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軟骨表面光滑,能減少相鄰兩骨的摩擦,緩衝運動是產生的震動。關節軟骨在關節活動中起重要作用,它的結構非常精細和科學,以適應不同的功能需要。了解關節軟骨的結構對於理解骨關節痛中的一些問題有重要意義。
介紹

關節軟骨主要的功能是緩解壓力的作用,在壓力作用下,軟骨被壓縮,解除壓力,又可伸展,類似於彈性墊的效果,猶如鐵軌和枕木之間的橡皮墊,可以保護軟骨下的骨骼不受破壞,或者僅發生輕微的損傷。除此之外,關節軟骨還有潤滑作用,使骨端滑動。由於彈性作用,可迅速恢復原狀,因此關節軟骨的形狀改變而體積不變。在青年人,這種彈性作用較強,緩衝效果亦佳。然而老年人其纖維變性,彈性減弱,關節軟骨的延伸能力也減弱,且恢復原狀的能力也變得不如青年人,再加上老年人關節液減少,使關節軟骨變得乾燥,因此老年人的關節軟骨易受損傷,經常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病。
功能
1、承受力學負荷人的一生中社會活動都離不開關節軟骨的正常功能。關節軟骨能將作用力均勻分布,使承重面擴大。這樣,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承受力學負荷,還能保護關節軟骨不易損傷。
2、潤滑作用關節軟骨非常光滑,關節運動時不易磨損,並且,活動靈活、自如。關節軟骨能維持人——生的活動而不損傷就是因為有良好的潤滑作用。在關節滑膜有病變時,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滑液分泌異常,失去正常的潤滑作用,影響關節功能及關節軟骨的營養。人在工作之前先活動一下關節,使關節充分潤滑,能增加關節的靈活性,防止關節軟骨損傷。
3、力的吸收人在一生中從事很多劇烈活動而不損傷關節,原因之一就是關節軟骨有力的吸收作用。關節軟骨不但光滑,還有彈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緩衝應力作用。關節軟骨損傷後力的吸收作用降低,關節損傷、退變會進行性加重。
關節軟骨再生研究

2、自體軟骨移植。該方法主要是通過自體其他部位的軟骨移植,或通過自體白細胞、幹細胞來培植軟骨,免除開刀風險。但自體軟骨移植來源有限、給患者帶來二次創傷並增加患者疼痛,技術尚未成熟而致套用受限。
3、同種異體軟骨移植。同種異體軟骨移植來源廣泛,生物學性能良好,可望成為較理想的軟骨移植物,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它仍存在免疫排斥,疾病傳播,移植骨軟骨被吸收,關節不穩定,軟骨塌陷等問題,影響移植物在體內的長期存活,是目前研究不容忽視的問題。此外,該方法對患者要求較高,對於瀰漫的退行性關節炎以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一般不適用。
4、攝取特殊軟骨促進自體軟骨再生。該方法採用攝取促進人體軟骨細胞增殖、增生的軟骨營養以達到軟骨再生的目的,該方法形同中醫藥食同源,但這裡的特殊軟骨是指能促進軟骨再生的鋸峰齒鮫軟骨粉。早在上世紀末期開始,日本、歐美國家長期臨床研究得出,攝取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一定量後可以使大部分患者達到軟骨再生,在日本以百傲鯊為傑出代表。此方法因其無副作用、簡單易行、免除手術之苦、大眾能普遍接受,目前逐漸開始作為代替醫療運用於臨床,並得到臨床醫學界的軟骨再生的證實。但這種方法也有短處,恢復軟骨再生的時間需要幾個月到一年左右,其費用也因原料稀缺性、工藝苛刻性、市場大量需求性而比普通的藥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