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菖蒲(去毛)1兩,遠志(甘草水煮,去心)1兩,白茯神5錢,巴戟天(水煮,去心)5錢,人參3錢,地骨皮3錢。製法
上為末,用白茯苓2兩,糯米2兩共為粉,用石菖蒲3錢煎濃湯,去滓,打糊為丸。功能主治
不寐。用法用量
每食後、午時、臨睡各服30-50丸。摘錄
《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二中藥方劑之F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服元丸是中藥方劑的一種,可用於不寐。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寬腸丸主要由枳殼(炒微黃,用清油浸透1宿,焙乾)5線,麻仁(去殼)2錢半,木通(去皮、節)2錢半,大黃(半生半炮)2錢半,檳榔2錢半,大腹皮(洗淨,培乾...
行滯消積 瀉火祛瘀 治小便赤澀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古代男子成年開始戴冠的儀式。日本泛用(古代日本武士十五歲就被視為成年,成為元服),始於中國,《舊唐書.太宗》“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在日本祝賀男子成人...
歷史淵源 簡介 偏諱方劑別名:消枳丸、連羅丸藥物組成:白芥子1兩半,蘿蔔子1兩半,山梔1兩,川芎1兩,三棱1兩,莪術1兩,桃仁1兩,香附1兩,山楂1兩,神曲1兩,青皮5錢,...
主要成分 清熱瀉火 行氣開郁 停痰宿飲 處方來源何首烏丸是指用何首烏製成的中藥丸,具有抗衰老、生髮烏髮、增強免疫力等功能。在歷史上醫書中有同名方劑數十種。
正文 來源 具體內容毛利元就(1497年4月16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地方的大名,毛利弘元的次子,幼名松壽丸。將安藝毛利氏從一個地方小勢力發展成統治日本地區...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毛利元就(もうりもとなり;Mouri Motonari;1497年4月16日—1571年7月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雄踞中州地區的大名,為毛利弘元次子,幼...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胡蘆巴丸用於脾勞,大便不調,嘔逆腹脹,羸瘦少力,飲食無味,面色萎黃。
《景岳全書》卷五十八引《百一選方》 《局方》卷八(續添造局經驗秘方) 《杏苑》卷六乾元丸,清熱化痰,熄風止痙。用於小兒內蓄痰熱,外感風邪引起:身熱惡風,咳嗽多痰,煩燥口渴,大便秘結。
藥品名稱 成份 性狀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四服搜風潤腸丸 去六腑積熱。舒暢經絡。可常服。紋大黃(酒拌九蒸九曬三兩...一兩) 京赤芍(酒炒一兩)白蒺藜(三兩) 陳枳殼(一兩)蜜為丸。每日早晚服...) 郁李仁(取淨肉五錢) 土麻仁(炒一兩) 胡麻仁(炒一兩) 黑元參(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