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益母草1兩,延胡索1兩,穿山甲1兩,香附2兩,南紅花1兩,巴豆1兩5錢,川芎1兩,丹皮5錢,柴胡2兩,生地3兩,乾薑1兩,蒼朮1兩,吳茱萸1兩,透骨草1兩,木香5錢,荊芥2兩,小茴香2兩,蘄艾1兩,邊桂5錢,薄荷1兩,防風2兩。處方來源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方劑主治
經血不調,陰寒肚疼,赤白帶下。製備方法
用香油10斤,將藥浸在油內,冬七日,夏三日,熬至藥焦,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入炒章丹4斤,攪熬成膏。用法用量
將膏攤於布上,微火化開,貼于丹田穴,大小酌用,臨時用薑片擦淨。中藥方劑之F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