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
【處方】豶豬肝1具可10兩者。
【製法】以巴豆50粒去皮,扎在肝內,米醋3碗,煮肝極爛,去巴豆,入京三棱末和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聚症瘕、痃癖痞。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酒送下。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四
方劑2
【處方】豶豬肝4兩,柴胡2兩(去苗),黃連2兩(去須),訶黎勒皮2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鱉甲2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
【製法】上藥先將肝用童便5升煮,以小便盡為度,取出薄切焙乾,與諸藥同搗羅為末,用醋豬膽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急勞瘦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聖惠》卷二十七
中藥方劑之F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