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草

飛揚草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體有乳汁;莖基部膝曲狀向上斜升,近基部分枝,枝被粗毛,在上部的毛更密。。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通乳的功效。用於肺癰,乳癰,疔瘡腫毒,牙疳,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產後少乳。

基本信息

概述

飛揚草飛揚草
飛揚草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小飛揚草
飛揚草EuPhorbiahirta一年生草本。全株被硬毛,有白色乳汁。莖基部多分枝,枝常呈紅色或淡紫色,長15~40cm。單葉對生,披針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4cm,邊緣有鋸齒或近全緣,先端銳尖,基部圓鈍略偏斜,中央常有1紫色斑,兩面被柔毛,下面沿脈毛較密。杯狀花序多數密集成簇生的頭狀花序,無花被;總苞寬鐘形,外面密被短柔毛,頂端4裂,具腺體,腺體呈漏斗狀,有短柄及花瓣狀附屬物;雄花多數生於一總苞內,每一花由單一的雄蕊組成;雌花單生於總苞的中央,具長的子房柄伸出總苞之外,子房3室。蒴果卵狀三棱形,被短柔毛。種子卵狀四棱形。花期4~5月,果期6~8月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辛、酸,涼;有小毒。歸肺、膀胱、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通乳。用於肺癰,乳癰,疔瘡腫毒,牙疳,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產後少乳。

用法用量

6~9g。外用適量,煎水洗。孕婦慎用。

臨床套用

治療急性腸炎及菌痢
飛揚草每日1-5兩,水煎分3次服;或製成片劑,每次5片,日服3-4次;或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5克),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次。也有用飛揚草8錢,火炭母、鳳尾草各5錢組成複方,煎水濃縮成膏狀,再烘乾研細裝入膠囊(每粒含藥0.6克),成人每服3粒,小兒7-12歲2粒,7歲以下1粒,每日4次,5

飛揚草

天為一療程。據2000餘例急性菌痢及腸炎用各種不同劑量及劑型治療觀察,治癒率約在90%左右。根據1743例菌痢的分析,膿血便消失最快為1天,最慢為9天,在3天內消失者78%;退熱時間最短6小時,最長為4天,在1天內退熱者占68%;糞便轉陰時間最短2天,最長10天。如糞檢幾次為陽性者,藥量可加倍,往往可使糞檢迅速轉陰,亦未發現副作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飛揚草4兩,桔梗3錢,加水煮沸2小時,濾汁再煎,將兩次藥液合併過濾濃縮到6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飛揚合劑對慢性氣管炎的咳嗽,咳痰及肺部乾濕性羅音療效較好,但平喘作用不夠理想;年齡越大、病程越長、體質越弱,療效越差;單純型比喘息型療效較好;屬於中醫分型之虛寒型效果較差。如個別病人有頭暈、便溏及感冒者,仍可繼續服藥。[4]

藥物選方

①治赤白痢疾:大飛揚草五至八錢。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用開水燉服。
飛揚草的圖片(19張)
②治小便不通、淋血:鮮大飛揚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服,日服兩次。
③治疔瘡:大飛揚草鮮葉一把,加食鹽、烏糖各少許,搗爛外敷。
④治肺癰:鮮大飛揚全草一握,搗爛,絞汁半盞,開水沖服。
⑤治乳癰:大飛揚全草二兩和豆腐四兩燉服;另取鮮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加熱水外敷。
⑥治小兒爛頭瘡、黃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飛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滌。
⑦治小兒疳積:大飛揚草一兩,豬肝四兩。燉服。
⑧治帶狀皰疹: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末五分調勻,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藥》)
⑨治腳癬:鮮飛揚草三兩,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雲南)[4]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本品莖呈近圓柱形,長15~50cm,直徑1~3mm。表面黃褐色或淺棕紅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窒;地上部分被長粗毛。葉對生,皺縮,展平後葉片橢圓狀卵形或略近菱形,長l~4cm,寬0.5~1.3cm;綠褐色,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有3條較明顯的葉脈。聚傘花序密集成頭狀,腋生。蒴果卵狀三棱形。氣微,味淡、微澀。全體有乳汁。夏季開淡綠色或紫色小花,杯狀聚傘花序多數排成緊密的腋生頭狀花序。朔果卵狀三棱形,被貼伏的短柔毛。

顯微及理化鑑別:

(1)本品粉末淡黃色。上表皮細胞表面觀為多角形或類長方形,垂周壁較平直,氣孔多為不等式。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多為不定式或不等式。非腺毛2~6(8)細胞,頂端2個細胞特別長,基部細胞寬;表面具疣狀突起,有的非腺毛縊縮。花粉粒類球形,表面光滑,直徑約15μm。莖表皮細胞多角形,有的含黃色或黃棕色物。導管為螺紋導管、梯紋導管或網紋導管。
(2)取本品粗粉lg,加水5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40ml,3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飛揚草對照藥材l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槲皮苷對照鼎、沒食子酸對照品,分別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四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平酸(6: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三氯化鋁乙醇溶液,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藥品簡述

飛揚草飛揚草
藥名:飛揚草
漢語拼音:jinyinhua
英文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onicerajaponicaThunb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科屬分類:大戟科
別名:大奶漿草,大乳汁草,大本乳仔草,大號乳仔劃,飛揚,天泡草,木本奶草,毛飛揚,節節花,白乳草,奶子草,過路蜈蚣,紅骨大本乳子草,金花草,乳仔草,螞蟻草,神仙對坐草,蚝刈草,假奶子草,腳癬草,貓仔癀。
傣藥名:芽南默。
性味:辛;酸澀,涼;小毒。
歸經:
功能:清熱,利濕,消腫,解毒。
主治:肺癰;乳癰;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疔瘡腫毒;牙疳;產後少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900~2100m草地、荒地、路邊、園林、山坡、山谷。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福建、江西、雲南、貴州、台灣等地。主產廣東。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帶根全草。
採收儲藏:夏、秋間採收,曬乾。
炮製方法:

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

化學成份

莖、葉含黃酮甙——芹甙(apiin)為5,7,4'-三羥基黃酮-7-葡萄糖甙。
全草含無羈萜(friedelin),β一香樹脂醇(β-amyrin),三十一烷(hcntriacontane),β一谷甾醇(β-siloster-ol),蒲公英賽醇(taraxerol),蒲公英賽酮(taraxenone),菠菜甾醇(spina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蒲桃醇(jambulol),槲皮素(quercetin)。葉含沒食子酸(gallcicacid),槲皮苷(quuercitrin),楊梅苷(myricitrin),3,4-二-O-沒食子酸奎寧酸(3,4-di-O-galloylqunicacid),2,4,6-三-O一沒食子醯一D一葡萄糖(2,4,6-tri-O-galloyl-Dgluccose)及1,2,3,4,6-五-O一沒食子醯一β-D-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飛揚草水浸膏可減少扭體反應次數,升高小鼠熱板法痛閾。預先注射納洛酮可降低其鎮痛作用。
2、解熱作用大鼠腹腔注射飛揚草水浸膏,對酵母引起的發熱有顯著降低作用。
3、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飛揚草提取物葉明顯減輕角叉菜膠引起的炎症。但對類風濕關節炎無效。
4、止瀉作用煎劑對蓖麻油、花生四烯酸和前列腺素E;等引起的地瀉模型有止瀉作用,但對硫酸鎂引起的泄瀉無效,對蓖麻油引起的小腸運動加速有延緩作用。槲皮苷50mg/kg對蓖麻油和前列腺素E2引起的小鼠腹瀉有止瀉作用,槲皮苷的止瀉機制是由於其苷元槲皮素從腸中釋出所致。
5、抗阿米巴作用飛揚草鮮草沸水提取物對阿米巴原蟲有細胞毒作用 。

臨床套用

飛揚草飛揚草
1、治療急性腸炎菌痢:飛揚草每日1-5兩,水煎分3次服;或製成片劑,每次5片,日服3-4次;或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5克),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次。也有用飛揚草8錢,火炭母、鳳尾草各5錢組成複方,煎水濃縮成膏狀,再烘乾研細裝入膠囊(每粒含藥0.6克),成人每服3粒,小兒7-12歲2粒,7歲以下1粒,每日4次,5天為一療程。據2000餘例急性菌痢及腸炎用各種不同劑量及劑型治療觀察,治癒率約在90%左右。根據1743例菌痢的分析,膿血便消失最快為1天,最慢為9天,在3天內消失者78%;退熱時間最短6小時,最長為4天,在1天內退熱者占68%;糞便轉陰時間最短2天,最長10天。如糞檢幾次為陽性者,藥量可加倍,往往可使糞檢迅速轉陰,亦未發現副作用。
2、治療慢性氣管炎:用飛揚草4兩,桔梗3錢,加水煮沸2小時,濾汁再煎,將兩次藥液合併過濾濃縮到6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據128例觀察,近期控制33例(25.8%),顯效36例(28.1%),好轉46例(36.2%)。飛揚合劑對慢性氣管炎的咳嗽,咳痰及肺部乾濕性羅音近期療效較好,但平喘作用不夠理想;年齡越大、病程越長、體質越弱,療效越差;單純型比喘息型療效較好;屬於中醫分型之虛寒型效果較差。如個別病人有頭暈、便溏及感冒者,仍可繼續服藥。
3、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2~10兩。水煎,分2~4次口服。
4、濕疹:飛揚草2斤,黑面葉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萬5千毫升,煎成1萬5千毫升。根據濕疹部位可選擇坐浴、濕敷或外塗。有感染者加穿心蓮內服。
5、腳癬: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扛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過濾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搽患處。

常用選方

飛揚草飛揚草
1、治瘧疾:生乳汁草四兩,水煎,沖紅砂糖適量,在發作前二小時服。(《嶺南草藥志》)
2、治痢疾:乳汁草一兩,老茶葉五錢。煎水,沖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3、治菌痢、腸炎:小飛揚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文山中草藥》)
4、治小兒急驚:乳汁草二兩,洗淨搗爛,合米泔水攪勻,去渣煎沸,沖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5、治皮膚瘙癢,皮炎,濕疹,痔瘡出血:小飛揚鮮品適量煎水洗患處。(《文山中草藥》)
6、治乳癰:乳汁草和片糖搗爛敷患處,有消炎退腫之效。(《嶺南草藥志》)
7、治纏腰蛇:乳汁草一撮,蒜草一隻。搗爛,調冷開水塗患處。(《嶺南草藥志》)
8、細菌性痢疾:小飛揚草0.5~1兩。水煎,2次分服。
9、小兒腹瀉:小飛揚草1斤,番石榴葉、山大顏各半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脫水者要適當輸液。
10、治赤白痢疾:大飛揚草五至八錢。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用開水燉服。
11、治小便不通、淋血:鮮大飛揚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服,日服兩次。
12、治疔瘡:大飛揚草鮮葉一把,加食鹽、烏糖各少許,搗爛外敷。
13、治肺癰:鮮大飛揚全草一握,搗爛,絞汁半盞,開水沖服。
14、治乳癰:大飛揚全草二兩和豆腐四兩燉服;另取鮮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加熱水外敷。
15、治小兒爛頭瘡、黃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飛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滌。
16、治小兒疳積:大飛揚草一兩,豬肝四兩。燉服。(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17、治帶狀皰疹: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末五分調勻,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藥》)
18、治腳癬:鮮飛揚草三兩,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雲南)
19、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2~10兩。水煎,分2~4次口服。
20、慢性氣管炎:鮮飛揚草4兩,桔梗3錢。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時,過濾,兩次濾液混合濃縮至60毫升,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兩個療程。
21、濕疹:飛揚草2斤,黑面葉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萬5千毫升,煎成1萬5千毫升。根據濕疹部位可選擇坐浴、濕敷或外塗。有感染者加穿心蓮內服。
22、腳癬: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扛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過濾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搽患處。

文獻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小兒飛癢瘡滿面頭耳,濃水淋漓,敷洗消腫毒。"
2、《嶺南採藥錄》:"解胡滿藤毒。"
3、《嶺南草藥志》:"內清濕熱,外解濕毒。"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收斂止癢。治急性菌痢,腸炎,腹瀉,過敏性皮炎,濕疹,皮膚瘙庠。"
5、《文山中草藥》:"收斂,止血,止癢。"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本品長15~20cm,地上部分被粗毛。根細長而彎曲,表面上黃色。老莖近圓柱形,嫩莖稍扁或具棱,直徑1~3mm;表面土黃色至淺棕紅色或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皺縮,展平後呈披針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或破碎不完整;完整葉長1~4cm,寬0.7~1.6cm,灰綠色至褐綠色,先端急尖,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有3條較明顯的葉脈。杯狀聚傘花序密集呈頭狀,腋生。蒴果卵狀三棱形。無臭,味淡微澀。
顯微鑑別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為多角型或類長方形,垂周壁略呈波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較上表皮為多。上表皮氣孔為不等式,偶見平軸式,下表皮氣孔為不定式及不等式,偶見平軸式。非腺毛上下人皮均有,長255~595(~955)μm,由4~8個細胞組成,頂端的2個細胞特別長,占全長的1/3~l/2(~2/3),基部寬30~50(~67)μm。表面具瘤狀突起。
葉橫切面觀:上下表皮細胞為長方形或類方形,下表皮細胞的外壁凸起呈乳頭狀。柵欄組織細胞1列,貫穿於主脈。無節分枝乳汁管分布在靠近下表皮的海綿組織間。莖橫切面:表皮為一列長方形細胞。在老莖中則為木栓層所代替,細胞內含棕色物質,有時可見由6~8列木柱細胞。皮層由4~8列長圓形的細胞組成,細胞內含圓形和卵圓形澱粉粒,皮層中有含紅棕色內含物的細胞散在,在靠近維管柱的皮層有密集的乳管間斷排列成環狀。韌皮部狹窄,排列緊密;形成層不明顯。髓部細胞內含類圓形和卵圓形澱粉粒。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40目)10g,加石油醚(沸程60~90℃)20ml,水浴上回流提取lh,濾過,濾渣備用。取濾液5ml蒸乾,殘渣加冰醋酸LM1、醋酐lml溶解,再加入硫酸0.5ml,立即呈現綠色。(檢查甾類化合物)
2、取上述石油醚提取過的藥渣,揮盡石油醚,加甲醇40ml,在水浴上回流lh,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許,滴加鹽酸3滴,呈現紅色。(檢查黃酮類化合物)。

採收儲存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挖取全草,洗淨,曬乾。
包裝貯藏:捆壓成把,外加蒲蓆封固,存放於乾燥處。

大戟科·大戟亞科植物和屬

大戟亞科(Euphorbioideae),大戟科的一個亞科,本亞科在中國有2族,7屬,100種。①烏桕族,包括澳楊屬地楊桃屬、海漆屬烏桕屬響盒子屬。②大戟族,包括大戟屬紅雀珊瑚屬。亞科的模式族:大戟族。

10版中國藥典新增藥材及飲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已由衛生部2010年第5號公告頒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執行。本版藥典與歷版藥典比較,收載品種明顯增加,其中新增藥材及飲片65種。本次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信息模組、圖片、內鏈等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