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骨

跖骨

跖骨(metatarsus,metatarsal bones),又作“蹠(zhí)骨”。屬於長骨,共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在人體中,每足有五塊,連於踇趾的稱第一跖骨,以下依次為第二至第五跖骨。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跖骨頭軟骨炎發病多半與外傷有關,而積累性勞損較單次損傷的可能性大,活在跖骨頭關節面的骺板和關節軟骨不全骨折的基礎上產生。女孩足部肌肉力量較弱,足弓較低,造成2、3跖骨頭骨骺負重更多,這可能為本病多見於8-17歲女孩的原因。

基本信息

釋義

跖骨: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

辭海中的解釋,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相當於手的掌骨。介於跗骨趾骨間。

人體位置在人體中,每足有五塊,連於踇趾的稱第一跖骨,以下依次為第二至第五跖骨。

跖骨頭軟骨炎

跖骨跖骨

多數人認為本病發病多半與外傷有關,而積累性勞損較單次損傷的可能性大,活在 跖骨頭關節面的 骺板關節軟骨不全骨折的基礎上產生。也有人認為由於第2跖骨長於其他跖骨,而且在第二跖骨近端又被第三快契骨所包繞,活動度最小,負重時跖骨頭承受應力最大,故易導致缺血壞死。另外,女孩足部 肌肉力量較弱,足弓較低,造成2、3跖骨頭骨骺負重更多,這可能為本病多見於8-17歲女孩的原因。

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於青少年,一般多在13歲以後發病,尤以8-17歲的女孩多見,約占75%。左右測發病相近,10%為雙側同時發病。多見於第二跖骨頭,遇見其他跖骨頭。受累的跖趾關節常過伸,活動明顯受限制,強行屈曲或用足尖著地時,疼痛加重。有事可觸及跖骨頭粗大、壓痛。病人足弓較低,橫弓鬆弛,或伴有輕度跛行。後期因跖骨頭膨大,關節面不平整,有骨贅增生而壓迫其下趾神經,引起持續性疼痛,關節和有摩擦音。

人體骨骼列表

區塊一具標準成年人的骨骼包括下面206塊(內為骨骼數量)
頭顱骨頭蓋骨額骨 | 頂骨(2) | 顳骨(2) | 枕骨 | 蝶骨 | 篩骨
面骨顴骨(2) | 上頜骨(2) | 下頜骨 | 鼻骨(2) | 齶骨(2) | 淚骨(2) | 犁骨 | 下鼻甲(2)
耳骨錘骨(2) | 砧骨(2) | 鐙骨(2)
喉部骨骼:舌骨
軀幹骨胸部骨骼(25):胸骨 | 肋骨(2 x 12)
脊椎(24):頸椎(7) | 包括寰椎樞椎 | 胸椎(12) 腰椎(5)
上肢骨

肩部骨骼:鎖骨(2) | 肩胛骨(2)
手臂骨骼(6):肱骨(2) | 肱骨骨節 | 尺骨(2) | 橈骨(2) | 橈骨頭
手骨(54):
腕骨手舟骨 (2) | 月骨 (2) | 三角骨(2) | 豌豆骨(2) | 大多角骨(2) | 小多角骨(2) | 頭狀骨(2) | 鉤骨 (2)
掌骨:掌骨 (5 × 2)
指骨近節指骨 (5 × 2) | 中節指骨 (4 × 2) | 遠節指骨 (5 × 2)

下肢骨骨盆髖骨 | 骶骨 | 尾骨
腿骨股骨(2) | 股骨頭 | 大轉子 | 大腿骨節 | 髕骨(2) | 脛骨的軸部和骨節(2) | 腓骨
足部 (52):
踝骨跟骨(2) | 距骨(2) | 足舟骨(2) | 內側楔骨(2) | 中間楔骨(2) | 外側楔骨(2) | 骰骨(2)
足背骨跖骨(5 × 2)
趾骨近節趾骨(5 × 2) | 中節趾骨(4 × 2) | 遠節趾骨(5 × 2)
幼兒骨骼骶椎(4 或 5),成年後融合為骶骨
尾椎(3 到 5),成年後融合為尾骨
髂骨坐骨恥骨,成年後融合成整體的髖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