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脈治》卷三
【處方】柴胡,防風,羌活,甘草,荊芥,川芎,乾葛,廣皮。
【功能主治】主治外感寒濕,傷於少陽,手足拘攣,不能轉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症因脈治》卷三
《傷寒大白》卷二
【處方】柴胡、防風、荊芥、甘草。
【功能主治】少陽身癢。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
《症因脈治》卷四
【處方】柴胡、防風、羌活。
【功能主治】風木之邪所致風氣霍亂,頭痛身熱,上吐下瀉,心腹絞痛,甚則轉筋。
【摘錄】《症因脈治》卷四
《傷寒大白》卷三
【處方】柴胡、防風、荊芥、前胡。
【功能主治】少陽自汗,表症多。
【摘錄】《傷寒大白》卷三
柴胡防風湯--《症因脈治》卷一
【處方】柴胡、防風、羌活、川芎、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少陽風寒而成之齒痛。
【摘錄】《症因脈治》卷一
《普濟方》卷一三引《指南方》
【處方】柴胡、防風、梔子、甘草、桔梗、薄荷各等分。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熱。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盞,煎1盞,去滓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三引《指南方》
中藥方劑之防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