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策[清末武術家]

張策[清末武術家]

張策,直隸香河縣馬神廟村人(今屬天津市武清區),生於1866年,卒於1934年10月8日,享年68歲。張策自幼習練家傳戳腳、二郎拳、黑虎拳等拳術,後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學得五猴通臂拳。十二歲那年,因家庭內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憤然離家進京,拜楊式太極拳傳人楊健侯習練楊式太極拳二十餘載,同時又拜陳慶老和尚習練通臂拳有七八年。張策壯年後又得“祁家門”傳人王占春(京南良鄉北黃新莊人)授通臂拳,王占春大張策十幾歲,因都是陳慶的徒弟,感情甚篤,故平日只以師兄弟相稱,王、張二人相互切磋九載。王占春去世後,張策巧遇一韓姓老道,受韓道長指點練功。至此,張策師承眾家之長,盡得武術奧妙,通臂拳達到登峰造極之境地,成為既精通臂、又善太極的武術大家,因張策經常穿每隻二十幾斤重的鐵鞋練功,故被武術界譽為“臂聖”、“鐵鞋”。1934年10月11日北平《民聲報》載:“通臂專家張策諱字秀林,精於技擊……常北走關外,南走齊魯等地,蹤跡所至,名聲大振,曾於瀋陽、北平等處設館授徒,以是桃李半天下,門人弟子散走四方,論教張之技藝,均多表示欽佩。

基本信息

成長曆程

張策父親叫張錦奎。張策自幼習練家傳戳腳、二郎拳、黑虎拳等拳術,每天清晨,馬神廟村東大廟前的練武場上,都有一群小伙子在武師張大相的指導下,苦練武藝。時光如流水一般,轉眼間,張策已經跟師父張大相學了一年拳了,他早出晚歸,非常勤奮。張錦奎見兒子長進很快,心中高興,特意讓鐵匠給張策打制了一雙小鐵鞋和一件鐵背心。

張策七歲那年冬天,父親去世。張策的母親悲痛過度,竟也一病不起。臨終前,母親把張策託付給張大相,追隨丈夫而去。張策號啕大哭,數日茶飯不思。生活的磨練使小張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更懂事,練拳也更加刻苦。從此以後,他堅持每天三更起床習武,一直練到破曉。清晨以後,他再到村東大廟旁,隨張大相習武,和師兄弟一塊切磋。後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學得五猴通臂拳。

人物生平

張策與孫祿堂、吳鑒泉、褚民宜、許禹生、紀子修等武術大家交往甚厚,尤與孫祿堂感情更好,張策對他們總是以侍兄之理相待,甚得朋輩讚許。張策曾於1924年被張作霖請到瀋陽做保鏢並教其兩個兒子,1928年皇姑屯事件張作霖死後,張策便任奉天國術館任副館長,1931年9·18事變後回到北平,在北平國術館任教。1933年夏,中央國術館在南京籌備第二屆國術考,主辦者誠邀張策赴南京任副總裁判長,張策到任並於考試後即留中央國術館任教。張策門人弟子遍天下,有韓占鰲、周景海、周學伊、張殿華、李祥雲、強雲門、吳圖南、張學明、張學思二兄弟(張作霖之子)、李萬春、馬熙春、董秀生、符懋堃、李樹堂、張以謙等。張策一生博採眾家之長,吸收了前人的優秀成果,把太極拳融於通臂之中,為創造“通臂太極”拳種之第一人,使自己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隨心所欲了藝術境地,高深不可測,是通臂武術史上距今最近的一座無人可以跨越的高峰。著名武術家吳圖南在他的《國術概論》中稱讚到:“光緒初,有張策者 ,字秀林,直隸香河人也,精通各家拳法,為人慷慨好義,性謙和,聞陳之名而往受業。未幾,陳卒,復從師兄王占春遊,切磋琢磨,歷時九載,而技始成。山、陝、燕、趙之地,未有出其右者,其平生以刀法最精。四方有名士,每與之較者,刀必落地……著者於民國二十二年夏始遇先生於首都,暢談刀法之理,妙不可言,恨相見之晚也。於是由吳鑒泉介紹,而拜先生之門。只因時間倉促,僅學刀法之套用,未暇及於拳、劍、槍。至今憶及之,未嘗不五中悵然也!”張策打破封閉保守、秘不示人的門戶之規,廣招徒弟,傳播技藝,德高望重,被譽為“臂聖”、“鐵鞋”,不愧為一代武林宗師。

個人成就

張策師承眾家之長,把太極拳融於通臂之中,創編了“五行通臂拳”。因張策經常穿每隻二十幾斤重的鐵鞋練功,故被武術界譽為“臂聖”、“鐵鞋”,被民間譽為“東方大俠”。後人著有《東方大俠張策》、《俠歸向陽莊》等多部武俠小說。

張策創立的五行通臂拳是通臂拳體系的重要門派。張策是繼行意拳的李洛能、郭雲深、孫祿堂,八卦掌的董海川,太極拳的楊露禪、楊班侯、楊健候之後,又一大重要拳種創始人。1928年張策被張作霖請到瀋陽做保鏢,並教其兩個兒子張學明、張學思練習通臂拳。1928年皇姑屯事件後,張策到奉天國術館任副館長,9·18事變後回到北平,在北平國術館任教。1933年夏,中央國術館在南京籌備第二屆國術考試,國民政府誠邀張策赴南京任副總裁判長,之後張策在中央國術館留任。至今,五行通臂拳仍在台灣廣為流傳。現在的台灣永和市中華通臂拳協會,就是張策弟子香河縣康文盛之子康國良的門人洪塗生創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