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中共陝甘邊特委決定成立陝甘邊紅軍臨時總指揮部,王泰吉任總指揮,高崗任政治委員。同年11月,陝甘邊紅26軍正式成立紅42師,師長王泰吉,政委高崗,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黃子文。紅42師隨後全面展開了創建南梁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1934年2月25日,在四合台村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了根據地最高軍事機關——陝甘邊革命軍事委員會,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吳岱峰任軍事委員會委員兼參謀長;選舉習仲勛為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
1935年2月,為了統一陝甘邊和陝北兩塊革命根據地黨和紅軍的領導,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高崗被選為中共西北工委委員、宣傳部部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前敵指揮部政委,協助前敵總指揮劉志丹指揮紅軍作戰,參與了西北紅軍與西北蘇區的創建工作。
1935年春,陝北特委和陝甘邊特委召開聯席會議,正式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員會和中國工農紅軍西北軍事委員會統一領導陝北和陝甘邊兩塊根據地和兩區革命武裝,惠子俊(1910-1944)被選為書記。會議確定成立前敵總指揮部,劉志丹任總指揮,高崗任政委。不久,謝子長因病逝世。9月中旬,由鄂豫皖根據地出髮長征的紅25軍到達陝北根據地與陝北紅軍會師。中央駐北方代表派駐西北代表團立即召集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陝省委聯席會議,決定組建中共陝甘晉省委,朱理治任書記,郭洪濤任副書記;改組西北軍委,聶洪鈞任軍委主席。為統一紅軍的領導,決定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劉志丹,政治部主任高崗,副主任郭述申。下旬,中央派駐西北代表團在陝北進行錯誤的肅反鬥爭,在所謂“更加猛烈地反對反革命的右傾取消主義”的口號下,將劉志丹、高崗、習仲勛、馬文瑞、張秀山、楊森、高朗亭等人及紅26軍、陝甘邊區一批幹部逮捕扣押,並無辜殺害了一些同志。使西北革命根據地面臨嚴重危機。在此關鍵時刻,正在長征途中的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於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當了解到劉志丹等一大批同志被錯誤關押的嚴重情況後,毛澤東當即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所逮捕的幹部交中央處理”。從而使劉志丹、高崗等人得救。1936年4月,劉志丹在紅軍東征(由陝西東渡黃河進軍山西)期間,率紅28軍攻打山西三交鎮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1938年11月,中央書記處決定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主管陝、甘、寧、青、綏5省工作和5省蒙古族、回族工作,下設民族研究室,專門研究蒙、回民族問題。郭洪濤、李富春、牙含章、謝子長、王若飛、賈拓夫、李維漢、謝覺哉、高崗任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委員,李維漢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1941年5月13日,中央決定將1939年初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和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合併,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城北張崖村),統管西北地區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以高崗、王世泰、張邦英、林伯渠、謝覺哉、陳正人、肖勁光為委員,賈拓夫、李卓然為候補委員。書記高崗,副書記謝覺哉,組織部長陳正人,宣傳部長李卓然,統戰部長賈拓夫,社會部長張邦英。
1942年9月,西北局由延安城北張崖村遷到延安城南花石崖砭。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在延安整風的關鍵階段,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西北局高幹會議在延安召開,參加這次會議的有陝甘寧邊區地方縣級和部隊團級以上的黨員幹部300多人,中央高級學習組全體同志,中央黨校一、二部的學員到會旁聽。西北局高幹會後,西北局下屬五個地委,即關中地委、綏德地委、三邊地委、延屬地委、隴東地委。當時的陝西地下黨工作歸關中地委管,甘肅地下黨工作歸隴東地委管,寧夏地下黨工作歸三邊地委管。
1945年10月改組中共中央西北局,彭德懷、習仲勛分任正副書記。1947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機關撤離延安,轉戰陝北。1948年4月21日,我軍收復延安。5月中旬,西北局機關遷回延安,駐王家坪。解放戰爭後期,習仲勛、馬明方分任正、副書記。1949年夏改組,彭德懷、賀龍、習仲勛分任第一、二、三書記。1950年2月,第一書記:彭德懷 ,第二書記:習仲勛第三書記:馬明方(至1950.4);副書記: 馬文瑞(至1953.1); 賈拓夫、張稼夫、汪鋒(至1953.1)、趙伯平(至1953.1)為常委,1949年6月14日,西北局遷入西安。
1954年4月27日據中共中央關於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的決定而取消。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重新設立西北局。經中共中央決定,西北局委員共22人:劉瀾濤、張德生、張仲良、王恩茂、汪鋒、高峰、高克林、張達志、王甫、王林、白治民、王世泰、賽福鼎、趙伯平、方仲如、李景林、冼恆漢、宋平、戎子和、楊靜仁、李登瀛、高健君。西北局第一書記劉瀾濤,第二書記張德生,第三書記:胡耀邦;書記有:張仲良、王恩茂、汪鋒、高峰、高克林、張達志。候補書記有:王甫、王林、白治民、劉剛。西北局秘書長為王甫(兼) ,西北局經濟委員會主任為王林 (兼),西北局組織部部長為白治民(兼),西北局計畫委員會主任為宋平,西北局農村工作辦公室主任為李登瀛,西北局財貿工作辦公室主任為戎子和,西北局辦公廳主任為韓勁草。1961年1月28日, 楊靜仁任西北局書記。 1962年1月,楊植霖任西北局書記。1963年9月,胡錫奎任西北局書記。1965年5月,黨中央任命胡耀邦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書記。 1965年7月, 王甫、王林任西北局書記。 1965年12月,霍士廉任西北局書記。 196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取消。
相關詞條
-
中共中央西北局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決定,原中央西北工作委員會與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合併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組成中共中央西北局(延安城北張崖村),統管西北地區解放...
機關簡介 歷史事件 機關舊址 -
張子芳[原中共西北局婦委會副書記]
張子芳,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陝西人士,建國後,歷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婦委副書記等。
人物簡介 人物履歷 -
西北局漳縣會議
朱德主持西北局漳縣鹽井會議促成三軍大會師1936年8月,朱德率二、四...是西北局書記),帶著他的警衛員和騎兵住到岷江對岸的供給部去。朱德氣憤地說...,張國燾又派人來通知繼續開會,朱德、陳昌浩和西北局成員就趕到張的住處開會...
-
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
在會議開幕、閉幕和討論邊區經濟財政問題時,政府和財經機關的黨外負責人也參加了會議。 會議指出,陝甘寧邊區黨的思想偏向雖不是路線問題,但也是必須解決的原則...
-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
中共中央西北局革命舊址於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南川花石砭半山腰,是中共中央西北局1941年9月至1947年3月...
基本簡介 說明 -
在西北局的日子裡
《在西北局的日子裡》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在2013年5月由石傑,司法浩主編髮行的一本書。是以口述實錄、訪談錄、回憶錄、老照片以及有關原始檔案為...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叢書信息 -
徐光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副館長]
筆名越風。河北雄縣人。中共黨員。1947年畢業於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1953年又畢業於中央文學講習所。1938年參加八路軍,歷任120師特務營戰士,冀中...
-
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
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為國家能源局派駐西北的監管機構,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能源局的授權,依法履行對陝西、青海、寧夏三省(區)的電力等能源行業的監管和...
設定通知 主要職責 機構設定 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