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枝條。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活血通絡,解毒殺蟲。
主治
用於心腹刺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瘡癬。
相關配伍
1、瘤疣:用稻上花蜘蛛十餘,安桃枝上,待絲垂下,取東邊者捻為線系之,七日一換,自消落也。(《總微論》)
2、治卒心痛: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頓服。(《補缺肘後方》)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浴。
禁忌
孕婦忌服。
炮製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切段,曬乾。分布於等地。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生理特性
落葉小喬木,高達3~8m。小枝綠色或半邊紅褐色,無毛。葉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葉柄長1~2cm,通常有1至數枚腺體;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花通常單生,生於葉開放,直徑約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無毛。葉柄長7~12mm,具腺點。花通常單生,直徑約2.5~3.5cm;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外被絨毛;花瓣5,倒卵形,粉紅色;罕為白色;雄蕊多數,子房1室。花柱細長,柱頭小,圓頭狀。核果近球形,直徑5~7cm,表面有短絨毛;果肉白色或黃色;離核或粘核。種子1枚,扁卵狀心形。花期3~4月,果期6~7月。
生長環境
全國普遍栽培。
鑑別
藥材性狀:枝條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0.5~1cm。表面紅褐色,較光滑,有類白點狀皮孔。質脆斷面黃白色,木部占大部分,中央有白色髓部。氣微,味微苦、澀。
相關論述
《綱目》: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癘。
10版中國藥典新增藥材及飲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已由衛生部2010年第5號公告頒布,自2010年10月1日起執行。本版藥典與歷版藥典比較,收載品種明顯增加,其中新增藥材及飲片65種。本次任務為整理類任務,可添加摘要、信息模組、圖片、內鏈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