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來源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組成
款冬花2兩,紫菀(去土)2兩,甘草(炙)2兩,桂(去粗皮)2兩,麻黃(去節)2兩,乾薑(炮)2兩,五味子2兩,杏仁(湯浸,去皮尖,炒)2兩,半夏(湯煮軟,焙乾)2兩,細辛(去苗葉)1兩。
主治
肺胃虛寒,咳嗽痰盛,呀呷有聲,嘔吐停飲,咽喉乾痛,上氣喘滿,面目虛浮,自汗惡風,語聲嘶破,背寒中冷,心下悸動,噦逆噁心,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生薑5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為粗末。
中藥方劑之F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