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考古挖掘的大量 文物的證實,同里的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種、生息繁衍。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吳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同里原稱”富土“。先秦已成集市,隸屬會稽郡吳縣,漢唐日呈繁華。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銅里。尚屬村市,在九里村。後梁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劃吳縣南地、嘉興北境,置吳江縣後,同里屬吳江縣感化鄉、
宋代,廢感化鄉,同里屬范隅鄉,正式建鎮。將舊名”富土“兩字相疊,上去點,再將該字一分為二,上半截為“同”,下半截“田”與“土”相加,變為同里。
元明時同里漸移至南,因鎮內三條東西向市河,成”川“字型,又名”同川“。屯村漢代成集市,始稱”屯市“,唐初已達興盛時期。宋建炎年間,居此地者千餘家。
元明時”易市為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其弟士德據吳江,分兵譚道濟守屯市東關,控扼守秀州、松江二要衝。明嘉靖年間居民數百家,鐵工過半,後居民稍增,自成市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屯村屬吳江縣久詠鄉。
清乾隆年間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原居同里鎮中,水民安數畝的放生河塞築屋,”亦成鬧市“,稱”新填地“。鎮域繼續向東南擴張。宣統二年(1910年)推行區域自治。
民國元年,同里設市公所。
1985年10月,同里鎮、鄉合併,實行鎮管村體制。
1992年7月,屯村鄉撤鄉建鎮。
1929年設區,1985年鄉、鎮合併為同里鎮。
1996年,面積62.5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轄燕浜、潦浜、照浜、柵橋、小橋、文安、浩浪、田浪、俞厙、湖南、雙廟、群益、九里、厙浜、儀塔、張塔、後浜、葉明、葉新、彩字、葉澤、葉建、北圩、 漁業、蔬菜25個村委會和東溪街、富觀街、新鎮街、竹行街、南新街、上元街、三元街、魚行街8個村委會。
2003年,屯村鎮併入同里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同里鎮轄5個社區、12個行政村,具體為東新社區、魚行社區、屯村社區、富漁社區、屯漁社區、文安村、田厙村、葉建村、合心村、湘婁村、白蜆湖村、肖甸湖村、九里湖村、北聯村、三港村、屯南村、屯溪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同里鎮位於 吳江市東北部,東連 崑山市周莊鎮,北鄰 蘇州吳中區車坊鎮,南接蘆墟鎮,西靠松陵鎮。座標為:北緯31°09′,東經120°44′~120°45′。全鎮面積131.54平方千米。地質地貌
同里鎮屬太湖水網平原區中的湖蕩平原。鎮區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高程在4.01米到5.12米之間(吳淞基點),高差為1.11米。境內湖盪密布,水面寬廣。湖盪大多呈長圓形,一般水深2~3米,湖岸平齊,岸線圓滑,湖底平坦硬實,風浪、水流對湖岸形態及其漲坍有明顯的作用。境內土壤屬瀦育型水稻土亞類,以黃泥土中的黃鬆土為主,土質粘性重,呈中性到微鹼性,酸性的較少。屬湖沼相沉積。地層屬侏羅繫上統火山岩(J3),岩性由酸性、中性偏鹼性及少量中酸性的熔岩和相應的火山碎屑岩組成,厚度在1000米以上。水文特徵
同里鎮境內有大小河道近300條,大小湖盪約20個,分布全境。因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微傾斜,尚屬平坦,且水流串通,故水位漲落緩慢,流速平緩。水流一般由西北向東南流動為主。同里屬太湖水系的一部分,進入同里的客水主要是太湖來水。太湖來水分西、北兩路進入同里境內,西由江南運河,主要經七港河、方尖港、大窯港、通井圩港、潘河港、王家浜進入同里境內。北由 吳淞江,主要經長牽路、張塔港、烏浦港、後浜、豎頭港、聖堂港進入同里境內。來水過境同里後,分東、南兩路出境,東路經白蜆湖注入澱山湖,南路由南星湖經牛長涇注入太浦河。
同里境內江河相通,河湖一體,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河流走向正常年份由西北向東南方向泄流,故乾旱年可引太湖水入境。
自然資源
據2013年調查,同里鎮含有可燃性礦藏泥炭,一般產於第四系全新統中。距地表極近,一般在0.5~1.0米不等。主要分布在低洼湖蕩平原地區,為三角湖沼相沉積型。同里鎮泥炭礦,位於鎮區西南3.5千米。泥炭層分布在第四系耕作土以下,由上至下岩性為:耕作層,黃色粘土,青灰帶白粘土,灰黑色粘土;泥炭層,灰黑色粘土。泥炭呈層狀,厚20~40厘米,一般35厘米,局部大於40厘米。泥炭呈褐色,成分為有機質、泥質,見植物根莖,質地疏鬆,體輕質量較好。經分析:水分8.15%,灰分48.5%,可燃性揮發分63.95%,炭61.79%,硫0.58%,磷0.092%,鉀0.75%,氫6.3%,氮3.4%,氧13.12%,發熱量5655卡/克。該處泥炭質量佳,範圍廣,沿葉澤湖北、西南一帶分布寬約500米,沿湖環形帶長達數千米,除部分地段缺失外,都見有泥炭分布,計儲量達百萬噸。已被該地農民作燃料開採使用。人口
自宋元到明清,同里(含屯村)人口總量從一萬餘人增加到四五萬人,清雍正九年,總人口近7萬人,達到歷史的最高峰。民國時期,總人口在4萬人左右。解放以後,同里和屯村的人口不斷增長。從1950年到1990年,總人口從40510人增至56929人。從20世紀80年代起,各級領導加強落實計畫生育措施,1993年以後,同里(包括屯村)計畫生育率基本上達到100%,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
20世紀80年代起,同里(包括屯村)人口的老齡化程度不斷提高。2000年,60歲以上老人人數占總人數的15.63%,比1990年提高3.92個百分點,比1982年提高6.11個百分點。男女人數基本平衡。2000年,同里人口的性別比為100.04%,屯村為97.56%。文化程度不斷提高。1991年,同里和屯村都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2000年,同里、屯村共有大學生656人,占總人數的1.22%,比1990年增加了1倍。總人口中,漢族占絕大多數。據2000年統計,漢族人有53889人,少數民族有33人。2010年人口5.8萬。
經濟
綜述
2010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6.33億元,同比增長15.11%;完成三產增加值24.25億元,同比增長15.75%;實現一般預算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17.2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75億元,同比增長7.61%;新增民資註冊資本7.83億元,同比增長73.12%;完成註冊外資3171.47萬美元,同比增長301.84%;到帳外資3005.7萬美元,同比增長18.91%。第一產業
新中國建立前,糧食單產極低,據民國24年《吳江縣政》《食糧產銷盈虧概況調查表》記載,“第二區(即同里區)100247畝預計本年生產(食糧)130321.1石”。20世紀50年代土改後,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糧食產量逐年提高。據當時資料統計,同里區1950年小麥畝產14千克,蠶豆畝產27.5千克;1953年 小麥畝產43.35千克,蠶豆畝產28.5千克;1956年同里鄉水稻畝產219.35千克,三麥畝產61.3千克;1956年屯村鄉水稻畝產216.5千克,三麥畝產64.5千克。2003年,同里鎮水稻畝產532.4千克,三麥畝產173.2千克,全年糧食總產12115噸。2010年同里鎮土地流轉面積2.71萬畝,占全鎮 耕地總面積的68%,土地入股面積1.81萬畝,占比為46%;新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目前全鎮土地股份合作社累計達到9家,社區股份合作社12家。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新增土地規模經營面積6000畝,全鎮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2.91萬畝,占比達到73.4%。農業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引進了蘇州冠鼎農業生態園、倍綠農業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總投資將超過8000萬元。
第二產業
2003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65128萬元。落戶同里的外資、台資、港資企業45家,註冊外資3113萬美元,到賬外資1209萬美元,自營出口13717萬美元,自營進口14209萬美元。2004年,全鎮工業企業235家,其中上規模企業47家,形成了電子、醫藥、化工、機械、紡織、藺草、建材、印刷、包裝等較為合理、具有較高水準的結構體系。2010年,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1.55億元,同比增長49.6%;組織申報各級各類工業科技項目33項,企業專利申請860件,重點培育專利示範企業8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明志科技、中成汽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審批。
第三產業
1985年,同里鎮區有飯店3家,席位400個;點心店3家,席位77個;茶館2家,席位37個;旅社2家,床位120張。2003年底統計,同里的旅社主要有16家,分星級賓館、一般旅社和民居客棧三類,標準房及套間381間,日可接待旅客785人住宿(不包括臨時加鋪)。
旅遊
概況
在一級保護區域內,明清建築占十分之七,400多年來的文化遺址、遺物、 遺蹟、遺風猶存,隨處可見深宅大院、園林小築。現存著名的有退思園、耕樂堂、 環翠山莊、三謝堂、侍御第、臥雲庵、 城隍廟、尚義堂、 嘉蔭堂、 崇本堂等園林和古建築。同里的特點在於明清建築多,鎮內有明清兩代園宅38處,寺觀祠宇47座,有士紳豪富住宅和名人故居數百處之多。古鎮原有“前八景”、“後八景”、“續四景”等二十多處自然景觀,後尚存“東溪望月”、“南市曉煙”、“北山春眺”、“水村漁笛”、“長山嵐翠”諸景。景點
園林古建 退思園,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以居住與園林相結合的江南居住建築為特點。如退思園、 崇本堂、嘉蔭堂等。南園茶樓是同里的一大建築特色,還用當地特有老虎灶燒水。退思園,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詩文書畫皆通。他根據江南水鄉特點, 因地制宜,精巧構思,歷時兩年建成此園。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厙人,先於蘆墟開設油坊,發跡後遷於同里建設宅第,共耗白銀貳萬兩。崇本堂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 珍珠塔陳家牌樓位於同里鎮北的富觀橋與永安橋之間,是明萬曆八年(1580年)南京道監察御史陳王道死後,朝庭為表彰其為官清正、政績卓著而旌表之。牌樓三個門面大小,用四根直徑尺許的方形石柱拔地聳立。牌坊上方為楠木結構,坊上飛檐翹角,正中額扁上刻著“清朝侍御”四個大字,下面額板上縷刻:“大明萬曆庚辰為南京道監察御史陳王道立”。在許多木架上還雕刻了各種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牌樓後則是陳王道的故居,內有陳氏家祠、孚寄堂和陳翠娥書樓等。
古橋
同里鎮的古橋有:三橋——太平橋(1913年)、吉利橋(1987年重建)、 長慶橋(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思本橋(1253年)、富觀橋(1353年)、普安橋(1369年)、泰來橋(1746年)、中元橋(1755年)、烏金橋(1811年)、永壽橋(1879年重建)、 大興橋(1913年)、 獨步橋、昇平橋(1997年重建)。思本橋是古鎮橋齡最長的、也是最古老的橋,建於南宋,跨越的橋港上。
普安橋又稱小東溪橋,初建於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在其西側石壁上,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一泓月色含規影”,下聯為“兩岸書聲接榜歌”。
弄巷
在街道與街道之間,里弄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 同泰弄、西弄、倉間弄等。這些里弄都又細又長,如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三百餘米,行人腳下會發出哐哐聲響。
街道
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間古鎮東南為居民住宅區,宋元以來同里的街道沿用埭,如南埭、東埭、西埭、竹行埭、陸家埭、道士埭等。
鎮內的明清街,全長160米,古街保存了原來的條石路面,街兩旁的建築多為明清年代所造,保持了原來的建築風貌。同里鎮有八條主要街道,它們是:竹行街、富觀街、新填街、上元街、三元街、 東溪街、魚行街、南新街。
茶館
南園茶社始建於清末,坐落於江南水鄉古鎮——同里,位於鎮區最南端,歷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曉煙”景致之中,堪稱“ 江南第一茶樓”,與陳去病故居隔河相望。茶社的初名是 “ 福安茶社”,建於清末初期,四開間門面,全部是傳統的磚木結構,門面是清代風格的木雕裝飾,上下兩層,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茶社可以品嘗各種檔次的紅茶、綠茶、花茶,還供應熏青豆、羅卜乾等各種茶點。樓下輔麵店堂設有帳房和泡水用的“老虎灶”;樓上還有一個“曲苑班”,茶客可聆聽幾段江南絲竹、宣卷、評彈、戲曲、小調等曲子。民居
同里鎮民居大多建於明清時代,充滿了江南水鄉小鎮古老文化的韻味。同里的建築大都貼水而築,臨水而建。因五湖環繞於外、一鎮包涵於中,因此鎮上的老百性幾乎擇水而居,為洗涮方便,鎮內家家戶戶都在臨水的一面建成石階,作為水河橋,既簡單又實用。也有人家搭建了伸向和面的小 閣樓,並專門備好吊捅,隨時可以取水。在四五十年代,同里鎮內很多地方都有過街樓和過街棚。
磚雕是同里民宅的一大景觀,一般又分為繪畫與書發兩大類,其技法可分浮雕、深雕、透雕、堆雕等多種。現存磚雕大部分在舊宅和園林的門樓、照牆、脊飾等處,尤以大量的磚雕門樓為多。其中,以朱宅五鶴門樓最為狀觀,五隻雄鶴侍立盤鏇,飄逸中顯露出一種仙風道骨,此門樓堪稱江南磚雕藝術之精品。木雕則以“崇本堂”、“嘉蔭堂”為最。
陳去病故居
2002年4月18日,位於古鎮同里的 陳去病故居正式對遊人開放,迎接來自四海五洲的朋友。陳去病故居坐落在古鎮三元街。故居正門楣額上有原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社長,時任中國南社名譽會長周南的題詞“孝友舊業”。故居內主要建築有百尺樓、綠玉青瑤之館、家廟及書房、浩歌堂等。
風俗
節日活動
新年活動新年初一到初五,同里人民就會趕到古鎮西南的“南觀”支點 羅漢,以祈求四季平安。到了晚上近郊幾個自然村便聯合起來出夜會,有串馬燈、串花籃、 舞獅子等表演。從元宵節開始到農曆三月初,同里地區春台戲在全鎮各地都有。春台戲又稱大戲,即京劇。
三月廿八朱天會
朱天會是民間自發組織紀念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的活動,也是明朝滅亡後一些遺老遺少發起的一種具有宗教形式的反清組織。在同里大部分以老婆婆為主,民間稱“三月廿八軋老太婆”,活動內容主要是“坐蒲凳,吃素齋”,據說吃了大素菜可以身體健康,百無禁忌。
四月十四神仙會
神仙會是一種地域較廣的活動。但同里有同里的特色。神仙會裡有踩高蹺、盪河船、蚌殼精等,隊伍很少,最後還有一批善男信女穿著罪裙以示贖罪。
五月端午競龍舟
同里水面遼闊,此項活動最為熱鬧,而所謂的龍舟只是在農家木船的兩舷用彩綢扎一些簡單的彩,同時插上一些各色小旗和彩紙做的花朵,船頭左右條掛一個大彩球。出船時搖兩支櫓,國外再加外出跳,即在櫓中部下方,加一塊長跳板,跳板要求長出左右船舷各一米,並加以固定,然後人就站在伸出的跳板上,同心協力搖櫓。據說這時的船速是很快的,因此同里人又稱它為" 快船"。比賽時除 鼓隊在船的頭艙里助威外,老人孩子婦女都得上岸觀看,留在船上的全是青壯年,經過這樣的輕裝筒從,無意中又加快了船速。
六月廿三閘水龍
閘水龍是古鎮同里的一大特色。到了農曆六月廿三這一天,四周鄉村的人都要趕來看閘水龍,這實際上是一年一度的消防比賽。比賽地點從大廟開始,向西一直排到渡船橋堍,越向西河面越開闊,幫最西的一條消防龍是米業工會的一部用汽車引擎發動的 消防車,功力大,射程遠,其中則都是人力的,射程一般都不遠,但拿龍頭的人有時故意將龍頭朝天發射,把飄飄灑灑的水珠潑向沒帶雨傘的人群。
七月三十燒地香放水燈
農曆七月三十是 地藏菩薩的生日,是日黃昏時分,每家每戶都要在自家的門口或庭院內點燭燒香,香及棒香,可以一支一支地分插在地上,俗稱“狗道場”。結束後開始放水燈,放水燈在吳江地區僅同里一地所有。水燈者,系用牛皮紙製成圓形有底的燈盞,中間放一隻用泥製成後曬乾的鴨腳,呈三角爪形,中有小孔,可安放燈草,然後往燈盞里加菜油。放燈的時候,前面一隻船上由僧人演奏 佛教音樂,後面一隻船則專門把油紙燈內的燈草點著,然後慢慢放到水面上,就這樣,一邊奏樂一邊放水燈,不消一個時辰,整修同里鎮內的河面上都一閃閃亮起了水燈。
八月初七初八銅銅鼓
八月初七初八銅銅鼓實際上是女兒節,農村里當年新結婚的婦女,在這兩天裡可以回娘家和父母弟妹團聚,因為過了這兩天農村就要開始秋收大忙了,也就不能再走親訪友了。在這兩天同里鎮上也會熱鬧一番,附近集鎮的小商販都會集結到"北觀"和新真街,搞上些拉洋片、賣拳頭、套泥人、浪馬戲什麼的,人山人海,址分鬧猛。
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同里人比較看重,家家戶戶都要供斗吃月餅。斗以線香製成,納樨於斗中,中有一塔形柱香,有好幾層。是日香燭店專門有香斗供應,顧客挑選。供斗一般在黃昏時分開始,供斗時除供月餅外,還要備上其他各色果品,如菱、藕、 桔子等。至半夜時分將香斗移於庭中焚化,這時,一家人才開始吃月餅賞月亮。
本地方言
同里 方言,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美食
同里餐飲文化帶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有名的是狀元蹄、糕里蝦仁、三絲春卷、香油鱔糊和用白魚、鱸魚、桂魚、甲魚等河鮮烹製的水鄉名菜。水生植物類的茭白、芹菜、蓴菜、菱、藕、茨姑等,都是別具地方特色。小吃方面有襪底酥、百果蜜糕、茨寶糕、青團、閔餅、豬油年糕、雞米頭、大肉饅頭、酒釀餅、麥芽塌餅、小熏魚等。
狀元蹄
此菜雖非同里獨有,但同里製法甚有不同,至於製法則是不傳之密。同里人宴請賓朋,桌上定有此菜。附近村鎮居民不遠百里來同里為購此物,也可知其受歡迎程度。用濃油赤醬燒的豬蹄,紅得發亮,吃在嘴裡軟糯甜香卻又不膩,回味無窮。
青糰子
相傳青糰子是用雀麥草汁和入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變為碧翠色。以此用來包入豆沙或棗泥,再用蘆葉墊底入籠,蒸熟即成。明郎瑛《七修類稿》中曾記載:“古人寒食,采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糰子,乃此義也。”另外還有個傳說跟大禹有關。當年大禹治水十三年過家門而不人,他用疏導之法,使三江通流入海,太湖水位下降,水患得以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深得蘇州人的愛戴。
退思餅
太湖三白注意喔,這是三個菜,有太湖白魚,太湖白蝦和銀魚炒蛋。都是清晨上貨,正宗農家燒法,營養豐富,清淡可口。銀魚不但有調理美容的功效,而且味道不俗,值得一試。
同里小熏魚 熏魚到處都有,但同里小熏魚別有與眾不同之處,本地居民尤愛此味。尤其佐之小橋流水人家,啖之尤感愜意。
草雞煲
選用的原料全部是同里當地居民散養在鄉間,吃青草、嫩蟲和稻穀長大的草雞。將草雞與扁尖、野生真菌等一起燉製而成,味道鮮美,雞肉鮮嫩。推薦食用地點:同里滿天星大酒店。
酒釀餅
是古鎮同里春季的一種時令食品。它是由酒釀和麵粉經發酵、烘焙,並包入甜餡製作而成的一種薄餅。
麥芽塌餅
麥芽塌餅麥芽塌餅其貌不揚,卻是同里古鎮上一種傳統的蘇式茶點,是同里人都會做的鄉土點心。製作該餅主要是用摻入適量的麥芽粉的米粉和在村間田埂上採摘佛耳草製作而成。
桔紅糕
桔紅糕是蘇式糕點當中一種傳統的冬令食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過去這種糕點是同里人專門用來招待新客人或是上門女婿的。
桔紅糕顆粒均勻,口感細潤,吃在嘴裡有一種甜軟柔糯的感覺。吃完後嘴裡更會留下一股淡淡的玫瑰花和桔子的香味。
酒釀圓子
酒釀圓子是稻米文化的一個代表,上去晶瑩剔透,口感爽滑且有彈性。煮酒釀小圓子製作方法簡單,把水燒開,放入酒釀,加入綿白糖,然後等水再次燒開,把剛才做好的小圓子放入水中,等圓子一個個都浮在水面上,表示已經熟了。最後在圓子出鍋前勾個薄芡。
閔餅
閔餅,同里閔家灣“本堂齋” 特產,頗負盛名的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歷史,其製作僅閔氏一家,世傳其業,故稱“閔餅”。閔餅用“閔餅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餡,蒸製而成,是青團的一種,色澤黛青,光亮細結,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具有獨特的江南農家風味。清代,閔餅曾被列為朝廷貢品,選送給慈禧太后品嘗。
湖鮮名菜
糕里蝦仁:以雞蛋白調勻後加入米粉、蝦仁,入鍋油氽製成,色澤鮮艷,松香可口,亦可另置小盒,佐以番茄食之,其味更佳。
三絲魚卷:選五六斤重的青魚或草魚,取雌爿中段,去肚當留皮,捲入火腿絲、雞絲、香茹絲,並以黃酒、香蔥等佐料,入籠蒸熟即成。其肉質細嫩,清香鮮美,別具風味。
香油鱔糊:用炒鱔絲與火腿絲、雞絲、蝦仁等配製,稍加薑絲、酥油、蒜泥,沸葷油澆面。上桌時,薄撒胡椒,香氣撲鼻,入口鮮美。
芡實
芡實,這是同里土特產的上品,產自同里西北盪的芡實(俗稱“雞頭米”)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耳目聰明、開胃助氣、止渴、益腎、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藥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紅棗、蓮子、桂圓更美味。
撐腰糕
農曆二月初二,在同里農村流傳著吃“撐腰糕”的習俗。據說,吃了“撐腰糕”,農民一年四季幹活就不會腰痛。
撐腰糕便是用糯米粉製作成扁狀、橢圓形,中間稍凹,如同人腰狀的塌餅。
名人
綜述
同里鎮自南宋淳祐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先後出狀元一名、進士四十二名、文武舉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葉茵、徐純夫、莫旦、鄒益、梁時、何源、計成、王寵、朱鶴齡、沈桂芬、陸廉夫、袁龍、陳沂震、顧我錡、任預等。近世以來,著名里人有陳去病、金松岑、嚴寶禮、費鞏、 王紹鏊、藍公武、馮新德、楊天驥、 費以復、劉汝醴、范煙橋、金國寶、沈善炯、馮英子等。倪瓚、顧瑛、韓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潛等。代表人物
計成
計成:字無杏,號否道人,明代傑出的造園藝術家,生於明萬曆壬午年(1582年)。天啟三年(1623年),計成到武進為罷官文人吳玄造園,名為“東第園”,並先後設計建造了常州的“吳園”,揚州的“影園”,儀征“寤園”。
葉茵
葉茵:中國宋代著名詩人。葉茵善詩文,詩格清矯,著有《順適堂吟稿》五卷,存有《苙澤從書》和《甫里集》。同里古橋之一思本橋,為他出資建造。
陳王道
陳王道:(1526-1576),明嘉靖44年(1565年)進士,官至南京監察御史。據說,民間傳說的《珍珠塔》,說是就是陳王道嫁女的故事。
朱鶴齡
朱鶴齡(1601-1683),著有《愚庵詩文集》、《松陵文集》、《杜工部集輯注》、《寒山集》、《春秋集說》。還有經書註疏和儒家理學研究成果《易廣議略》,研究漢學、宋學成果《尚書埤傳》。此外,與本邑陳啟源共同撰寫《詩經通義》。
陸恢
陳去病
陳去病(1874-1933),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的創始人之一,1913年參加“二次革命”,1917年隨孫中山赴粵“護法”。是辛亥革命的“風雲人物”、近代愛國詩人,著有《浩歌堂詩鈔》、《續鈔》、《五石脂》、《百尺樓叢書》等。
金松岑
金松岑(1874-1947年),青年時期曾熱心於鼓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抗戰爆發後為擺脫漢奸糾纏,鏇致力於教育、詩文創作和學術研究,被譽為國學大師,與陳去病、柳亞子並稱為清末民初吳江三傑。主要著作有《孽海花》等。金松岑先生桃李滿天下,柳亞子、潘光旦、費孝通、王紹鏊、王佩錚、范煙橋等,都是他的學生,金松岑先生的故居存有他從事教育工作的辦公樓天放樓,民國十三年建造,現為鎮級文物控制單位。
金國寶
金國寶(1894-1963),是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中國近代統計學的奠基人之一,最早翻譯列寧著作的譯作者,著作有《統計學大綱》、《中國經濟問題》、《工業統計學原理》等著作。曾任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上海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委員等職。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說明 |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規定,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至少每10年修訂一次。最新一版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於2012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共有45項不同類型的文化遺產被國家文物局列入。 |
文物類 | 陰山岩刻 | 瘦西湖 | 鼓浪嶼 | 花山岩畫 | 哈尼梯田 | 絲綢之路 | 海上絲綢之路 | 京杭大運河 | 靈渠 | 白鶴梁 | 蜀道 | 坎兒井 | 志蓮淨苑 | 南蓮園池 | 奉國寺大殿 | 應縣木塔 |
遺址類 | 西夏陵 | 統萬城 | 遼上京城遺址 | 紅山文化遺址 |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舊址 | 金上京遺址 | 良渚遺址 | 青瓷窯遺址 | 潞簡王墓 | 黃石礦冶工業遺產 | 鳳凰區域性防禦體系 | 釣魚城遺址 | 萬山汞礦遺址 | 杏花村汾酒作坊 | 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瀘州老窖作坊群 | 古藺縣郎酒老作坊 | 劍南春酒坊遺址 | 宜賓五糧液老作坊 | 紅樓夢糟房頭老作坊 | 泰安作坊 | 牛河梁遺址 | 魏家窩鋪紅山文化聚落遺址 | 紅山後遺址 | 興城城牆 | 南京城牆 | 台州府城牆 | 壽縣城牆 | 明中都皇城遺址 | 荊州城牆 | 襄陽城牆 | 西安城牆 | 唐崖土司城遺址 | 容美土司遺址 | 老司城遺址 | 海龍屯 | 金沙遺址 | 古蜀船棺合葬墓 | 三星堆遺址 | 南越國宮署遺址 | 普洱景邁山古茶園 | 芒康鹽井古鹽田 |
建築群 | 北京中軸線 | 關聖文化建築群 | 丁村古建築群 | 党家村古建築群 | 無錫惠山祠堂群 | 江南水鄉古鎮 | 閩浙木拱廊橋 | 閩南紅磚建築 | 三坊七巷 | 贛南圍屋 | 侗族村寨 | 藏羌碉樓與村寨 | 苗族村寨 | 甪直鎮 | 周莊 | 千燈鎮 | 錦溪 | 沙溪 | 同里鎮 | 烏鎮[浙江省桐鄉市] | 西塘 | 南潯鎮 | 新市 |
一生要去的十大古鎮村落
一生要去的十大古鎮村落。 |