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處方】甘草1兩,川芎1兩,伏龍肝1兩,黃芩1兩,赤芍藥1兩。【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血淋。
【用法用量】用水1升,藥半兩,煎至7分,去滓,分作3服,溫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醫學探驪集》卷三
【處方】伏龍肝1兩(即灶心土,紫色者佳)。【功能主治】傷寒嘔逆。
【用法用量】用滾水浸之,俟澄清,另用1碗將清者傾在此碗,少加白糖,趁溫飲之。
【各家論述】此藥善能調和胃氣,即不傷寒嘔逆者,亦宜以此法治之。
【摘錄】《醫學探驪集》卷三
中藥方劑之F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