用。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實施食品物聯網套用示範工程,推進物聯網技術在種養殖、收購、加工、儲運、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套用,逐步實現對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關鍵信息的採集、管理和監控。
完善食品生產企業的信息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政府部門、行業組織、企業綜合服務機構、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等的積極作用,推動企業信息化和電子商務公共套用平台等綜合性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服務網點為載體、以培訓服務為重點、以公共信息服務為支撐”的食品工業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專業的信息化套用服務,促進食品工業企業的“兩化”融合。建立健全食品工業監測分析與預警體系。
五、重點行業發展方向與布局
(一)糧食加工業1、發展方向和重點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糧食食品加工業,積極發展飼料加工業,嚴格控制發展非食品用途的糧食深加工,確保口糧、飼料供給安全。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產品系列化、多元化。發展國際糧食合作,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稻穀、玉米和大豆加工企業。
稻穀加工業。提高優質米、專用米、營養強化米、糙米、留胚米等產品比重,積極發展米制主食品、方便食品、休閒食品等產品;集中利用米糠資源生產米糠油、米糠蛋白、谷維素、糠蠟、肌醇等產品,有效利用碎米資源開發米粉、冬粉、澱粉糖、米制食品等食用類產品。
小麥加工業。提高蒸煮、焙烤、速凍等面制食品專用粉、營養強化粉、全麥粉等比重,加快推進傳統面制主食品工業產業化。鼓勵大型企業利用麥胚生產麥胚油、胚芽食品,利用麩皮生產膳食纖維、低聚糖等產品。
玉米加工業。提高飼料工業發展水平,積極開發玉米主食、休閒和方便食品,嚴格限制生物化工等非食品用途的玉米深加工產品,保證口糧和飼料用糧需求。
大豆加工業。充分利用我國非轉基因大豆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大豆食品和豆粉類、發酵類、膨化類、蛋白類等新興大豆蛋白製品。擴大功能性大豆蛋白在肉製品、麵製品等領域的套用。著力研發大豆蛋白功能改性、大豆膳食纖維及多糖和新興豆製品加工技術。
薯類和雜糧加工業。重點發展薯類澱粉和副產物的深加工。鼓勵發展薯條、薯片及以澱粉、全粉為原料的各種方便食品、膨化食品,提高薯渣等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水平。大力發展特色雜糧主食品加工,加快發展各種雜糧專用預混合粉和多穀物食品、速凍食品等主食品及方便食品。
2、產業布局
在東北、長江中下游稻穀主產區,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大米主銷區以及重要物流節點,大力發展稻穀加工產業園區,形成米糠、稻殼和碎米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模式,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稻穀800 噸以上的大型骨幹企業。
結合國家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建設和消費需求,在黃淮海、西北、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建設強筋、中強筋、弱筋專用粉生產基地,重組和建設一批日處理小麥1000 噸以上的骨幹企業。
在玉米主產區和加工區,加大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的力度,堅決遏制玉米深加工能力的盲目擴張,控制深加工玉米消費量在合理水平。培育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符合市場需求、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
支持東北大豆產區建設大豆食品加工基地,提高豆腐及各種傳統豆製品工業化、標準化生產水平,深入開發新型高質量營養食品;支持黃淮海大豆產區發展大豆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鼓勵沿海地區加強對大豆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建設一批優質飼用蛋白、脂肪酸、精製磷脂等生產基地。
在馬鈴薯、甘薯的主產區,發展一批年處理鮮馬鈴薯6 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和年處理鮮甘薯4 萬噸以上的加工基地;在木薯主產區,適度發展年處理鮮木薯20-30 萬噸的加工廠和木薯變性澱粉生產基地;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發展特色雜糧加工業。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糧食加工業總產值達到3.9 萬億元,年均增長12%;形成10 個銷售收入100 億元以上的大型糧食加工企業集團;日處理稻穀200 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0%以上,日處理小麥400噸以上企業的產量比重提高到65%以上,均比2010 年提高15 個百分點。
1、發展方向和重點
穩定傳統大豆油生產,著力增加以國產油料為原料的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等油脂生產,大力推進以糧食加工副產物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產,積極發展油茶籽油、核桃油、橄欖油等木本植物油生產,促進油脂品種多元化,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給水平。提高油料規模化綜合利用水平,開發提取蛋白產品。鼓勵並支持國內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合作開發棕櫚、大豆、葵花籽等食用油資源,建立境外食用油生產加工基地,構建穩定的進口多品種油料和食用植物油源的保障體系。
2、產業布局
大豆油脂加工。嚴格控制新建項目,引導工藝技術裝備落後的大豆加工企業關停並轉,降低設備閒置率,提高生產效率。充分發揮東北非轉基因大豆優勢,穩定當地大豆油脂加工產業集群,淘汰一批落後產能;沿海大豆加工區要進一步壓縮產能,鼓勵內資企業兼併、重組,積極培育大豆加工和飼料生產一體化的企業。
油菜籽加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依託現有骨幹企業,形成一批日處理油菜籽400 噸及以上加工企業。西部內陸地區,依託現有骨幹企業,形成一批日處理油菜籽200 噸及以上企業。鼓勵建設一線多能的多油料品種加工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花生油加工。在大力淘汰落後產能的基礎上,努力在主產區培養形成一批日處理花生200 噸及以上企業。
油茶籽加工。加強優質高產原料基地建設,在湖南、廣西、江西等主產區建設若干年加工油茶籽6 萬噸以上項目。
其他油料加工。在核桃、油橄欖主產區建設若干年加工原料3萬噸以上項目;在棉花主產區形成一批日處理棉籽300 噸及以上項目;在內蒙古、黑龍江、新疆等葵花籽主產區建設若干年加工原料10 萬噸以上項目,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一線多能、多油料品種加工項目;依託主要稻穀加工區,建設若干年加工米糠3 萬噸以上米糠油項目;依託玉米深加工企業或玉米加工集中區,建設若干年處理玉米胚芽6 萬噸以上玉米油項目。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食用植物油產量達到2440 萬噸,其中國產油料產油量提高到1260 萬噸;花生油、菜籽油、棉籽油、葵籽油、米糠油、油茶籽油等植物油產量比重明顯提高。淘汰油料加工落後產能2000 萬噸左右,油料加工總產能控制在1.8 億噸以內,其中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0.95 億噸以內。
1、發展方向與重點
進一步調整生產結構,穩步發展豬肉、牛羊肉和禽肉加工。最佳化肉類食品結構,提高冷鮮肉比重,擴大小包裝分割肉的生產,加強肉、蛋製品的精深加工,實現“變大為小、變粗為精、變生為熟、變裸品為包裝品、變廢為寶、變害為利”,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強對名優傳統肉類食品資源的挖掘,推動傳統肉類禽蛋食品的工業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培育一批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民族特色品牌。支持區域性骨幹肉類食品企業整合產業供應鏈,實現規模化,擴大市場占有率。
2、產業布局
結合大中城市屠宰企業的外移,利用原有屠宰廠的場地、設施,發展肉製品加工企業或物流企業。嚴格控制新增屠宰產能,原則上不再新建生豬、羊年屠宰量在20 萬頭以下、牛年屠宰量在5 萬頭以下、禽年屠宰量在2000 萬隻以下的企業,限制年生產加工量3000噸以下的西式肉製品加工企業。推動畜禽主產區集中發展大型屠宰和加工骨幹企業,主銷區側重發展肉製品加工、分割配送中心,減少活畜(禽)跨區域調運。
依託優勢產區,重點建設華東、華北、西南和東北四大生豬屠宰加工基地;華北、東北兩大肉牛屠宰加工基地;河南、內蒙古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四大肉羊屠宰加工基地;中部和東部禽肉屠宰加工基地。
禽蛋加工業。在糧食主產省區建設雞蛋加工基地,在洞庭湖、鄱陽湖周邊省區建設水禽蛋加工基地,在西南等地建立無公害、綠色放養禽蛋生產加工基地。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肉類總產量達到8500 萬噸,肉類製品及副產品加工達到1500 萬噸,占肉類總產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全國手工和半機械化等落後生豬屠宰產能淘汰50%,其中大中城市和發達地區力爭淘汰80%左右。大中城市和大中型肉類屠宰加工企業全面推行ISO9000 和ISO22000 等管理體系。形成10 家100 億以上的大企業集團,肉類行業前200 強企業的生產和市場集中度達到80%,培育出2-3 個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和影響力的肉類食品企業。
1、發展方向和重點
加快乳製品工業結構調整,積極引導企業通過跨地區兼併、重組,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培育技術先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改變乳製品工業企業布局不合理、重複建設嚴重的局面,推動乳製品工業結構升級。
調整最佳化產品結構,逐步改變以液體乳為主的單一產品類型局面,鼓勵發展適合不同消費者需求的特色乳製品和功能性產品,積極發展脫脂乳粉、乳清粉、乾酪等市場需求量大的高品質乳製品,根據市場需求開發乳蛋白、乳糖等產品,延長乳製品加工產業鏈。
2、產業布局
按照乳製品加工企業選址與奶源基地相銜接、企業規模與乳品生產能力相匹配、產業布局與需求市場相符合的原則,調整最佳化乳製品工業布局,發揮傳統奶源地區的資源優勢,加快淘汰規模小、技術落後的乳製品加工產能,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乳製品工業新格局。
大城市周邊產區。原則上不再布局新的加工項目。支持乳製品加工科技的研究與產業升級,率先實現乳業現代化;鼓勵新型乳製品的開發,主要發展巴氏殺菌乳、酸乳等低溫產品,適當發展乾酪、奶油、功能性乳製品。
東北、內蒙古產區。重點發展乳粉、乾酪、奶油、超高溫滅菌乳等,根據市場需要適當發展巴氏殺菌乳、酸乳等產品。嚴格控制建設同質化、低檔次的加工項目,扶持建設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項目。
華北產區。合理控制加工項目建設,重點發展乳粉、乾酪、超高溫滅菌乳、巴氏殺菌乳、酸乳等。
西北產區。合理控制加工項目建設。主要發展便於貯藏和運輸的乳粉、乾酪、奶油、乾酪素等乳製品,適度發展超高溫滅菌乳、酸乳、巴氏殺菌乳等產品,鼓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乳製品。
南方產區。根據原料奶資源情況,合理布局乳製品加工企業。主要發展巴氏殺菌乳、乾酪、酸乳,適當發展煉乳、超高溫滅菌乳、乳粉等乳製品,鼓勵開發水牛乳加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乳製品。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原料乳產量達到5000 萬噸,增長33.4%;乳製品產量達到2700 萬噸,增長15%,其中乾乳製品(乳粉、煉乳、奶油、乾酪素、乳糖等)產量900 萬噸,液體乳產量1800 萬噸。通過兼併、重組,培育形成一批年銷售收入超過20 億元的骨幹企業。乳製品加工能力閒置率控制在25%以內。
1、發展方向與重點
加快產業最佳化升級。鼓勵企業通過兼併、重組、聯營等分工協作,推動水產加工企業向集團化發展,通過產學研聯合等方式,促進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根據現有海洋漁業和水產養殖資源配量,利用區域優勢建立水產加工園區,大力發展水產流通,打造產業品牌;開發和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加工保藏水平,逐漸完善水產品現代化物流體系;積極發展精深加工,生產營養、方便、即食、優質的水產加工品;挖掘海洋產品資源,加大水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的開發利用力度,提高水產品附加值;實施水產加工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引導水產加工企業重視節能環保,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利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發展精深加工水產品,加快開發包括冷凍或冷藏分割、冷凍調理、魚糜製品、罐頭等即食、小包裝和各類新型水產功能食品,鼓勵企業建立標準化物流中心,重點開發、推廣水產品保活保鮮運輸技術,實施漁船保鮮、冷凍、冷藏貯運改造工程,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水產品物流體系。提高水生生物資源和生產性資料的利用率,發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環境友好型水產加工業。
2、產業布局
堅持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加快培育一批水產食品加工龍頭企業,著力建設黃渤海、東南沿海、長江流域三個水產品出口加工優勢產業帶,鼓勵黃渤海地區在鞏固來料加工及對蝦、貝類、海藻加工優勢基礎上,積極向海洋功能食品領域延伸;鼓勵東南沿海地區在鞏固鰻鱺、對蝦、貝類、大黃魚、羅非魚、海藻加工優勢基礎上,大力發展遠洋水產品和近海捕撈水產品精深加工;鼓勵長江流域在鞏固河蟹、斑點、鰻鱺、小龍蝦、海藻加工優勢基礎上,大力發展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高值化利用。引導和扶持內陸省份開展淡水產品加工。形成全國沿海一條線、內陸局域成片、產業一條鏈的水產品加工產業格局。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水產品加工總產量達到6000 萬噸以上,水產品加工總產值達到3800 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0%以上。水產品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冷凍調理食品和分割小包裝食品的比例占水產冷凍加工品的比例達到30%以上。培育形成年產值超20 億元、具有明顯區域帶動作用的水產品加工大型企業20 家、超10 億元的100 家。
1、發展方向與重點
大力發展果蔬汁和果蔬罐頭。發展濃縮果蔬汁(濃縮蘋果汁除外)、非濃縮還原(NFC)果蔬汁、複合果蔬汁、果蔬汁產品主劑等品種,積極發展柑橘、桃、鳳梨、食用菌以及輕糖型罐頭、混合罐頭等產品,大力發展香菇、洋蔥、大蒜、南瓜等脫水產品,擴大脫水馬鈴薯、甜玉米、洋蔥、胡蘿蔔、豌豆等生產規模;穩步發展芋頭、菠菜、毛豆、青刀豆等速凍蔬菜,增加速凍草莓、速凍荔枝、速凍楊梅等速凍水果的生產。
加快發展果蔬物流。重點推廣套用果蔬貯運保鮮新技術,開發新型果蔬保鮮劑、保鮮材料,果蔬質量與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發展果蔬冷鏈儲運系統,建立果蔬物流信息平台,大力發展果蔬物聯網,提高果蔬物流水平。
2、產業布局
果蔬汁加工。在原料主產區發展濃縮果蔬汁(漿)等加工,主要消費區域發展果蔬汁終端產品,形成與消費需求相適應的產品結構。在新疆等西部地區發展番茄醬、濃縮葡萄汁,在河北、天津、安徽等地發展桃漿、濃縮梨汁,在重慶、湖北、四川等地發展濃縮柑橘汁與NFC 柑橘汁,在海南、廣西、雲南等地發展熱帶果汁。
果蔬罐頭加工。在浙江、福建、湖南、山東、安徽、新疆、河北等傳統生產省份,集中發展柑橘罐頭、桃罐頭、食用菌罐頭、番茄罐頭等的生產,加強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充分考慮原料基地和產品市場兩大因素,對加工業進行合理布局。
脫水果蔬加工。重點在果蔬主產地及東南沿海地區發展脫水果蔬產業,建立脫水果蔬出口加工基地,同時向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增強向南亞、中亞及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的出口能力,形成“優勢品種、優勢產區”的“雙優”加工布局。
速凍果蔬。在果蔬主產地及東南沿海地區,發展速凍果蔬產業,建立速凍果蔬出口加工基地,同時向東北、新疆、雲南等邊疆省份發展,形成環形發展布局。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果蔬加工行業產值達到3000 億,果蔬汁產量達到300 萬噸,果蔬罐頭產量超過200 萬噸。果蔬冷鏈運輸量占商品果蔬總量的30%以上,水果平均加工轉化率超過15%,其中蘋果達到30%,蔬菜平均加工轉化率達到5%以上。
1、發展方向與重點
積極發展具有資源優勢的飲料產品。鼓勵發展低熱量飲料、健康營養飲料、冷藏果汁飲料、活菌型含乳飲料;規範發展特殊用途飲料和桶裝飲用水,支持礦泉水企業生產規模化;大力發展茶飲料、果汁及果汁飲料、咖啡飲料、蔬菜汁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穀物飲料。
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兼併重組、技術改造和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產業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品牌企業實力;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完善認證和檢測制度,提高國際社會對我國檢測、認證結果的認可度,樹立自主品牌國際形象。
加快原料基地建設,建立高集中度、高水平、高標準、高酸度的蘋果原料生產基地,滿足高酸濃縮蘋果汁加工的需求,改良柑橘品種、建設宜汁加工柑橘原料基地。
2、產業布局
以水果、蔬菜及其他農產品為原料的飲料企業建立在原料產區,礦泉水企業建立在礦泉水礦區附近;茶粉、茶濃縮液主要布局在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礦泉水產業主要布局在吉林、黑龍江、山東、四川、西藏、雲南、福建、江西、廣西、廣東、海南。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飲料總產量達到1.6 億噸,年均增長10%左右。產品結構更加合理,碳酸飲料、果蔬汁類飲料、包裝飲用水、茶飲料、蛋白飲料、其他飲料產量的比例分別為14:15:39:13:15:3。
1、發展方向和重點
加快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以加強產業鏈各環節利益聯繫為核心,完善利益分配機制,促進行業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強糖料生產規模化建設,加快糖料種植現代化步伐,依靠科技提高糖料單產和含糖量,推進農戶種植合作化經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穩步推進大集團戰略,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普及推廣新技術、新裝備,推進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提高綜合利用水平。加大行業標準制(修)訂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全面提升我國糖業的綜合競爭力。加強政府對食糖市場的巨觀調控,堅持“以國產食糖為主,適當進口食糖補充不足”的平衡原則,國產糖的自給率力爭穩定在85%左右。
2、產業布局
通過加快甜菜優良品種選育、規模化種植、水利化和機械化推廣的步伐,促進甜菜糖恢復性增長,保持甜菜糖與甘蔗糖的協調發展。
南方蔗糖區。以廣西、雲南、湛江、海南為重點,積極推進企業間的整合重組,鼓勵企業採用大型、節能、高效的生產設備,加快節能減排、綜合利用等技術的推廣套用,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製糖工業。
北方甜菜糖區。重點扶持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甜菜糖主產區,加大甜菜優良品種的推廣工作力度,提高單產水平和含糖量;發揮現有企業集團的引領作用,提高製糖工業的綜合競爭力。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食糖產量1600 萬噸左右。日處理糖料能力達到121萬噸,其中:甘蔗日處理糖料能力105 萬噸,甜菜日處理糖料能力16 萬噸;甘蔗糖標準煤消耗低於5 噸/百噸原料,甜菜糖標準煤消耗低於6 噸/百噸原料,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比2010 年下降10%。
1、發展方向和重點
加快推進方便食品製造業的快速發展,重點發展冷凍冷藏、常溫方便米麵製品等主食食品,推進傳統米麵食品、雜糧和中餐菜餚的工業化。推進冷凍米麵行業擴大規模,繼續提高速凍食品產量,拓寬冷凍食品加工範圍,鼓勵冷凍調理食品、冷凍點心和營養型冷凍產品等新產品的發展。改進現有的產品工藝,提高行業節能水平;支持冷凍食品相關原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和物流系統的發展,促進整個冷凍食品產業鏈的同步協調發展。
進一步發展常溫方便主食產品,改變傳統速食麵高油脂和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素等結構性營養問題,開發即食米飯、米粉、米線、餛飩、鮮濕麵條等新產品和相關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檔次,改變常溫方便食品產品同質化、低水平惡性競爭的局面。
加快方便食品新產品開發,向多品種、營養化、高品質方向發展,積極發展風味獨特、營養健康的休閒食品,開發風味多樣、營養強化的焙烤食品,滿足市場區隔需求。
2、產業布局
按照靠近原料產地、重點銷區以及交通條件優越、具有良好物流配套條件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最佳化調整方便食品加工業布局,鼓勵加工企業更多地向中西部地區布局。
大城市周邊產業區,包括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鼓勵高附加值、高品質和功能化的方便主食以及中餐菜餚的發展,鼓勵休閒食品的發展。中原地區,以河南為重點發展麵粉原料為主的方便主食和雜糧食品。東北、長江中下游地區,發展以稻米為主的方便主食食品、三餐食品和休閒食品。華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發展以雜糧為主的休閒食品、副食以及三餐食品。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方便食品製造業產值規模達到5300 億,年均增長30%,其中冷凍米麵食品行業、速食麵、其他常溫方便主食、方便休閒食品等行業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200 億元、1000 億元、800 億元和1000 億元。形成10 個銷售收入超過100 億元的大型方便食品加工企業集團。
1、發展方向與重點
努力提高非糧原料比重,減少玉米等糧食原料的消耗量。積極發展高附加值新產品,加快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食品行業專用酶製劑,適度發展發酵法生產小品種胺基酸(賴氨酸、谷氨酸除外)、新型酶製劑(糖化酶、澱粉酶除外)、多元醇、功能性發酵製品(功能性糖類、真菌多糖、功能性紅曲、發酵法抗氧化和複合功能配料、活性肽、微生態製劑)等生產。推進高附加值胺基酸、有機酸、特種功能發酵製品、新型香精香料和多元醇等產品的產業化;推動食品配料及添加劑等產品生物製造工藝的改造升級,培育新型食品配料及添加劑、新型酶製劑、新型生物基材料等生物製造新產品。
繼續抓好節能減排,研究生物轉化途徑及綠色製造工藝,改造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後工藝和設備,推廣套用離心清液回收、糟液全糟處理等節能減排技術,大幅度減少污染物的產出和排放,降低能耗和水耗,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發展。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重點限制5 萬噸/年以下且採用等電離交提取工藝的味素生產線、2000 噸/年以下的酵母加工項目和年加工玉米30 萬噸以下、總乾收率在98%以下玉米澱粉濕法生產線;重點淘汰3 萬噸/年以下味素生產裝置,2 萬噸/年以下檸檬酸生產裝置,年處理10萬噸以下、總乾物收率97%以下的玉米澱粉濕法生產線和年產3 萬噸以下酒精生產線。
2、產業布局
推動發酵產業由中東部和沿海地區向東北、內蒙古及中西部資源優勢明顯、能源豐富的地區轉移,建設與資源相匹配的發酵工業基地。加快對山東、內蒙古胺基酸,山東有機酸和澱粉糖,湖南、湖北酶製劑,湖北、廣西酵母,浙江功能性生物製品等行業的兼併重組和技術提升改造。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發酵工業總產值達4600 億元以上,年均增長率達15%以上;培育5 家銷售收入超過100 億元的發酵工業企業,10 家以上銷售收入超過50 億的發酵工業企業;非糧原料所占比重由5%提高到15%左右;以功能糖、多元醇、酶製劑等為代表的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發酵製品比重由60%提高到70%以上,味素、檸檬酸等產品比重由24%下降到18%以下。
1、發展方向與重點
最佳化釀酒產品結構,重視產品的差異化創新。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市場、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精心研發品質高檔、行銷對路的品種,宣傳科學知識,倡導健康飲酒。注重挖掘節糧生產潛力,推廣資源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釀酒產業最佳化升級。按照“控制總量、提高質量、治理污染、增加效益”的原則,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鼓勵白酒行業通過改造升級,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最佳化產品結構,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逐步增加高附加值啤酒產品比例,啤酒風味向多元化、多品種等個性化方向發展,鼓勵中小型啤酒企業生產特色啤酒;注重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設,逐步實現產品品種多樣化,促進高檔、中檔葡萄酒和佐餐酒同步發展;加快改良露酒產品,使其更貼近大眾偏愛的消費口味;根據水果特性,生產半甜型、甜型等不同類型的果酒產品;擴大黃酒行業乾型、半乾型產品產量,適度發展甜型、半甜型產品,研發適宜北方地區的創新產品。
2、產業布局
依託原料稟賦、能源優勢建設釀酒工業生產基地;培育優質釀酒原輔料產區,推動西部原料產區建設;繼續推動釀酒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最佳化多種所有制並存的產業經濟格局;支持企業通過收購、控股、併購、重組、強強聯合,形成集團化、規模化的大型釀酒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大力推動釀酒產業集群建設,積極建立釀酒生產園區,鼓勵和規範釀酒產業特色區域的發展。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銷售收入達到8300 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0%以上;酒類產品產量年均增速控制在5%以內,非糧原料(葡萄及其他水果)酒類產品比重提高1 倍以上。
1、發展方向和重點
加快產業整合,鼓勵企業通過兼併重組等手段,提高產業集中度,改變食品添加劑和配料行業企業規模小、產業布局分散的局面,加快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效益化方向發展;通過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形式,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產業技術改造力度,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加快發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劑,鼓勵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劑和抗氧化劑、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業的發展,繼續發展優勢出口產品。
重點利用生物工程技術提高酶製劑、生物發酵製品等行業的技術水平,利用膜分離、分子蒸餾、色譜分離等現代分離提取技術,提高提取物產品質量,利用高新技術提高化學合成產品的純度。集成、使用現代化成套設備,提高企業自動化水平,推動產業整體技術進步;加快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綜合利用能力,鼓勵企業建設檢驗檢測中心,提高產品的全程檢測控制能力。
2、產業布局
繼續發揮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的技術優勢,將食用香精、功能糖製造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突出特色,增強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利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的原料及能源優勢,發展黃原膠、變性澱粉、胺基酸、有機酸等產品,培育一批在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龍頭企業。利用新疆、雲南、河北、江西、安徽等特色原料優勢,發展色素、甜菊糖等天然植物提取物產業。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食品添加劑製造業總產值達到1100 億元,產品產量達到1100 萬噸,年均增長10%以上。形成10 個具有知名品牌、產值達20-50 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建設5 個產品特色鮮明、規模效益突出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配料產業基地。
1、發展方向與重點
開展食物新資源、生物活性物質及其功能資源和功效成分的構效、量效關係以及生物利用度、代謝效應機理的研究與開發,提高食品與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產質量和工藝水平,發揮和挖掘我國特色食品原料優勢。大力發展天然、綠色、環保、安全有效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以城鄉居民日常消費為重點,開發適合不同人群的營養強化食品,孕婦、嬰幼兒及兒童、老人、軍隊人員、運動員、臨床病人特殊膳食食品,以及用於補充人體維生素、礦物質的營養素補充劑;結合傳統養生保健理論,充分利用我國特有動植物資源和技術開發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的保健食品。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產品同質化等狀況。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提高產業科技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產業布局
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重點研發和生產優質蛋白食品、膳食纖維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營養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等;在中西部地區,重點培育和發展保健食品和營養強化食品,建設特殊膳食食品原材料基地,推動原料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
3、發展目標
到2015 年,營養與保健食品產值達到1 萬億元,年均增長20%;形成10 家以上產品銷售收入在100 億元以上的企業,百強企業的生產集中度超過50%。
六、政策措施
(一)嚴格市場準入乳製品項目繼續從嚴核准,玉米深加工項目繼續實行核准制,大豆壓榨及浸出項目從嚴控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對大米加工、小麥粉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肉及肉製品加工、飲料、水產品、果蔬加工等關係國計民生的敏感行業制定嚴格的行業準入條件。
(二)發揮政府作用繼續發揮中央和地方財政對食品工業的引導和支持作用,支持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重點裝備自主化、食品及飼料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以及自主品牌建設等重點項目建設。…………。
(三)推進節能減排制定和實施重污染食品工業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導則,有效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
(四)強化安全監管加大對食品安全監測能力建設的支持,健全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完善食品質量追溯制度,加強食品標準體系建設。…………。
(五)維護產業安全嚴格按照《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項目核准有關規定,加強對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櫚油等食用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等行業外資準入管理。…………。
(六)促進境外投資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綠地投資、併購、參股、交叉換股等多種方式,到境外投資建設原料生產基地、生產工廠、物流設施、購銷網路、裝備等產業。…………。
(七)提高企業誠信
加強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引導和支持企業建立誠信制度、實施國家標準;…………。
(八)引導健康消費
倡導適度加工。…………。
七、規劃實施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規劃任務與政策措施,加強溝通,密切配合,確保規劃順利實施,要適時開展規劃的中期評估和後評價工作,及時提出評價意見。
食品工業重點地區要按照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食品工業發展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及時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